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污水中氨氮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排放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污水中氨氮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水质污染问题,污水中含有高浓有机物、COD、TDS氨氮,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尤其是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才能排放,避免污染环境,但现有技术中关于污水处理的工艺复杂、管理运行成本高且处理技术不够成熟,使得污水排放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既能实现安全排放又能节省大量的经济成本的降低污水中氨氮含量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污水中氨氮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关于污水处理的工艺复杂、管理运行成本高且处理技术不够成熟,使得污水排放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的缺陷。一种降低污水中氨氮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减少待处理污水中的悬浮固体,以获得具有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的污水,将待处理污水通过管道一连接至可分离悬浮固体的装置,经装置处理后得到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的液体一;步骤二、通过将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污水中氨氮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减少待处理污水中的悬浮固体,以获得具有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的污水,将待处理污水通过管道一(2a)连接至可分离悬浮固体的装置(2),经装置(2)处理后得到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的液体一;步骤二、通过将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的液体一进行超滤,以获得基本上不含悬浮或沉淀固体的渗透物,将液体一通过管道二(2b)连接至超滤单元(4),经超滤单元(4)处理后得到基本上不含悬浮或沉淀固体的液体二,所述超滤单元(4)包括通过中间转移导管(4c)连接的第一超滤模块(4a)和第二超滤模块(4b),所述第一超滤模块(4a)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污水中氨氮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减少待处理污水中的悬浮固体,以获得具有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的污水,将待处理污水通过管道一(2a)连接至可分离悬浮固体的装置(2),经装置(2)处理后得到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的液体一;步骤二、通过将降低了悬浮固体含量的液体一进行超滤,以获得基本上不含悬浮或沉淀固体的渗透物,将液体一通过管道二(2b)连接至超滤单元(4),经超滤单元(4)处理后得到基本上不含悬浮或沉淀固体的液体二,所述超滤单元(4)包括通过中间转移导管(4c)连接的第一超滤模块(4a)和第二超滤模块(4b),所述第一超滤模块(4a)的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在100千道尔顿至400千道尔顿之间,所述第二超滤模块(4b)的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在2千道尔顿至20千道尔顿之间;步骤三、将液体二通过管道三(5)连接至分离反渗透装置(7),经过分离反渗透装置(7)处理后得到液体三和高COD值、高TDS值的氨氮滞留物,所述液体三氨氮浓度为140-150mg/l;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液体三通过管道四8连接至含有沸石的氮气吸收装置(10),经过氮气吸收装置(10)处理后的液体四,所述液体四较液体三的氨氮浓度降低90%-95%,使得氨氮浓度小于15mg/l,所述步骤三中的高COD值、高TDS值的氨氮滞留物通过流出管道(9)排放到储存罐(15)中;步骤五、所述液体四经过臭氧氧化单元(13)处理后得到液体五,所述液体五中有机物质COD和BOD的含量在规定的限值内;步骤六、将液体五通过排出管线(11)排至地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污水中氨氮含量以达到排放标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装置(2)包括通过管道连接且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加胜,许自发,夏皖萱,朱翠平,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新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