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73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搅拌箱、电机、旋转轴、散热管、多个搅拌叶片、旋转接头、气泵、送料泵;搅拌箱的内顶壁、内底壁均固定有电热层;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旋转轴的右端水平贯穿搅拌箱的左侧壁与散热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散热管的右端与旋转接头的左端连通;气泵连通有第一导管,第一导管的左端与旋转接头的右端连通;散热管的外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搅拌叶片分别固定于散热管的外壁上;送料泵连通有第二导管,第二导管依次贯穿搅拌箱的底壁、电热层且与搅拌箱内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搅拌加热功能以及具有搅拌冷却功能,且搅拌效果好。

A New Multifunctional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更具体的,涉及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上料装置一般仅采用真空泵将原料颗粒吸到料筒中,对于需要混合多种不同原料颗粒以及需要加热的原料颗粒的情况,只能在送料前人工混合或进行加热后再进行送料。普遍具有搅拌功能的上料装置还存在对原料搅拌不均匀的情况,当需要冷却的原料,也需要人工冷却,从而送料效果不佳以及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该装置具有搅拌加热功能以及具有搅拌冷却功能,且搅拌效果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搅拌箱、电机、旋转轴、散热管、多个搅拌叶片、旋转接头、气泵、送料泵;所述搅拌箱、所述电机、所述旋转轴、所述散热管、多个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气泵均位于所述机架的上方;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左上端,所述气泵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右上端;所述搅拌箱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气泵之间;所述搅拌箱的内顶壁、所述搅拌箱的内底壁均固定有电热层;所述散热管、多个所述搅拌叶片以及所述旋转接头均位于所述搅拌箱内;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右端水平贯穿所述搅拌箱的左侧壁与所述散热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的右端与所述旋转接头的左端连通;所述气泵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左端贯穿所述搅拌箱的右侧壁与所述旋转接头的右端连通;所述散热管位于所述搅拌箱内的外壁上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通孔;多个所述搅拌叶片分别固定于所述散热管的外壁上;多个所述搅拌叶片分别位于各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所述搅拌箱的顶壁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贯穿所述电热层与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连通;所述送料泵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内底壁上;所述送料泵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依次贯穿所述搅拌箱的底壁、所述电热层且与所述搅拌箱内连通;所述送料泵的右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贯穿所述机架的右侧壁且凸出于所述机架的右侧。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以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搅拌箱与所述气泵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位于所述搅拌箱与所述送料泵之间。可选地,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固定于所述搅拌箱的左侧壁上。可选地,所述进料管的右上端铰接有盖板。可选地,所述机架底部固定有滚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有电机通过旋转轴带动散热管旋转,散热管上开设有通孔以及固定有搅拌叶片,可对颗粒实现搅拌的作用,另外,气泵可对散热管通入气体,散热管内的气体通过通孔对原料喷射实现风冷降温。原料需要加热的情况下可通过电热层通电加热对原料进行加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搅拌箱;3、电机;4、旋转轴;5、散热管;6、搅拌叶片;7、旋转接头;8、气泵;9、送料泵;10、电热层;11、第一导管;111、第一电磁阀;12、通孔;13、第二导管;14、进料管;15、出料管;16、电磁阀;17、密封圈;18、盖板;19、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搅拌箱2、电机3、旋转轴4、散热管5、多个搅拌叶片6、旋转接头7、气泵8、送料泵9;搅拌箱2、电机3、旋转轴4、散热管5、多个搅拌叶片6、气泵8均位于机架1的上方;电机3固定于机架1的左上端,气泵8固定于机架1的右上端;搅拌箱2位于电机3与气泵8之间;搅拌箱2的内顶壁、搅拌箱2的内底壁均固定有电热层10;散热管5、多个搅拌叶片6以及旋转接头7均位于搅拌箱2内;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与旋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旋转轴4的右端水平贯穿搅拌箱2的左侧壁与散热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散热管5的右端与旋转接头7的左端连通;气泵8连通有第一导管11,第一导管11的左端贯穿搅拌箱2的右侧壁与旋转接头7的右端连通;散热管5位于搅拌箱2内的外壁上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通孔12;多个搅拌叶片6分别固定于散热管5的外壁上;多个搅拌叶片6分别位于各相邻两个通孔12之间;搅拌箱2的顶壁连通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贯穿电热层10与搅拌箱2的内部连通;送料泵9固定于机架1的内底壁上;送料泵9连通有第二导管13,第二导管13依次贯穿搅拌箱2的底壁、电热层10且与搅拌箱2内连通;送料泵9的右端连通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贯穿机架1的右侧壁且凸出于机架1的右侧。