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淑远专利>正文

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骨科夹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48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49
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骨科夹板,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弯曲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面向伤处的一层设杀菌面料层,所述杀菌面料层表面设圆弧状凸起,凸起的中心设通气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中间层为铝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外层为柔性缓冲层,铝板、缓冲层设与通气孔对应的穿孔,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外侧设三根等间分布的捆扎带,捆扎带至少可环绕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一圈;第一夹板包括外夹板和内夹板,外夹板为一侧为封闭,一侧为开口,内有容纳内夹板的内腔,内夹板可从外夹板内抽取出,内夹板背离外夹板的一侧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通过子母扣与第二夹板外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调节,使用方便,可重复利用的有益效果。

A retractable adjustable orthopaedic spl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骨科夹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骨科夹板。
技术介绍
骨折病人在正骨后,需要运用夹板固定受伤处,防止骨折处受到二次损伤。现有技术的骨科夹板调整范围较小,无法观察病人恢复情况,随着时间延长,原骨折局部肿胀会消退或增长,夹板固定易失效,易发生再次错位的现象,病人不能自己调节夹板,需要他人帮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骨科夹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病人不能自己调节骨科夹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弯曲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形状与人体前臂适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面向人体的一面为内面,内面设杀菌面料层,所述杀菌面料层面向人体的一侧设圆弧状凸起,所述凸起中心设有通气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中间层为铝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外层为柔性缓冲层,铝板、缓冲层设有与通气孔对应的穿孔,第二夹板端侧设三根等间分布的捆扎带,捆扎带至少可环绕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一圈;第一夹板设双层夹板,双层夹板包括外夹板和内夹板,外夹板为一侧为封闭侧,一侧为开口侧,外夹板内有可容纳内夹板的内腔,所述内夹板高度小于所述外夹板内腔的高度,内夹板可从外夹板内抽取出,外夹板的封闭侧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内夹板端部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内侧通过子母扣与第二夹板外侧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圆弧状凸起为软性材质凸起。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外夹板开口侧的内面上下对应的两侧分布设有对称的阻滑条,所述内夹板尾部设阻滑块,所述阻滑块的高度高于所述内夹板的高度,大于两根阻滑条的竖直间距,阻止内夹板从外夹板的内腔脱落。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内夹板为软性透明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内夹板尾部的竖直面与外夹板封闭侧的内表面之间连接有弹力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展开骨科夹板,将第二夹板放置在水平面,将受伤的胳膊放在第二夹板上,将第一夹板轻轻折合,覆盖在胳膊上,将内夹板从外内内腔内抽出,直至内夹板端部与第二夹板接触将内夹板端部的固定带固定在第二夹板外侧,抬起胳膊,将第二夹板边侧的捆扎带依次围绕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后固定在第二夹板外侧,完成固定。骨折局部消肿或肿胀可以重新调节骨科夹板,至患者感觉舒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骨科夹板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节,患者可以自己调节骨科夹板,使用方便;内夹板可以从外夹板内腔内抽出,内夹板尾部设弹力绳,便于拉紧内夹板,固定内夹板与外夹板的相对位置,避免发生偏移;内夹板设观察窗,便于患者或他人观察受伤情况;第二夹板边侧设有捆扎带,便于固定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重复利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内面设有软性材质的凸起,避免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面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保留舒适空间,避免皮肤不适。