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源-荷-储协调运行的优化模型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力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源-荷-储协调运行的优化模型与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源网荷储协调运行作为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已成为电力系统热门研究课题。关于源网荷储协调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其运行的关键技术方面。虽已有文献建立了源网荷储整体及源荷、源储、荷储等协调优化模型,但模型往往只考虑了其整体的经济性和源、网、荷、储各侧的安全性、环保性等,而缺乏对其协调程度的约束。在协调效果方面,现有文献大多是定性描述,评价指标极少,且现有指标大多是对源、网、荷、储各独立侧的经济、安全、环保进行评价,鲜有文献通过研究源-荷-储各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为源网荷协调互动效果的评价指标。随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及储能的接入,电力系统将更加关注各特性不同的功率曲线。为最大程度地消纳新能源和减少传统机组的起停、爬坡,传统机组出力曲线一直被期望具有平稳性,因而负荷曲线被期望能跟随新能源曲线变化即实现新能源-负荷曲线相似。因此,通过储能、需求侧响应等调节手段实现新能源-负荷曲线相似,即源-荷-储协调运行,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源‑荷‑储协调运行的优化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1.提出新能源出力‑负荷曲线的相似性指标与曲线波动率指标;S2.应用指标建立源‑荷‑储协调优化模型S3.利用云储能、需求响应等可调度资源调整新能源出力、负荷曲线实现源‑荷‑储协调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源-荷-储协调运行的优化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S1.提出新能源出力-负荷曲线的相似性指标与曲线波动率指标;S2.应用指标建立源-荷-储协调优化模型S3.利用云储能、需求响应等可调度资源调整新能源出力、负荷曲线实现源-荷-储协调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源-荷-储协调运行的优化模型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新能源出力、负荷曲线均为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功率值,其属于数据流中的时间序列,而数学上已有对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的研究。本发明针对新能源-负荷曲线本身数值距离较大的特点提出改进欧式距离和改进动态时间弯曲距离(dynamictimewarping,DTW)分别度量时间序列数值相似性和形态相似性。具体表达式如下:(1)改进欧式距离ΔXY=max(min(X-Y),min(Y-X))式中,X与Y分别为新能源、负荷时间序列,T为时间序列的维度,ΔXY为新能源时间序列平移量,D'(X,Y)为新能源-负荷数值相似性指标。(2)改进DTW距离改进DTW距离步骤如下所示:S11.采用所述改进欧式距离D'(X,Y)度量方法计算两条时间序列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构建距离矩阵;S12.找到一条从点P1=(1,1)到点P2=(n,m)的最优弯曲路径P=(P1,P2,···,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任军,李斌,彭院院,徐健,蒋璐璐,方绍凤,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