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授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13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农业应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授粉装置,其提高授粉的效率,增加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发生;包括管套、推杆、活塞和储粉管,所述管套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拨动孔,所述拨动孔与滑动腔相通,所述套管的前端设置有出入口,所述储粉管的前端设置有授粉孔,所述授粉孔的宽度为4mm‑6mm,所述储粉管的后端与套管的前端出入口处连接,所述推杆的后端自出入口插入至储粉管的滑动腔内,推杆的前端位于储粉管内,并且所述活塞安装在推杆的前端。

A Pollin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授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农业应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传统的方法是采集雄蕊成熟的花朵,取出花药和花粉,用毛笔醮取花粉授到雌蕊上。于花瓣张开角度小,毛笔不易扫到柱头,授粉效率低,而且授粉不均匀,容易出现畸形果。番荔枝的花为雌雄同花且雌蕊为非单一柱头之聚合花,但因其花具有雌雄异熟性(雌蕊先熟性),即当雌蕊成熟达授粉适期时,雄蕊尚未成熟,而当雄蕊成熟,花药开裂时,雌蕊通常已失去授粉能力了。因此为提高授粉率须行异花授粉,而人工授粉就成为番荔枝提高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生产技术之一。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时,需先收集成熟雄蕊的花粉,并将花粉以人为方法传授于适期的雌蕊柱头上,不但可提高结果率,增加产量,而且可使雌蕊的柱头群授粉较为完全,果形发育完整良好,减少畸形果率,提高果品的产量与商品价值。阿蒂莫耶番荔枝的花药于下午17:00-20:00时裂开,其它时间没有花粉不能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间较短,一般只在开花后的2-3小时进行,不利大田生产。传统的方法是采集雄蕊成熟的花朵,取出花药和花粉,用毛笔醮取花粉授到雌蕊上;由于花瓣张开角度小,毛笔不易扫到柱头,授粉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授粉的效率,增加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发生的授粉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包括管套、推杆、活塞和储粉管,所述管套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拨动孔,所述拨动孔与滑动腔相通,所述套管的前端设置有出入口,所述储粉管的前端设置有授粉孔,所述授粉孔的宽度为4mm-6mm,所述储粉管的后端与套管的前端出入口处连接,所述推杆的后端自出入口插入至储粉管的滑动腔内,推杆的前端位于储粉管内,并且所述活塞安装在推杆的前端。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所述活塞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半球型凹槽。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安装在储粉管的后端外壁上,并且所述连接环卡装在所述套管前端的出入口处。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所述储粉管0.5至0.8cm处管壁向前逐渐变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提高授粉的效率,增加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包括管套1、推杆2、活塞3和储粉管4,所述管套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拨动孔5,所述拨动孔与滑动腔相通,所述套管的前端设置有出入口,所述储粉管的前端设置有授粉孔,所述授粉孔的宽度为4mm-6mm,所述储粉管的后端与套管的前端出入口处连接,所述推杆的后端自出入口插入至储粉管的滑动腔内,推杆的前端位于储粉管内,并且所述活塞安装在推杆的前端。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所述活塞的前侧面上设置有半球型凹槽6。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还包括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安装在储粉管的后端外壁上,并且所述连接环卡装在所述套管前端的出入口处。本技术的一种授粉装置,所述储粉管0.5至0.8cm处管壁向前逐渐变薄;该装置提高授粉的效率,增加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发生,选择雄蕊成熟的花朵,将花药和花粉放入授粉器的储粉管中,授粉时,用一只手将花朵固定,并用手指将花瓣外拨,使花瓣分开,用另一只手拿授粉装置,将储粉管出口抵在花朵中心靠近雌蕊的地方,可轻轻的来回推动手柄,使授粉更完全,多余的花粉也可掉落在授粉装置中,避免花粉浪费。