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024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和方法,包括塑形器和导丝,所述塑形器包括主体和把手,主体是呈弧形的高硬度钢材,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主体一端连接于把手,另一端设有开口;把手一端呈柱形,另一端为四边体,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主体连接于四边体上,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小一致,用于使导丝从把手顶部进入再从主体开口处穿出;所述导丝由针体和柱体构成,所述柱体位于针体一端且直径大于针体,针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用于穿过钢丝;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减少了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对人体组织的创伤和对神经的损伤,减少了失血量;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能更加方便快捷。也更灵活;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能直观的知道需要选用哪种长度的钢丝。

A steel wire traction tool and method for orthopaed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领域,尤其是一种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人们平常生活中,偶尔会因为碰撞坠落等原因造成骨折,在医院手术时,医生通常固定骨头的方式:一是通过打入穿刺针将骨折的骨头固定在一起,通常都是使用专用的穿刺工具将穿刺针打入体内,二是通过钢丝将断骨绑紧固定在一起;而在通过钢丝将断骨固定在一起时,需要将钢丝缠绕骨头一周,在缠绕过程中会对患者断骨周围的神经、血管、肌肉组织等造成影响,因此一种可以减轻患者手术伤害的骨折固定工具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骨折患者在疗养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在现有技术中,多数引导工具仅仅是在内部设置一个可以让钢丝通过的通孔,这类引导工具在使用中容易出现钢丝不能快速准确的从设定的开口中穿出,导致手术时间过长,患者流血过多,还容易对患者的神、血管和组织造成损伤,且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和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骨折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大出血,神经和组织被破坏的问题;还解决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便的问题;还解决了医生在选择固定用钢丝时不方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器和导丝,所述塑形器包括主体(1)和把手(2),所述主体(1)是呈弧形的高硬度钢材,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4),主体(1)一端连接于把手(2),另一端设有开口(3),开口(3)和第一通孔(4)连接;所述把手(2)一端呈柱形,另一端为四边体,把手(2)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5);主体(1)连接于四边体上,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大小一致,且相互连通,用于使导丝从把手(2)顶部进入再从主体(1)开口(3)处穿出;所述导丝由针体(8)和柱体(7)构成,所述柱体(7)位于针体(8)一端且直径大于针体(8),针体(8)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6),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形器和导丝,所述塑形器包括主体(1)和把手(2),所述主体(1)是呈弧形的高硬度钢材,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4),主体(1)一端连接于把手(2),另一端设有开口(3),开口(3)和第一通孔(4)连接;所述把手(2)一端呈柱形,另一端为四边体,把手(2)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5);主体(1)连接于四边体上,所述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大小一致,且相互连通,用于使导丝从把手(2)顶部进入再从主体(1)开口(3)处穿出;所述导丝由针体(8)和柱体(7)构成,所述柱体(7)位于针体(8)一端且直径大于针体(8),针体(8)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6),用于穿过钢丝。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针体(8)直径和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直径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柱体(7)长度为针体长度的2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上设有刻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用钢丝牵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器包括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胜李卉贾伟范仲平车元喜范虎军汪映明牛军凯贾喜龙
申请(专利权)人:陇西县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