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佳豪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49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包括:靠背、支撑架、托架、折叠架、手柄、行走轮、底架、辅助轮、扶手、脚托、丝杠、万向轮;所述托架的左侧顶端设置有扶手,且扶手通过焊接方式与托架相连接;所述托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靠背,且靠背通过活动连接与托架相连接;所述托架的右端外壁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分别与托架及靠背外壁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托架的左端设置有脚托,且脚托的上方通过螺栓与托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的改进,具有升降功能、方便护理、操作简单、用途广泛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simple folding wheelchair for patients in medical c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有效提高自理能力、自我认可度和生活满意度,同时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现有的医疗护理折叠轮椅都具有折叠功能,轮椅尺寸固定,托架距离地面的高度一定;但是,不同身材和不同使用情况对这一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对于一些完全瘫痪的人群,需要护理人员对其生活起居进行护理和照顾,而护理人员大部分为女性,目前常用的轮椅的高度相比床低很多,护理人员将瘫痪的人从床上搬到轮椅上是一件很费力费时的事情,稍有不慎,会对所护理的人造成进一步伤害。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可升降、方便护理、操作简单的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单一、不可升降、护理不便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包括:靠背、支撑架、托架、折叠架、手柄、行走轮、底架、辅助轮、扶手、脚托、丝杠、万向轮、第一通孔、连接块、轴承座、连接筋、连接轴、第二通孔;所述托架的左侧顶端设置有扶手,且扶手通过焊接方式与托架相连接;所述托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靠背,且靠背通过活动连接与托架相连接;所述托架的右端外壁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分别与托架及靠背外壁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托架的左端设置有脚托,且脚托的上方通过螺栓与托架相连接;所述托架与脚托连接处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脚托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托架的底端设置有折叠架,且折叠架的顶端通过活动连接与托架相连接;所述折叠架的中间两端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与折叠架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丝杠,且丝杠的一端通过贯穿方式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丝杠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且手柄通过焊接方式与丝杠相连接;所述折叠架的底端设置有底架,且底架的内壁通过活动连接与折叠架相连接;所述底架的右侧顶端设置有轴承座,且轴承座通过螺栓与底架相连接;所述轴承座的外侧设置有行走轮,且行走轮通过轴接方式与轴承座相连接;所述底架右端边缘内部设置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底架相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中间外壁设置有辅助轮,且辅助轮通过轴承与连接轴相连接;所述底架的底端内部设置有连接筋,且连接筋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底架相连接;所述底架的左端底侧设置有万向轮,且万向轮通过螺栓与底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所述托架外观呈L状,且托架通过活动连接为折叠装置,并且托架的折叠角度为100-180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所述靠背通过活动连接为折叠装置,且靠背的折叠角度为80-180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所述折叠架通过丝杠为托架的折叠装置,且折叠架的折叠高度为0-30cm。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所述支撑架为弧形状,且支撑架为靠背的支撑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直径均相等。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所述连接块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块,且连接块均通过活动连接与折叠架相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通过托架外观呈L状,且托架通过活动连接为折叠装置,并且托架的折叠角度为100-180度,靠背通过活动连接为折叠装置,靠背的折叠角度为80-180度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直径均相等,当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重合时,用螺栓穿插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并将其固定,靠背通过把支撑架的一端拆卸,将靠背与托架的右端相贴合,脚托与靠背及托架可以形成一张单人床,可以方便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护理,用途广泛。