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683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石墨相氮化碳本体装入容器中,置于‑2~2℃反应环境中得到第一物料;及保持在‑2~2℃反应环境中,对第一物料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氧化剂混合液,然后密封且持续搅拌以充分氧化刻蚀石墨相氮化碳本体得到第一溶液;将水缓慢加入第一溶液,且持续搅拌以充分氧化剥离石墨相氮化碳本体得到第二溶液;将水加入第二溶液以稀释成中性,然后洗涤、干燥和煅烧得到石墨相氮化碳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CN本体反应活性位点少,催化活性低,材料电导率低,光生载流子迁移及利用率差的问题,通过低温缓慢氧化刻蚀剥离的方法,有效提高比表面积,减少堆叠层数,显著降低材料电阻率,得到光催化性能极大提高的改性CN。

Preparation of Graphite Phase Carbon Nitr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特别是指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石墨相氮化碳(CN)作为一种易于制备、分子结构可调、可见光响应且不含金属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水裂解产氢、二氧化碳还原及有机污染物降解等领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体的CN具有类石墨相的二维层状结构,由于层状堆积CN比表面积较小,反应活性位点少,催化活性低;不同于石墨烯的П电子共轭体系,CN的基本结构组成单元三嗪环或者七嗪环中,氮原子对称替代了碳六边形中的碳,导致CN为缺П电子共轭体系,材料电导率低,光催化反应过程中载流子复合率较高,光生载流子迁移及利用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石墨相氮化碳本体装入容器中,置于-2~2℃反应环境中得到第一物料;及保持在-2~2℃反应环境中,对第一物料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氧化剂混合液,然后密封且持续搅拌以充分氧化刻蚀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称取石墨相氮化碳本体装入容器中,置于‑2~2℃反应环境中得到第一物料;及保持在‑2~2℃反应环境中,对第一物料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氧化剂混合液,然后密封且持续搅拌以充分氧化刻蚀石墨相氮化碳本体得到第一溶液;将水缓慢加入第一溶液,且持续搅拌以充分氧化剥离石墨相氮化碳本体得到第二溶液;将水加入第二溶液以稀释成中性,然后洗涤、干燥和煅烧得到石墨相氮化碳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称取石墨相氮化碳本体装入容器中,置于-2~2℃反应环境中得到第一物料;及保持在-2~2℃反应环境中,对第一物料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氧化剂混合液,然后密封且持续搅拌以充分氧化刻蚀石墨相氮化碳本体得到第一溶液;将水缓慢加入第一溶液,且持续搅拌以充分氧化剥离石墨相氮化碳本体得到第二溶液;将水加入第二溶液以稀释成中性,然后洗涤、干燥和煅烧得到石墨相氮化碳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剂混合液包括双氧水与硝酸的混合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氧水与硝酸的体积比为1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相氮化碳本体用量为500mg,氧化剂混合液用量范围为2.5-12.5m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物料边搅拌边缓慢滴加氧化剂混合液,然后密封且持续搅拌以充分氧化刻蚀石墨相氮化碳本体得到第一溶液的步骤包括:每毫升氧化剂混合液的滴加时长不少于24分钟;持续搅拌的时长为12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若琨杨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途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