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及预制舱式变电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9714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包括一个预制舱体和一个用于接地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开口、一个二次接地排、一个一次接地排和一个绝缘板。开口位于预制舱体的下部。二次接地排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二次接地外端部与一个二次接地贯穿部。一次接地排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一次接地外端部与一个一次接地贯穿部,一次接地排固定于预制舱体并可与预制舱体电连接。其中,二次接地外端部和一次接地外端部位于预制舱体外,二次接地贯穿部和一次接地贯穿部穿过开口并通过一个覆盖于开口的绝缘板与预制舱体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预制舱式变电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预制舱的预制舱式变电站。

Prefabricated cabin and prefabricated cabin substation for pow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及预制舱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舱,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预制舱的预制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预制舱式变电站由预制舱体、二次设备(或机架)、舱体辅助设施等组成,在工厂内完成制作、组装、配线、调试等工作,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输至工程现场。在预制舱的二次接地应用中,存在采用绝缘方式将二次接地铜排贯穿预制舱壁的需求。现有技术采用在二次接地铜排上套设热缩管的方式实现。然而,在二次接地铜排上套设热缩管的方式无法保证预制舱的密封性;此外,由于二次接地铜排并未固定在预制舱上,运输过程中预制舱会发生抖动,铜排上的热缩管会因与预制舱壁开口边沿的摩擦而磨损,因而无法保证二次接地铜排与预制舱体间绝缘,而易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其能够通过绝缘板将二次接地排固定在预制舱体上,并保证二次接地排与预制舱绝缘,以提高预制舱式变电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包括一个预制舱体。所述预制舱体具有一个用于接地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个开口、一个二次接地排、一个一次接地排和一个绝缘板。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包括一个预制舱体(10),所述预制舱体(10)具有一个用于接地的连接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0)包括:一个开口(11),其位于所述预制舱体(10)的下部;一个二次接地排(21),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二次接地外端部(212)与一个二次接地贯穿部(211);一个一次接地排(24),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一次接地外端部(242)与一个一次接地贯穿部(241),所述一次接地排(24)固定于所述预制舱体(10)并可与所述预制舱体(10)电连接;以及,一个绝缘板(22);其中所述二次接地外端部(212)和所述一次接地外端部(242)位于所述预制舱体(10)外,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包括一个预制舱体(10),所述预制舱体(10)具有一个用于接地的连接结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20)包括:一个开口(11),其位于所述预制舱体(10)的下部;一个二次接地排(21),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二次接地外端部(212)与一个二次接地贯穿部(211);一个一次接地排(24),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一个一次接地外端部(242)与一个一次接地贯穿部(241),所述一次接地排(24)固定于所述预制舱体(10)并可与所述预制舱体(10)电连接;以及,一个绝缘板(22);其中所述二次接地外端部(212)和所述一次接地外端部(242)位于所述预制舱体(10)外,所述二次接地贯穿部(211)和所述一次接地贯穿部(241)穿过所述开口(11)并通过覆盖于所述开口(11)的所述绝缘板(22)与所述预制舱体(10)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22)通过螺钉与所述预制舱体(10)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接地外端部(212)通过一个绝缘块(23)固定于所述预制舱体(10)的外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系统的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接地外端部(242)通过一个金属块(25)固定于所述预制舱体(10)的外表面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杰朱德虎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变压器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