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学录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987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学录播系统,属于教学录播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实时录制并可以切换达到好的录播效果、吊麦需求少的教学录播系统,包括检测教师、学生及板书的摄像装置、采集录播现场声音的音频处理装置、控制播放画面切换及对接收到的音频或视频进行录制的录播一体机、控制录播一体机工作的智能操控设备、交换机及中央控制设备,音频处理装置包括集音件及与集音件配合的支架,支架包括与相互平行的若干滑轨,集音件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座体、与座体连接的伸缩杆及与伸缩杆连接的吊麦,座体包括用于容纳吊麦的容纳室,集音件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

A Teaching Recording and Broadcas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学录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录播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教学录播系统。
技术介绍
所谓录播系统,其是将现场摄录的视频、音频进行整合同步录制,生成标准化的流媒体文件,用来对外直播、存储、后期编辑或点播等。而所谓教学录播系统,其将录播系统和教学整合起来,具体的,在教室安装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多方位对课程和重要会议等采集信号并录制到计算机硬盘中,学生或者老师可以从不同的摄像视角观看录像文件。一般的教学录播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只能录制全景图,或单一的教师或者学生的视频,不能对老师与学生的之间的教学互动场景进行实时切换,教室、学生及板书之间的录制效果不是很理想;一般的录播系统对于学生声音的采集主要是通过录播教室内屋顶悬挂的吊麦进行集音,为了达到不错的收音效果,需要大量的吊麦,造成了吊麦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实时录制并可以切换达到好的录播效果、吊麦需求少的教学录播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录播系统,包括检测教师全景的第一摄像头、检测教师近景的第二摄像头、检测板书特写的第三摄像头、检测学生特写的第四摄像头、检测学生全景的第五摄像头、双目摄像机、板书检测摄像机、教师检测摄像机、采集录播现场声音的音频处理装置、控制播放画面切换及对接收到的音频或视频进行录制的录播一体机、控制录播一体机工作的智能操控设备、交换机及中央控制设备,音频处理装置与录播一体机通信连接,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第四摄像头、第五摄像头、双目摄像机、板书检测摄像机、教师检测摄像机、智能操控设备及录播一体机分别与交换机通信连接,录播一体机及交换机分别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音频处理装置包括集音件及与集音件配合的支架,支架包括与相互平行的若干滑轨,集音件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座体、与座体连接的伸缩杆及与伸缩杆连接的吊麦,座体包括用于容纳吊麦的容纳室,集音件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进一步的,容纳室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上开有与吊麦配合的容纳孔,弹性件由依次连接的涤纶布层、海绵层及橡胶层构成,橡胶层与容纳室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及第三摄像头置于录播教室后端,第四摄像头、第五摄像头、板书检测摄像机及双目摄像机置于录播教室前端,教室检测摄像机置于第二摄像头和第五摄像头之间,集音件于第二摄像头至第五摄像头的方向上滑动。进一步的,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第四摄像头、第五摄像头均为球机摄像头。进一步的,板书检测摄像机及教师检测摄像机均为半球摄像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录播教室内安装控制教学录播装置,方便地把整个课堂情景实时录制下来,生成有音视频和电子文档的高清后期课件和流媒体课件;音频处理装置与录播一体机通信连接,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第四摄像头、第五摄像头、双目摄像机、板书检测摄像机、教师检测摄像机将所录制的成像传至交换机,交换机继而将所录信息传递至录播一体机,中央控制设备对录播一体机进行控制;智能操控设备及录播一体机分别与交换机通信连接,录播一体机及交换机分别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智能操控设备对录播一体机进行操控。录播逻辑—教师:1、初始状态显示教师全景画面,第一摄像头对教师进行录制;2、教师在讲台缓慢移动,第二摄像头对教师近景进行录制;3、教师在讲台快速移动,第一摄像头对教师全景进行录制;3、当教师使用板书讲解时,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分别对教师和板书进行录制;4、教师进行板书书写时,板书检测摄像机对板书进行录制;5、教师走下讲台,第五摄像头对学生全景进行录制;录播逻辑—学生1、一个学生起立互动时,第二摄像头和第四摄像头分别对教师近景和学生近景进行录制;2、学生坐下时,第二摄像头对回到教师近景画面;3、多个学生起立互动,第五摄像头对学生全景画面进行录制;录播逻辑—板书1、教师对板书进行讲解时,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分别对教师近景和板书进行录制;2、当板书讲解完毕回到正常讲课时,第二摄像头继续回到教师近景录制。