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淑苹专利>正文

一组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030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组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以解决目前的药物不能根治中风的问题。它包含下列重量份的物质:黄芪20‑120g、桃仁5‑15g、红花8‑16g、赤芍8‑16g、当归8‑16g、郁金5‑15g、石菖蒲5‑15g、地龙10‑20g、川芎5‑15g、丹参10‑20g、甘草5‑15g、水蛭5‑15g、鸡血藤10‑20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

A group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for treating apoplex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组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
技术介绍
中风(Stroke)也叫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病人常有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等症状。中风的治疗原则是在详细检查疾病原因后,应用心理治疗、针灸治疗、行为疗法、配合药物及物理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曲克芦丁片等,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市面上也有一些治疗中风的中药,这些药虽然有一定的疗效,可是存在着见效慢不能根治中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组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以解决目前的药物不能根治中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组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20-120g、桃仁5-15g、红花8-16g、赤芍8-16g、当归8-16g、郁金5-15g、石菖蒲5-15g、地龙10-20g、川芎5-15g、丹参10-20g、甘草5-15g、水蛭5-15g、鸡血藤10-20g。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份组成为,黄芪30g、桃仁9g、红花12g、赤芍12g、当归12g、郁金9g、石菖蒲10g、地龙15g、川芎10g、丹参15g、甘草10g、水蛭10g、鸡血藤15g。上述药物制备过程如下:将原料药物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当归、郁金、石菖蒲、地龙、川芎、丹参、甘草、水蛭、鸡血藤,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45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再将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即可服用。本专利技术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为君药。桃仁、当归、地龙、川芎、丹参、水蛭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破血,逐瘀,为臣药。红花、赤芍、郁金、石菖蒲、鸡血藤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活血通经,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本专利技术各组份的药性及其功效如下:黄芪,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桃仁,性平,味苦、甘,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主治: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红花,性温,味辛,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主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赤芍,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当归,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主治: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主治: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主治: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川芎,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活血通,凉血消肿,清心除烦。主治:瘀血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丹参,性味归经:性微寒,苦,归心、肝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主治: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经。主治: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鸡血藤,性温,味苦、甘,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专利技术治疗中风的中药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破血,逐瘀,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活血通经,去瘀止痛,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活血通经,去瘀止痛,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调和诸药的效果,且疗效显著,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中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用于治疗中风的药物组成:黄芪30g、桃仁9g、红花12g、赤芍12g、当归12g、郁金9g、石菖蒲10g、地龙15g、川芎10g、丹参15g、甘草10g、水蛭10g、鸡血藤15g。本实施例效果最佳。实施例2、用于治疗中风的药物组成:黄芪120g、桃仁15g、红花16g、赤芍16g、当归16g、郁金15g、石菖蒲15g、地龙20g、川芎15g、丹参20g、甘草15g、水蛭15g、鸡血藤20g。本实施例药效较强。实施例3、用于治疗中风的药物组成:黄芪20g、桃仁5g、红花8g、赤芍8g、当归8g、郁金5g、石菖蒲5g、地龙10g、川芎5g、丹参10g、甘草5g、水蛭5g、鸡血藤10g。实施例药效稍弱。上述实施例制备过程如下:黄芪、桃仁、红花、赤芍、当归、郁金、石菖蒲、地龙、川芎、丹参、甘草、水蛭、鸡血藤,分别制成饮片,经过高压锅蒸煮杀菌30-45分钟,晾干,获得无菌原材料,再将无菌原材料制成中药制剂即可服用,每天晨晚各1次,3日为一疗程,第二个疗程黄芪增加到40g,第三个疗程黄芪增加到50g,第四个疗程黄芪增加到60g,第五个疗程黄芪增加到70g,第六个疗程黄芪增加到80g,第七个疗程黄芪增加到120g,第九个疗程将所有中药粉成沫用水冲服,每天早中晚各1次,直至服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组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20‑120g、桃仁5‑15g、红花8‑16g、赤芍8‑16g、当归8‑16g、郁金5‑15g、石菖蒲5‑15g、地龙10‑20g、川芎5‑15g、丹参10‑20g、甘草5‑15g、水蛭5‑15g、鸡血藤10‑2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用于治疗中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芪20-120g、桃仁5-15g、红花8-16g、赤芍8-16g、当归8-16g、郁金5-15g、石菖蒲5-15g、地龙10-20g、川芎5-15g、丹参10-20g、甘草5-15g、水蛭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淑苹
申请(专利权)人:魏淑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