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013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1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包括注水单元、培养床及床体支架,培养床及注水单元设置在床体支架上,注水单元连通于培养床;其中,培养床为长方体形,长方体的上边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用于栽种水培生菜;其中,注水单元包括箱体、注水管、固定杆、铰接杆、浮球及注水阀,注水管的一端用于连接至供水管道,另一端伸入箱体,注水阀设置在注水管上,位于箱体内,固定杆的端连接于箱体顶部,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杆的另一端,浮球设置在铰接杆的另一端,当铰接杆贴合于注水阀,注水阀密封,当铰接杆远离注水阀,注水阀开启。该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自动灌溉水培液。

A Culture Device for Soilless Culture of Lettu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栽培方式,又名营养液培,其核心是将植物的根系直接浸润于营养液中或水中,能替代土壤,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等生长因子,使植物能够正常生长。生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生菜水培已经广泛适用于家庭自用及农业生产,但是在水培过程中由于家庭人员外出或操作工人检查不及时,会出现水培用水不足,甚至水培液干枯,影响生菜生长,甚至导致生菜干枯死亡。需要人工看守水培生菜,不利于推广与发展。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自动灌溉水培液的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包括注水单元、培养床及床体支架,所述培养床及所述注水单元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架上,所述注水单元连通于所述培养床;其中,所述培养床为长方体形,所述长方体形的上边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栽种水培生菜;其中,所述注水单元包括箱体、注水管、固定杆、铰接杆、浮球及注水阀,注水管的一端用于连接至供水管道,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所述注水阀设置在所述注水管上,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顶部,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当所述铰接杆贴合于所述注水阀,所述注水阀密封,当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述注水阀,所述注水阀开启。优选地,所述注水阀包括注水口、密封圈、密封环及密封口,所述注水口设置在所述注水管底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注水口上,所述密封口设置在所述铰接杆顶部,所述密封环套设所述密封口,当所述铰接杆靠近所述注水口,所述密封口能够通过所述密封圈及所述密封环密封所述注水口。优选地,还包括椎形培养皿,所述椎形培养皿的开口端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椎形培养皿收口端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椎形培养皿用于放置在所述通孔内。优选地,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培养床底部。优选地,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注水管内。优选地,还包括培养液供给箱体,所述培养液供给箱体为三个,三个所述培养液供给箱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培养床的两侧及中部,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培养床,所述管道上设在有调节阀。优选地,所述培养床由树脂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床体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为螺纹杆,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旋拧在所述螺纹通孔内。优选地,所述注水管上设在有闭合阀,所述闭合阀位于所述箱体外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注水单元的设置在培养床内缺少水培液时,水培液液面降低,浮球位置下降,进而带动铰接杆下降,注水阀打开,实现自动注水。2)通过多个通孔的设置,可以同时水培多株生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注水单元,2-培养床,3-床体支架,4-箱体,5-注水管,6-固定杆,7-铰接杆,8-浮球,9-注水阀,10-椎形培养皿,11-排水管,12-滤网,13-培养液供给箱体;14-闭合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包括注水单元1、培养床2及床体支架3,所述培养床2及所述注水单元1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架3上,所述注水单元1连通于所述培养床2;其中,所述培养床2为长方体形,所述长方体形的上边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栽种水培生菜;其中,所述注水单元1包括箱体4、注水管5、固定杆6、铰接杆7、浮球8及注水阀9,注水管5的一端用于连接至供水管道,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4,所述注水阀9设置在所述注水管5上,位于所述箱体4内,所述固定杆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4顶部,所述铰接杆7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6的另一端,所述浮球8设置在所述铰接杆7的另一端,当所述铰接杆7贴合于所述注水阀9,所述注水阀9密封,当所述铰接杆7远离所述注水阀9,所述注水阀9开启。