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一般由电池本体、分别安装于电池本体上的正极片与负极片构成,通过正极片、负极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实现充放电。性能优异,循环寿命长,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移动通讯产品及数码类产品上。锂离子电池在长期充电或放电的循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过充电、过电流而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压力加大,从而引起锂离子电池的气胀变形。目前,由于无法对气胀变形后的锂离子电池进行修复,气胀变形后的电池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比较危险,安全系数低,并且导致气胀变形后的锂离子电池大多数不可重复利用,资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离子电池因气胀变形而不能重复利用,且安全系数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包括:密封箱体,具有容置腔室;导出装置,一端与所述容置腔室连通、另一端伸出并用于伸入电池本体中,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中的气体引导至 ...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箱体,具有容置腔室;导出装置,一端与所述容置腔室连通、另一端伸出并用于伸入电池本体中,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中的气体引导至所述容置腔室中;吸收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室中,用于吸收所述导出装置排出的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箱体,具有容置腔室;导出装置,一端与所述容置腔室连通、另一端伸出并用于伸入电池本体中,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中的气体引导至所述容置腔室中;吸收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室中,用于吸收所述导出装置排出的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密封箱体中以将所述容置腔室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隔板,所述吸收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导出装置穿过所述隔板并伸入所述第一腔室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电池本体排出的气体与液体分离的气液分离装置和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与所述吸收装置之间的有孔挡板,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室中,所述气液分离装置位于所述隔板与所述有孔挡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安装有用于供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后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二腔室中的第一单向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电池梯次利用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供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液体回流至所述电池本体中的液体回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晨阳,滕钰,章明,郭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