【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及所用钢筋混凝土底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及所用钢筋混凝土底座,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当桩身底部位于地下水或泥浆护壁中时,桩基的施工质量较难控制。其原因是桩底的地下水或泥浆对桩基具有浮力,称为浮笼现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出现浮笼现象会造成桩底离析。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桩底灌浆或在桩底加设钢管桩的方法;为防止浮笼现象。主要采取调整泥浆比重、控制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导管埋置深度、加快混凝土浇筑速度或在钢筋笼顶部施加配重等方法。上述方法有些控制浮笼效果不明确,有些施工成本较大、不能从根本上控制钢筋笼浮笼现象,都会对桩基质量有影响。给桩基施工质量控制带来很大挑战。因此现有技术方案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及所用钢筋混凝土底座,在进行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时,能够从根本上控制钢筋笼浮笼现象,提高桩基的浇筑质量,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灌注桩的钢筋笼底部焊接钢筋混凝土底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灌注桩的钢筋笼底部焊接钢筋混凝土底座,并将钢筋混凝土底座的中孔设置成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在浇筑桩混凝土时,通过混凝土的重力使钢筋混凝土底座产生向下的拉力,以防止出现浮笼现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灌注桩的钢筋笼底部焊接钢筋混凝土底座,并将钢筋混凝土底座的中孔设置成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在浇筑桩混凝土时,通过混凝土的重力使钢筋混凝土底座产生向下的拉力,以防止出现浮笼现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底部与钢筋混凝土底座焊接时,应对钢筋混凝土底座进行局部降温措,防止焊接时钢筋温度过高而导致钢筋混凝土底座的混凝土炸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座四周布置有3个或3个以上注浆孔,注浆孔内设有注浆管,在完成灌注桩浇筑后,通过注浆管对灌注桩底部再次加固,以确保灌注桩底部的可靠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座顶部设有内倾斜面,以防止在浇筑灌注桩时,造成沉渣堆积,并与灌注桩桩基形成嵌入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底座四周布置有3个或3个以上声测管,通过声测管检测灌注桩的混凝土浇筑质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止灌注桩浮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的浇筑工序如下:钢筋混凝土底座内的主筋顶部与钢筋笼的纵筋底端焊接→通过钢筋笼将钢筋混凝土底座下至灌注桩孔底面,再向上提起300mm;→将导管由上至下从预制钢筋混凝土底座的中孔插入桩孔底面对桩孔底面与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祖彪,帅海乐,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