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亮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919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通过搅拌电机的转动,带动搅拌杆和搅拌叶进行搅拌,可以使搅拌杆和搅拌叶将放置在搅拌箱内部的沥青和细石子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同时使沥青与细石子充分搅拌混合,提高沥青与细石子对高速公路路面坑槽的修复效果,提高实用性;并且可以通过转动电机的转动,能够通过冲击柱的上下往复动作带动夯板进行上下往复动作,不断通过夯板进行上下敲击夯实,无需人工使用夯板将沥青及细石子的混合物进行夯平砸实,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砸实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快速将高速公路路面进行修补,防止工作人员长时间占道修复路面而影响交通,提高使用可靠性,在夯板需要将某一处路面多次夯实时。

A Pavement Repair Device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路面养护附属装置的
,具体是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所以对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要求较高,现有的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使用时,人工使用搅拌棍对加热过程中的沥青和细石子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浪费太多人力,搅拌效率较低,同时沥青与细石子搅拌混合不充分,导致沥青与细石子对高速公路路面坑槽的修复效果较差,实用性较低;并且人工使用夯板将沥青及细石子的混合物进行夯平砸实,劳动强度较大,同时砸实效果较差,工作效率较低,不能快速将高速公路路面进行修补,工作人员长时间占道修复路面,影响交通,导致其使用可靠性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包括底座、搅拌箱和冲击框;所述底座的上侧端部设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上端左侧设有搅拌箱,且搅拌箱的上侧端部设有顶杆,且顶杆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下侧端部设有转动杆,且搅拌箱的内部设有搅拌腔,转动杆的下侧端部贯穿顶杆延伸至搅拌腔的内部,且转动杆的下侧贯穿端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搅拌叶,且转动杆的上侧贯穿端设有搅拌杆,且搅拌箱外侧的右端下侧设有推动把手,且推动把手远离搅拌箱的一侧端部设有套接环;且支撑座的上端左侧设有螺旋输送泵,且螺旋输送泵与搅拌箱和搅拌腔连接处的下端设有相互贯穿设置的出料口,且螺旋输送泵的左端下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侧端部设有横端设置的上伸缩气缸,且上伸缩气缸远离螺旋输送泵的一侧端部设有上伸缩杆,且螺旋输送泵的上侧端部设有螺旋输送管,且螺旋输送管的折弯处设有折弯连接端,且螺旋输送管远离折弯连接端的一侧下端设有弹性连接管,且弹性连接管的下侧端部设有隔热喷管,且隔热喷管的下侧端部设有隔热喷嘴,且上伸缩杆远离上伸缩气缸的一侧端部与隔热喷管套设连接;所述底座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下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下端的支撑腿上套接有配重块,且支撑腿的下侧端部设有行走轮,且安装板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下伸缩气缸,且下伸缩气缸的下侧端部设有下伸缩杆,且下伸缩杆的下侧端部贯穿延伸至安装板的下侧外端,且下伸缩杆的下侧端部与配重块之间焊接固定,且配重块的上侧两端与安装板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接弹簧;底座的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冲击框,且冲击框的下端左侧与支撑腿之间设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冲击框的连接处设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上设有转动转轴,且转动转轴远离转动电机的一侧端部设有转动盘,且转动盘的正面外圈设有对接块,冲击框下端中间的两侧位置均设有开口状的升降套座,且升降套座的内部套设连接有冲击柱,且冲击柱的上侧端部与底座的连接之间设有若干个有序连接的缓冲弹簧,且冲击柱的下侧端部设有夯板,冲击柱的正面设有连接块,且连接杆远离冲击框的一端正面设有摆动杆,且摆动杆与连接杆的连接之间设有冲击转轴,且摆动杆远离冲击转轴的一侧端部设有与连接块滑动连接的滑动端,且摆动杆的正面开设有与对接块对应设置的对接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和滑动端的宽度小于升降套座的开口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的下侧开设有与行走轮对应设置的配重槽。