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夹板端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画固定带;图3是内夹板与外夹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外夹板;4-内夹板;5-捆扎带;6-固定带;7-阻滑块;8-阻滑条;9-弹力绳;10-凸起;11-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阐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骨科夹板包括弯曲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所述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形状与人体前臂适配,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面向人体伤处的一面设置有杀菌面料层,所述杀菌面料层面向人体的一侧设圆弧状凸起10,所述圆弧状凸起10中心设有通气孔11,所述凸起10为软性材质的凸起。参阅附图1,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中间层为铝板,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外层为柔性缓冲层,铝板、缓冲层设有与通气孔11对应的穿孔,便于及时排出皮肤散发的热量,形成空气流通,防止受伤处皮肤瘙痒。第二夹板2端侧即不与第一夹板1连接的一侧,设三根等间分布的捆扎带5,捆扎带5至少可环绕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一圈;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第一夹板1设双层夹板,双层夹板包括外夹板3和内夹板4,外夹板3为一侧为封闭侧,一侧为开口侧,外夹板3内部具有可容纳内夹板4的内腔,所述内夹板4高度小于所述外夹板3内腔的高度,内夹板4可从外夹板3内抽取出,所述内夹板4为软性透明层,内夹板4从外夹板3内腔抽出时,形成观察窗,便于患者或他人观察患处。所述外夹板3封闭侧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夹板2的尾部连接,外夹板3可以围绕与第二夹板2连接轴作往复运动。内夹板4端部设有固定带6,所述内夹板4端部为远离外夹板3的一侧,所述固定带6通过子母扣与第二夹板2外层连接,实现内夹板4的固定,实现内夹板4与第二夹板2的连接,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形成与人体前臂适配的形状。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述外夹板3开口侧的内面设有两条上下对称的阻滑条8,所述阻滑条8位于外夹板3的端部,所述内夹板4尾部设有阻滑块7,所述阻滑块7的高度高于所述内夹板4的高度,大于两根阻滑条8的竖直间距,防止内夹板4从外夹板3内腔中完全抽出,出现脱落的情形。所述内夹板4尾部的竖直面与外夹板3封闭侧的竖直面连接有弹力绳9,便于拉紧内夹板4。弹力绳9弹力的方向与固定带6的力方向相反,便于实现内夹板4的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骨科夹板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节,患者可以自己调节骨科夹板,使用方便;内夹板4可以从外夹板3内腔内抽出,内夹板4尾部设弹力绳,便于拉紧内夹板4,固定内夹板4与外夹板3的相对位置,避免发生偏移;内夹板3设观察窗,便于患者或他人观察受伤情况;第二夹板2边侧设有捆扎带,便于固定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重复利用;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内面设有软性材质的凸起10,避免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的内面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保留舒适空间,避免皮肤不适。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骨科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所述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弯曲的形状与人体前臂适配,所述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连接,所述第一夹板(1)和所述第二夹板(2)面向人体伤处的一面为内面,所述内面设杀菌面料层,所述杀菌面料层面向人体的一侧设圆弧状凸起(10),所述凸起(10)中心设有通气孔(11),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中间层为铝板,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外层为柔性缓冲层,铝板、缓冲层设有与通气孔(11)对应的穿孔,第二夹板(2)端侧设三根等间分布的捆扎带(5),捆扎带(5)至少可环绕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一圈;第一夹板(1)设双层夹板,双层夹板包括外夹板(3)和内夹板(4),外夹板(3)为一侧为封闭侧,一侧为开口侧,外夹板(3)内具有容纳内夹板(4)的内腔,所述内夹板(4)高度小于所述外夹板(3)内腔的高度,内夹板(4)可从外夹板(3)内抽取出,外夹板(3)的封闭侧与所述第二夹板(2)连接,内夹板(4)端部设有固定带(6),所述固定带(6)通过子母扣与第二夹板(2)外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调节的骨科夹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曲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所述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弯曲的形状与人体前臂适配,所述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连接,所述第一夹板(1)和所述第二夹板(2)面向人体伤处的一面为内面,所述内面设杀菌面料层,所述杀菌面料层面向人体的一侧设圆弧状凸起(10),所述凸起(10)中心设有通气孔(11),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中间层为铝板,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外层为柔性缓冲层,铝板、缓冲层设有与通气孔(11)对应的穿孔,第二夹板(2)端侧设三根等间分布的捆扎带(5),捆扎带(5)至少可环绕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一圈;第一夹板(1)设双层夹板,双层夹板包括外夹板(3)和内夹板(4),外夹板(3)为一侧为封闭侧,一侧为开口侧,外夹板(3)内具有容纳内夹板(4)的内腔,所述内夹板(4)高度小于所述外夹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淑远黎锦月
申请(专利权)人:宋淑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