集音件对学生的声音进行采集;支架置于录播教室的顶部,集音件于导轨上滑动来调节其于教室内的位置;若干均匀平行排布的导轨上均设有一个集音件,从而对于学生的收音效果更好;集音件于录播过程中,学生起立与老师互动时,中央控制设备根据第五摄像头反馈的信息从而控制就近的集音件向该学生的方向滑动,滑动至距离该学生最近的位置后,伸缩杆伸长将吊麦向下延伸,从而使得吊麦距离学生更近,增加集音效果;若干导轨配合每个导轨上的一个集音件,集音件可以滑动至集音理想的位置,既避免了吊麦的浪费,又提高了集音的效果;座体与导轨配合使得集音件于导轨上滑动;容纳室的设置,使得吊麦可以由伸缩杆的作用下收至容纳室内,进而对吊麦进行防护,防止吊麦于集音件在滑动的过程中损坏;容纳室内的弹性件对吊麦进行防护,防止吊麦损坏;吊麦置于弹性件的容纳孔内,而由涤纶布层、海绵层及橡胶层构成的弹性件,使得弹性件的弹性更好,使得吊麦不易被损坏及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录播装置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集音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对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实时录制并可以切换达到好的录播效果、吊麦需求少的教学录播系统。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检测教师全景的第一摄像头1、检测教师近景的第二摄像头2、检测板书特写的第三摄像头3、检测学生特写的第四摄像头4、检测学生全景的第五摄像头5、双目摄像机6、板书检测摄像机7、教师检测摄像机8、采集录播现场声音的音频处理装置、控制播放画面切换及对接收到的音频或视频进行录制的录播一体机、控制录播一体机工作的智能操控设备、交换机及中央控制设备,音频处理装置与录播一体机通信连接,第一摄像头1、第二摄像头2、第三摄像头3、第四摄像头4、第五摄像头5、双目摄像机6、板书检测摄像机7、教师检测摄像机8、智能操控设备及录播一体机分别与交换机通信连接,录播一体机及交换机分别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音频处理装置包括集音件14及与集音件14配合的支架15,支架15包括与相互平行的若干滑轨16,集音件14包括与滑轨16滑动连接的座体17、与座体17连接的伸缩杆18及与伸缩杆18连接的吊麦19,座体17包括用于容纳吊麦19的容纳室20,集音件14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容纳室20内设有弹性件21,弹性件21上开有与吊麦19配合的容纳孔22,弹性件21由依次连接的涤纶布层23、海绵层24及橡胶层25构成,橡胶层25与容纳室20连接。第一摄像头1、第二摄像头2及第三摄像头3置于录播教室后端,第四摄像头4、第五摄像头5、板书检测摄像机7及双目摄像机6置于录播教室前端,教室检测摄像机置于第二摄像头2和第五摄像头5之间,集音件14于第二摄像头2至第五摄像头5的方向上滑动。第一摄像头1、第二摄像头2、第三摄像头3、第四摄像头4、第五摄像头5均为球机摄像头。板书检测摄像机7及教师检测摄像机8均为半球摄像头。在录播教室内安装控制教学录播装置,方便地把整个课堂情景实时录制下来,生成有音视频和电子文档的高清后期课件和流媒体课件;音频处理装置与录播一体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学录播系统,包括检测教师全景的第一摄像头、检测教师近景的第二摄像头、检测板书特写的第三摄像头、检测学生特写的第四摄像头、检测学生全景的第五摄像头、双目摄像机、板书检测摄像机、教师检测摄像机、采集录播现场声音的音频处理装置、控制播放画面切换及对接收到的音频或视频进行录制的录播一体机、控制录播一体机工作的智能操控设备、交换机及中央控制设备,音频处理装置与录播一体机通信连接,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第四摄像头、第五摄像头、双目摄像机、板书检测摄像机、教师检测摄像机、智能操控设备及录播一体机分别与交换机通信连接,录播一体机及交换机分别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音频处理装置包括集音件及与集音件配合的支架,支架包括与相互平行的若干滑轨,集音件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座体、与座体连接的伸缩杆及与伸缩杆连接的吊麦,座体包括用于容纳吊麦的容纳室,集音件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学录播系统,包括检测教师全景的第一摄像头、检测教师近景的第二摄像头、检测板书特写的第三摄像头、检测学生特写的第四摄像头、检测学生全景的第五摄像头、双目摄像机、板书检测摄像机、教师检测摄像机、采集录播现场声音的音频处理装置、控制播放画面切换及对接收到的音频或视频进行录制的录播一体机、控制录播一体机工作的智能操控设备、交换机及中央控制设备,音频处理装置与录播一体机通信连接,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第三摄像头、第四摄像头、第五摄像头、双目摄像机、板书检测摄像机、教师检测摄像机、智能操控设备及录播一体机分别与交换机通信连接,录播一体机及交换机分别与中央控制设备通信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音频处理装置包括集音件及与集音件配合的支架,支架包括与相互平行的若干滑轨,集音件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座体、与座体连接的伸缩杆及与伸缩杆连接的吊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心愉董蔚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朴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