利用本技术的授粉装置提高番荔枝人工授粉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番荔枝种植果园建设喷灌设施,喷头的高度距离番荔枝的40-50cm,避免水喷到花上面;2)、番荔枝花开放时,授粉前1小时左右开始喷水,使果园的湿度达到70%-80%;3)、授粉时间为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17点以后;4)、当天下午授粉,于17:00后采集雄蕊成熟的花粉,当花朵上的三个肉质花瓣同时各自向外反举,开裂至90-180度时隐藏于花瓣基部的雄蕊、雌蕊可见时,团聚着生在花托上的花药开始向外突起,且各自散开时,花粉已成熟;5)、将花粉、花药一同放入授粉装置中;6)、一边采集花粉,一边进行人工授粉,不要一次性采集过多花粉,以免花粉活力降低;7)、第二天早上授粉,前一天下午采集花瓣半张开的花,保留花瓣,用报纸包好,置于阴凉通风处,温度为20-35°,相对温度为60%-80%的环境中;8)、取花粉时,把花朵上的花瓣剥除,然后放置于过滤网上,轻轻抖动,让花药掉入容器中,将花药与花粉放于授粉装置中进行授粉;9)、授粉时,选择花瓣微开或半开、颜色为黄绿色或淡黄色的花朵,此时雌蕊柱头上有明显光泽,而且有分泌物,是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10)、授粉时,用一只手将花朵固定,并用手指将花瓣外拨,使花瓣分开,用另一只手拿授粉装置,将储粉管出口抵在花朵中心靠近雌蕊的地方,可轻轻的来回推动手柄,使授粉更完全,多余的花粉也可掉落在授粉装置中,避免花粉浪费;授粉后,将其中1个花瓣的去掉一半作为标记,避免重复授粉该方法延长授粉时间,有利于规模化果园进行授粉,通过增加果园空气温度,提高授粉成功率,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应用授粉器进行授粉,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畸形果的发生;通过保存花粉,延长授粉时间,有利于番荔枝的规模化生产。应用本方法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的发生,而且延长授粉时间,提高授粉效率。果园的相对湿度对坐果率的影响: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果园的相对湿度为40-50%,处理果园在授粉前1小时左右进行喷水,使果园的相对湿度达到70-80%,对照果园不做任何处理。下午17:00-18:00进行,选择开裂的花药,将花药和花粉放入授粉器中,每个处理对200朵花进行授粉,7天后观察坐果情况。结果表明,处理的坐果率为98%,对照的坐果率为72%。果实发育至30天时,观测畸形果的数量,A处理的畸形果率为6%,B处理的畸形果率为27%。因此,干燥的天气在进行人工授粉时,先进行喷水处理,使果园的相对湿度达到70-80%,能显著提高番荔枝坐果率,减少畸形果的发生。不同花朵处理方法对坐果率的影响:下午17:00左右,采集花瓣半张开的花朵,采后分2种方式处理,A:剥除花瓣,将雄蕊取下,B:不剥除花瓣,保留雄蕊在花瓣上。第二天上午8:00左右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时,将A处理的花药和花粉放入授粉器中,B处理将花药和花粉从花瓣上剥离,放入授粉器中。每个处理对200朵花进行授粉,7天后观察坐果情况。结果表明,A处理果园的坐果率为96%,B处理的坐果率为68%,果实发育至30天时,观测畸形果的数量,A处理的畸形果率为90%,B处理的畸形果率为70%。因此在前一天采集花粉时,不要将花瓣剥除,每二天上午授粉时再将花瓣剥除,可以显著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应用授粉装置提升效率:下午17:00开始进行,选择花药开裂的花朵,将花药和花粉放在容器中,分别用毛笔和授粉器进行授粉。结果表明,应用授粉器授粉每小时可以授粉260朵花,应用毛笔授粉每小时可以授粉150朵花,效率显著提升。授粉后7天观察坐果情况;应用毛笔授粉的坐果率为98%,应用授粉器授粉的坐果率为98%。果实发育至30天时,观测畸形果的数量,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套、推杆、活塞和储粉管,所述管套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拨动孔,所述拨动孔与滑动腔相通,所述套管的前端设置有出入口,所述储粉管的前端设置有授粉孔,所述授粉孔的宽度为4mm‑6mm,所述储粉管的后端与套管的前端出入口处连接,所述推杆的后端自出入口插入至储粉管的滑动腔内,推杆的前端位于储粉管内,并且所述活塞安装在推杆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套、推杆、活塞和储粉管,所述管套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腔,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拨动孔,所述拨动孔与滑动腔相通,所述套管的前端设置有出入口,所述储粉管的前端设置有授粉孔,所述授粉孔的宽度为4mm-6mm,所述储粉管的后端与套管的前端出入口处连接,所述推杆的后端自出入口插入至储粉管的滑动腔内,推杆的前端位于储粉管内,并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锞胡锐清罗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