该上料装置可混合多种原料进行搅拌后送料,打开盖板18,将需要混合搅拌的原料通过进料管14放入搅拌箱2内。关闭盖板18后启动电机3,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旋转轴4带动散热管5旋转,散热管5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材料导热效果好,可配合气泵8通过第一导管11进入散热管5风冷。散热管5可通过热传递对搅拌箱2内的原料进行冷却,同时,散热管5上开设有通孔12,用于排出散热管5内的气体到搅拌箱2内,散热管5内的气体最终通过通孔12对原料进行风冷。散热管5通过通孔12排出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气压,因此排出的气体可冲击原料,从而促进原料混合。多个搅拌叶片6位于散热管5上,且搅拌叶片6与通孔12间隔设置,搅拌叶片6在搅拌原料的同时配合排出气体对原料吹动,从而进一步促进搅拌箱2内的原料滚动。在需要对原料加热的情况,可使得电热层10通电加热,从而对搅拌箱2内的原料进行加热。电热层10由电热合金丝作发热材料制成。设置旋转接头7使得散热管5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与固定的第一导管11连通。电机3可选取异步电动机,与其他电机相比,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简单,制造、使用、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性高,重量轻,成本低。散热管5可由铜材料材料制成,铜材料制成的管导热性能好。如没具体说明,以上所述固定连接均可选取焊接的连接方式。可选地,第一导管11、第二导管13分别固定有第一电磁阀111、第二电磁阀16;第一电磁阀111位于搅拌箱2与气泵8之间;第二电磁阀16位于搅拌箱2与送料泵9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111可控制第一导管11的通闭,第二电磁阀16可控制第二导管13的通闭,当第一电磁阀111接通电源时,第一电磁阀111的阀门打开,当断电时,第一电磁阀111的阀门关闭。第一电磁阀111与第二电磁阀16原理相同。当使用气泵8的时候,关闭第一电磁阀111的阀门,可避免原料通过第一导管11泄漏。当不需要风冷的情况下,关闭第一电磁阀111的阀门,打开第二电磁阀16的阀门,启动送料泵9,从而对通过出料管15对搅拌箱2内的材料送出。可选地,旋转轴4上套设有密封圈17;密封圈17固定于搅拌箱2的左侧壁上。设置密封圈17用于搅拌箱2内的原料通过旋转轴4与搅拌箱2的连接处泄漏,可设置密封圈17为SIL硅橡胶密封圈,该密封圈17具有极佳的耐热、耐寒、耐臭氧、耐大气老化性能。可选地,进料管14的右上端铰接有盖板18。设置盖板18可避免搅拌箱2内原料通过进料管14飞出。可选地,机架1底部固定有滚轮19。设置滚轮19可用于移动机架1。本技术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搅拌箱(2)、电机(3)、旋转轴(4)、散热管(5)、多个搅拌叶片(6)、旋转接头(7)、气泵(8)、送料泵(9);所述搅拌箱(2)、所述电机(3)、所述旋转轴(4)、所述散热管(5)、多个所述搅拌叶片(6)、所述气泵(8)均位于所述机架(1)的上方;所述电机(3)固定于所述机架(1)的左上端,所述气泵(8)固定于所述机架(1)的右上端;所述搅拌箱(2)位于所述电机(3)与所述气泵(8)之间;所述搅拌箱(2)的内顶壁、所述搅拌箱(2)的内底壁均固定有电热层(10);所述散热管(5)、多个所述搅拌叶片(6)以及所述旋转接头(7)均位于所述搅拌箱(2)内;所述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4)的右端水平贯穿所述搅拌箱(2)的左侧壁与所述散热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5)的右端与所述旋转接头(7)的左端连通;所述气泵(8)连通有第一导管(11),所述第一导管(11)的左端贯穿所述搅拌箱(2)的右侧壁与所述旋转接头(7)的右端连通;所述散热管(5)位于所述搅拌箱(2)内的外壁上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通孔(12);多个所述搅拌叶片(6)分别固定于所述散热管(5)的外壁上;多个所述搅拌叶片(6)分别位于各相邻两个所述通孔(12)之间;所述搅拌箱(2)的顶壁连通有进料管(14),所述进料管(14)贯穿所述电热层(10)与所述搅拌箱(2)的内部连通;所述送料泵(9)固定于所述机架(1)的内底壁上;所述送料泵(9)连通有第二导管(13),所述第二导管(13)依次贯穿所述搅拌箱(2)的底壁、所述电热层(10)且与所述搅拌箱(2)内连通;所述送料泵(9)的右端连通有出料管(15),所述出料管(15)贯穿所述机架(1)的右侧壁且凸出于所述机架(1)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多功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搅拌箱(2)、电机(3)、旋转轴(4)、散热管(5)、多个搅拌叶片(6)、旋转接头(7)、气泵(8)、送料泵(9);所述搅拌箱(2)、所述电机(3)、所述旋转轴(4)、所述散热管(5)、多个所述搅拌叶片(6)、所述气泵(8)均位于所述机架(1)的上方;所述电机(3)固定于所述机架(1)的左上端,所述气泵(8)固定于所述机架(1)的右上端;所述搅拌箱(2)位于所述电机(3)与所述气泵(8)之间;所述搅拌箱(2)的内顶壁、所述搅拌箱(2)的内底壁均固定有电热层(10);所述散热管(5)、多个所述搅拌叶片(6)以及所述旋转接头(7)均位于所述搅拌箱(2)内;所述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旋转轴(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4)的右端水平贯穿所述搅拌箱(2)的左侧壁与所述散热管(5)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管(5)的右端与所述旋转接头(7)的左端连通;所述气泵(8)连通有第一导管(11),所述第一导管(11)的左端贯穿所述搅拌箱(2)的右侧壁与所述旋转接头(7)的右端连通;所述散热管(5)位于所述搅拌箱(2)内的外壁上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通孔(12);多个所述搅拌叶片(6)分别固定于所述散热管(5)的外壁上;多个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良培蔡良超蔡雁群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丰迪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