具体地,使用时,在培养床2内灌溉水培液,通过培养床2顶部的多个通孔栽种、水培生菜,通过床体支架3的设置,调整培养床2的高度,便于采摘与培育生菜。具体地,当培养床2内培养液缺失时,培养床2内液面下降,箱体4内的液面也随之下降,由于浮球8漂浮在液面顶部,在液面下降的同时浮球8能够带动铰接杆下7降,使铰接杆7离开注水阀9,使注水阀9处于开启状态,供水管道即可自动向箱体4内注水,水会通过箱体4自留进培养床2。通过这种设计可以确保培养液的充足,防止生菜由于缺水减产或干枯。当向培养床2内注水,水量充足后,浮球8上升,带动铰接杆7上升,密封注水阀9,停止注水。使注水过程完全自动化,同时各部件均为机械结构无需电器元件,生产成本低,维修维护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注水阀9包括注水口、密封圈、密封环及密封口,所述注水口设置在所述注水管底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注水口上,所述密封口设置在所述铰接杆顶部,所述密封环套设所述密封口,当所述铰接杆靠近所述注水口,所述密封口能够通过所述密封圈及所述密封环密封所述注水口。具体地,当浮球8带动铰接杆7升起,密封环贴合于密封圈,密封口扣设在注水口上,完成注水阀9的闭合,当浮球8带动铰接杆7下降,密封环远离密封圈,密封口远离注水口上,完成注水阀9的开启,注水口注水。进一步地,还包括椎形培养皿10,所述椎形培养皿10的开口端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椎形培养皿10收口端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椎形培养皿10用于放置在所述通孔内。具体地,通过椎形培养皿10的设置,在栽种过程中,可先将生菜防止在椎形培养皿10,随后同一将椎形培养皿10放置在培养床2内,在生菜培育完成,需要采摘时直接取下椎形培养皿10即可。同时椎形的设计,便于生菜扎根。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设置在所述培养床2底部。排水管11用于排出培养床2内的培养液。进一步地,还包括滤网12,所述滤网12设置在所述注水管5内。进一步地,还包括培养液供给箱体13,所述培养液供给箱13体为三个,三个所述培养液供给箱体13分别设置在所述培养床2的两侧及中部,通过管道连通于所述培养床2,所述管道上设在有调节阀。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床2由树脂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床体支架3由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6为螺纹杆,所述箱体4顶部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固定杆6的一端旋拧在所述螺纹通孔内。具体地,通过旋拧固定杆可以调节固定杆的有效长度,继而可以控制需要开启或闭合注水阀的液面有效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注水管5上设在有闭合阀14,所述闭合阀14位于所述箱体4外侧。具体地,在无需自动注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闭合阀14闭合注水管道,人工灌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单元、培养床及床体支架,所述培养床及所述注水单元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架上,所述注水单元连通于所述培养床;其中,所述培养床为长方体形,所述长方体形的上边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栽种水培生菜;其中,所述注水单元包括箱体、注水管、固定杆、铰接杆、浮球及注水阀,注水管的一端用于连接至供水管道,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所述注水阀设置在所述注水管上,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顶部,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当所述铰接杆贴合于所述注水阀,所述注水阀密封,当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述注水阀,所述注水阀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水单元、培养床及床体支架,所述培养床及所述注水单元设置在所述床体支架上,所述注水单元连通于所述培养床;其中,所述培养床为长方体形,所述长方体形的上边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栽种水培生菜;其中,所述注水单元包括箱体、注水管、固定杆、铰接杆、浮球及注水阀,注水管的一端用于连接至供水管道,另一端伸入所述箱体,所述注水阀设置在所述注水管上,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箱体顶部,所述铰接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当所述铰接杆贴合于所述注水阀,所述注水阀密封,当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述注水阀,所述注水阀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阀包括注水口、密封圈、密封环及密封口,所述注水口设置在所述注水管底部,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注水口上,所述密封口设置在所述铰接杆顶部,所述密封环套设所述密封口,当所述铰接杆靠近所述注水口,所述密封口能够通过所述密封圈及所述密封环密封所述注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菜无土栽培用的培养装置,其特征于,还包括椎形培养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敬虹武扬范双喜韩莹琰范宏凯刘超杰杜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