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伸缩气缸、下伸缩电气缸、搅拌电机、转动电机和螺旋输送泵均与外部电源和外部控制器均电性连接,且外部控制器的型号为:TECH-69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与支撑腿的套接处设有滑动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箱的上侧端部与顶杆安装连接之间的两侧均为中空状。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输送管与螺旋输送泵输出端的连接处设有钢丝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搅拌电机的转动,带动搅拌杆和搅拌叶进行搅拌,可以使搅拌杆和搅拌叶将放置在搅拌箱内部的沥青和细石子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从而无需人工使用搅拌棍对加热过程中的沥青和细石子的混合物进行搅拌,节省人力,提高搅拌效率,同时使沥青与细石子充分搅拌混合,提高沥青与细石子对高速公路路面坑槽的修复效果,提高实用性;并且可以通过转动电机的转动,使对接块在摆动杆内部的对接孔内同步转动,使得摆动杆相对于连接杆和转动盘之间进行上下的摆动,摆动杆进一步的通过连接块和滑动端使得冲击柱进行上下的冲击摆动,从而带动冲击柱在升降套座内部进行上下往复动作,冲击柱在同步带动夯板进行上下的冲击摆动同时,能够通过冲击柱的上下往复动作带动夯板进行上下往复动作,不断通过夯板进行上下敲击夯实,无需人工使用夯板将沥青及细石子的混合物进行夯平砸实,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砸实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快速将高速公路路面进行修补,防止工作人员长时间占道修复路面而影响交通,提高使用可靠性,在夯板需要将某一处路面多次夯实时,启动支撑腿下上端安装板上侧的下伸缩气缸,带动下伸缩杆拉动连接弹簧和配重块向下延伸至与行走轮齐平的路面,使得行走轮不能推动进行位置的统一固定,同时对需要夯实的路面进行多次夯实冲压,夯实完毕后收缩下伸缩杆在带动排钟块向上收缩,在移动装置进行位置的转换,上伸缩气缸和上伸缩杆能够对隔热喷管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更好的喷洒。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冲击框细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B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腿、2-连接杆、3-摆动杆、4-冲击框、5-底座、6-隔热喷嘴、7-支撑架、8-隔热喷管、9-螺旋输送泵、10-出料口、11-搅拌箱、12-搅拌腔、13-顶杆、14-搅拌杆、15-转动杆、16-搅拌电机、17-搅拌叶、18-支撑座、19-推动把手、20-套接环、21-冲击柱、22-升降套座、23-夯板、24-冲击转轴、25-对接孔、26-转动盘、27-转动转轴、28-对接块、29-转动电机、30-缓冲弹簧、31-连接块、32-滑动端、33-上伸缩杆、34-弹性连接管、35-螺旋输送管、35-折弯连接端、37-上伸缩气缸、38-配重块、39-行走轮、40-连接弹簧、41-安装板、42-下伸缩气缸、43-下伸缩杆、44-滑动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包括底座5、搅拌箱11和冲击框4;所述底座5的上侧端部设有支撑座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包括底座(5)、搅拌箱(11)和冲击框(4);所述底座(5)的上侧端部设有支撑座(18),且支撑座(18)的上端左侧设有搅拌箱(11),且搅拌箱(11)的上侧端部设有顶杆(13),且顶杆(13)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搅拌电机(16),且搅拌电机(16)的下侧端部设有转动杆(15),且搅拌箱(11)的内部设有搅拌腔(12),转动杆(15)的下侧端部贯穿顶杆(13)延伸至搅拌腔(12)的内部,且转动杆(15)的下侧贯穿端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搅拌叶(17),且转动杆(15)的上侧贯穿端设有搅拌杆(14),且搅拌箱(11)外侧的右端下侧设有推动把手(19),且推动把手(19)远离搅拌箱(11)的一侧端部设有套接环(20);且支撑座(18)的上端左侧设有螺旋输送泵(9),且螺旋输送泵(9)与搅拌箱(11)和搅拌腔(12)连接处的下端设有相互贯穿设置