2、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通过折叠架通过丝杠为托架的升降装置,且折叠架的折叠高度为0-30cm,通过丝杠的转动,可以使托架的升降,方便护理人员的操作,避免护理人员长期弯腰产生的劳累,有效的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3、本技术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通过支撑架为弧形状,且支撑架为靠背的支撑装置,靠背通过支撑架可以实现80-100度的旋转,方便病人的坐或躺的优点。4、本技术通过对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的改进,具有升降功能、方便护理、操作简单、用途广泛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支撑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脚托与靠背打开结构示意图。图中:靠背1、支撑架2、托架3、折叠架4、手柄5、行走轮6、底架7、辅助轮8、扶手9、脚托10、丝杠11、万向轮12、第一通孔301、连接块401、轴承座701、连接筋702、连接轴801、第二通孔10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包括:靠背1、支撑架2、托架3、折叠架4、手柄5、行走轮6、底架7、辅助轮8、扶手9、脚托10、丝杠11、万向轮12、第一通孔301、连接块401、轴承座701、连接筋702、连接轴801、第二通孔1001;托架3的左侧顶端设置有扶手9,且扶手9通过焊接方式与托架3相连接;托架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靠背1,且靠背1通过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包括:靠背(1)、支撑架(2)、托架(3)、折叠架(4)、手柄(5)、行走轮(6)、底架(7)、辅助轮(8)、扶手(9)、脚托(10)、丝杠(11)、万向轮(12)、第一通孔(301)、连接块(401)、轴承座(701)、连接筋(702)、连接轴(801)、第二通孔(10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的左侧顶端设置有扶手(9),且扶手(9)通过焊接方式与托架(3)相连接;所述托架(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靠背(1),且靠背(1)通过活动连接与托架(3)相连接;所述托架(3)的右端外壁设置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分别与托架(3)及靠背(1)外壁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托架(3)的左端设置有脚托(10),且脚托(10)的上方通过螺栓与托架(3)相连接;所述托架(3)与脚托(10)连接处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01);所述脚托(10)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001);所述托架(3)的底端设置有折叠架(4),且折叠架(4)的顶端通过活动连接与托架(3)相连接;所述折叠架(4)的中间两端设置有连接块(401),且连接块(401)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与折叠架(4)相连接;所述连接块(4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丝杠(11),且丝杠(11)的一端通过贯穿方式与连接块(401)相连接;所述丝杠(11)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5),且手柄(5)通过焊接方式与丝杠(11)相连接;所述折叠架(4)的底端设置有底架(7),且底架(7)的内壁通过活动连接与折叠架(4)相连接;所述底架(7)的右侧顶端设置有轴承座(701),且轴承座(701)通过螺栓与底架(7)相连接;所述轴承座(701)的外侧设置有行走轮(6),且行走轮(6)通过轴接方式与轴承座(701)相连接;所述底架(7)右端边缘内部设置有连接轴(801),且连接轴(801)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底架(7)相连接;所述连接轴(801)的中间外壁设置有辅助轮(8),且辅助轮(8)通过轴承与连接轴(801)相连接;所述底架(7)的底端内部设置有连接筋(702),且连接筋(702)的两端通过焊接方式与底架(7)相连接;所述底架(7)的左端底侧设置有万向轮(12),且万向轮(12)通过螺栓与底架(7)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护理简易患者用折叠轮椅,包括:靠背(1)、支撑架(2)、托架(3)、折叠架(4)、手柄(5)、行走轮(6)、底架(7)、辅助轮(8)、扶手(9)、脚托(10)、丝杠(11)、万向轮(12)、第一通孔(301)、连接块(401)、轴承座(701)、连接筋(702)、连接轴(801)、第二通孔(100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3)的左侧顶端设置有扶手(9),且扶手(9)通过焊接方式与托架(3)相连接;所述托架(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靠背(1),且靠背(1)通过活动连接与托架(3)相连接;所述托架(3)的右端外壁设置有支撑架(2),且支撑架(2)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分别与托架(3)及靠背(1)外壁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托架(3)的左端设置有脚托(10),且脚托(10)的上方通过螺栓与托架(3)相连接;所述托架(3)与脚托(10)连接处的右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01);所述脚托(10)的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001);所述托架(3)的底端设置有折叠架(4),且折叠架(4)的顶端通过活动连接与托架(3)相连接;所述折叠架(4)的中间两端设置有连接块(401),且连接块(401)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与折叠架(4)相连接;所述连接块(4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丝杠(11),且丝杠(11)的一端通过贯穿方式与连接块(401)相连接;所述丝杠(11)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5),且手柄(5)通过焊接方式与丝杠(11)相连接;所述折叠架(4)的底端设置有底架(7),且底架(7)的内壁通过活动连接与折叠架(4)相连接;所述底架(7)的右侧顶端设置有轴承座(701),且轴承座(701)通过螺栓与底架(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付佳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