的出料口(10),且螺旋输送泵(9)的左端下侧设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上侧端部设有横端设置的上伸缩气缸(37),且上伸缩气缸(37)远离螺旋输送泵(9)的一侧端部设有上伸缩杆(33),且螺旋输送泵(9)的上侧端部设有螺旋输送管(35),且螺旋输送管(35)的折弯处设有折弯连接端(36),且螺旋输送管(36)远离折弯连接端(36)的一侧下端设有弹性连接管(34),且弹性连接管(35)的下侧端部设有隔热喷管(8),且隔热喷管(8)的下侧端部设有隔热喷嘴(6),且上伸缩杆(33)远离上伸缩气缸(37)的一侧端部与隔热喷管(8)套设连接;所述底座(5)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腿(1),且支撑腿(1)的下端设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下端的支撑腿(1)上套接有配重块(38),且支撑腿(1)的下侧端部设有行走轮(39),且安装板(41)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下伸缩气缸(42),且下伸缩气缸(42)的下侧端部设有下伸缩杆(43),且下伸缩杆(43)的下侧端部贯穿延伸至安装板(41)的下侧外端,且下伸缩杆(43)的下侧端部与配重块(38)之间焊接固定,且配重块(38)的上侧两端与安装板(41)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接弹簧(40);底座(5)的下端中间位置设有冲击框(4),且冲击框(4)的下端左侧与支撑腿(1)之间设有连接杆(2),且连接杆(2)与冲击框(4)的连接处设有转动电机(29),且转动电机(29)上设有转动转轴(27),且转动转轴(27)远离转动电机(29)的一侧端部设有转动盘(26),且转动盘(26)的正面外圈设有对接块(28),冲击框(4)下端中间的两侧位置均设有开口状的升降套座(22),且升降套座(22)的内部套设连接有冲击柱(21),且冲击柱(21)的上侧端部与底座(5)的连接之间设有若干个有序连接的缓冲弹簧(30),且冲击柱(21)的下侧端部设有夯板(23),冲击柱(23)的正面设有连接块(31),且连接杆(2)远离冲击框(4)的一端正面设有摆动杆(3),且摆动杆(3)与连接杆(2)的连接之间设有冲击转轴(27),且摆动杆(3)远离冲击转轴(27)的一侧端部设有与连接块(31)滑动连接的滑动端(32),且摆动杆(3)的正面开设有与对接块(28)对应设置的对接孔(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用路面修复装置,包括底座(5)、搅拌箱(11)和冲击框(4);所述底座(5)的上侧端部设有支撑座(18),且支撑座(18)的上端左侧设有搅拌箱(11),且搅拌箱(11)的上侧端部设有顶杆(13),且顶杆(13)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搅拌电机(16),且搅拌电机(16)的下侧端部设有转动杆(15),且搅拌箱(11)的内部设有搅拌腔(12),转动杆(15)的下侧端部贯穿顶杆(13)延伸至搅拌腔(12)的内部,且转动杆(15)的下侧贯穿端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搅拌叶(17),且转动杆(15)的上侧贯穿端设有搅拌杆(14),且搅拌箱(11)外侧的右端下侧设有推动把手(19),且推动把手(19)远离搅拌箱(11)的一侧端部设有套接环(20);且支撑座(18)的上端左侧设有螺旋输送泵(9),且螺旋输送泵(9)与搅拌箱(11)和搅拌腔(12)连接处的下端设有相互贯穿设置的出料口(10),且螺旋输送泵(9)的左端下侧设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上侧端部设有横端设置的上伸缩气缸(37),且上伸缩气缸(37)远离螺旋输送泵(9)的一侧端部设有上伸缩杆(33),且螺旋输送泵(9)的上侧端部设有螺旋输送管(35),且螺旋输送管(35)的折弯处设有折弯连接端(36),且螺旋输送管(36)远离折弯连接端(36)的一侧下端设有弹性连接管(34),且弹性连接管(35)的下侧端部设有隔热喷管(8),且隔热喷管(8)的下侧端部设有隔热喷嘴(6),且上伸缩杆(33)远离上伸缩气缸(37)的一侧端部与隔热喷管(8)套设连接;所述底座(5)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支撑腿(1),且支撑腿(1)的下端设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下端的支撑腿(1)上套接有配重块(38),且支撑腿(1)的下侧端部设有行走轮(39),且安装板(41)的上端中间位置设有下伸缩气缸(42),且下伸缩气缸(42)的下侧端部设有下伸缩杆(43),且下伸缩杆(43)的下侧端部贯穿延伸至安装板(41)的下侧外端,且下伸缩杆(43)的下侧端部与配重块(38)之间焊接固定,且配重块(38)的上侧两端与安装板(41)的连接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翟赛
申请(专利权)人:马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