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919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包括干涉仪本体和动镜,干涉仪本体上设置有供动镜滑动的滑轨,干涉仪本体中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同轴设置有螺杆,干涉仪本体中滑动连接有传动齿条,传动齿条包括两段齿部和连接在两段齿部之间的连接部,螺杆的外壁与其中一段齿部啮合,动镜与连接部连接,滑轨的侧壁上设置有联动槽,联动槽上设置有两个限位齿条,连接部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齿轮,两个限位齿轮互相啮合。伺服电机通过螺杆带动传动齿条滑动,传动齿条带动动镜沿传动齿条长度方向滑动,限位齿条与限位齿轮的配合不仅对动镜竖直方向限位,同时也减少了传动齿条在滑动时的晃动,限位齿条以及限位齿轮可以减少传动齿条滑动的阻力。

Angle Mirror Moving Control System of Spectr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谱分析仪器,具体涉及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干涉仪是光谱仪的核心部件,干涉仪主要由动镜、定镜、分束镜以及检测器组成,在实际的分析检测过程中,为了保证光路质量,因此不仅要保证动镜移动的均匀性以及速度,而且要避免动镜的转动。传统的动镜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电机旋转机械控制动镜移动;其二是通过电控气动液压的方式控制动镜移动。两种方式虽然都能实现动镜的移动,但由于电机旋转机械控制的动镜通常机械摩擦大而震动大,存在一定缺陷;而电控气动液压控制虽然震动小,但其结构大,不利于仪器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出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其能减少动镜的摩擦造成的震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包括干涉仪本体和动镜,干涉仪本体上设置有供动镜滑动的滑轨,干涉仪本体中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转轴上同轴设置有螺杆,干涉仪本体中滑动连接有传动齿条,传动齿条包括两段齿部和连接在两段齿部之间的连接部,螺杆的外壁与其中一段齿部啮合,动镜与连接部连接,滑轨的侧壁上设置有联动槽,联动槽上设置有两个限位齿条,连接部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齿轮,限位齿轮与限位齿条啮合,两个限位齿轮互相啮合。进一步的,滑轨上设置有永磁铁,动镜上设置有通电线圈,通电线圈中穿插有铁棒,永磁铁和通电线圈相互排斥,通电线圈连接有直流电源。进一步的,滑轨的底侧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永磁铁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永磁铁分别设置在滑轨的两个表面,通电线圈共设置有两组,两组通电线圈均与直流电源连接,每组通电线圈沿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动镜的底侧设置有联动块,通电线圈均设置在联动块上。进一步的,滑轨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导向齿毂,两个导向齿毂分别与两段齿部啮合,齿部各齿之间设置有沿边。进一步的,传动齿条的两段齿部均设置有极限块,其中一个极限块与螺杆抵触配合,另一个极限块与导线齿毂抵触配合。进一步的,其中一个导向齿毂以及螺杆分别处于传动齿条相对的两侧表面。进一步的,滑轨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主侧向磁体,联动块上设置有副侧向磁体,主侧向磁体与副侧向磁铁相互排斥。进一步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纵向高度大于联动槽的宽度,第一限位板上转动连接有滚轴,滚轴与滑轨的侧壁抵触。进一步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与联动块连接,第二限位板上转动连接有滚轴,第二限位板上的转轴与滑轨的侧壁抵触,第二限位板上的滚轴以及连接部上的滚轴分别抵触滑轨相背的两侧表面。有益效果:伺服电机通过螺杆带动传动齿条滑动,传动齿条带动动镜沿传动齿条长度方向滑动,限位齿条与限位齿轮的配合不仅对动镜竖直方向限位,同时也减少了传动齿条在滑动时的晃动,并且,限位齿条以及限位齿轮可以减少传动齿条滑动的阻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凸显连接部和滑轨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干涉仪本体;2、动镜;3、滑轨;4、伺服电机;5、螺杆;6、传动齿条;61、齿部;62、连接部;7、联动槽;8、限位齿条;9、限位齿轮;10、永磁铁;11、通电线圈;12、铁棒;13、联动块;14、导向齿毂;15、沿边;16、极限块;17、主侧向磁体;18、副侧向磁体;19、第一限位板;20、第二限位板;21、滚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如图1所示,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动镜2滑动时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动镜2滑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该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干涉仪本体1和动镜2,干涉仪本体1上设置有供动镜2滑动的滑轨3,干涉仪本体1中设置有伺服电机4,伺服电机4的转轴上同轴设置有螺杆5,滑轨3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传动齿条6,该传动齿条6包括设置在中部位置的连接部62,连接部6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齿部61,连接部62穿过滑轨3的侧壁并与动镜2连接,而其中一个齿部61与螺杆5啮合并联动。如图1和图2所示,滑轨3的侧壁上设置有联动槽7,连接部62从联动槽7的位置穿透滑轨的侧壁,联动槽7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限位齿条8,在连接部62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齿轮9,两个限位齿轮9之间互相啮合,且两个限位齿轮9分别与两个限位齿条8啮合。连接部62沿传动齿条6长度方向滑动时,两个限位齿轮9同时转动。限位齿轮9与限位齿条8配合不仅可以对传动齿条6的上下行程限位,同时,由于连接部62与动镜2连接后的重量缘故,连接部62带动动镜2滑动时易产生机械晃动,限位齿轮9与限位齿条8的配合还可以对连接部62支撑,并且限位齿轮9与限位齿条8的配合还可以减少连接部62滑动的摩擦力。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螺杆5的驱动力,传动齿条6在滑动的过程中沿螺杆5的轴线不断移动,在传动齿条6两端的齿部61上设置有极限块16,由于极限块16的缘故,螺杆5无法与传动齿条6脱离啮合。然而,当螺杆5与传动齿条6的接触面积减小时,螺杆5的驱动力易使传动齿条6产生晃动。为了避免传动齿条6晃动,进一步提高动镜2滑动的平稳性,因此在滑轨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导向齿毂14,两个导向齿毂14分别与传动齿条6的两个齿部61啮合,且齿部61的两个齿之间设置有沿边15,沿边15的厚度小于齿部61上各齿的厚度,导向齿毂14与齿部61啮合时,两个导向齿毂14分别抵触在两个齿部61上的沿边1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边15进一步限制传动齿条6纵向行程,极限块16同样也可以限制导向齿毂14与传动齿条6脱离啮合。如图1和图2所示,导向齿毂14能同时对传动齿条6沿垂直于传动齿条6滑动方向的行程限位,其主要原因在于,传动齿条6上的两个齿部61的齿的位置分别处于传动齿条6相背的两侧表面上,该两侧表面的其中一侧表面朝向滑轨3,另一侧表面背向于滑轨3,两个导向齿毂14分别与齿部61啮合而分别限位在传动齿条6相背的两侧表面上。如图1和图2所示,除了两个轮毂对传动齿条6沿垂直于传动齿条6滑动方向的行程以外,在传动齿条6的连接部6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19和第二限位板20,该第一限位板19和第二限位板20上均转动连接有滚轴21,第一限位板19上的滚轴21和第二限位板20上的滚轴21分别抵触在滑轨其中一个侧壁的相背两侧表面上,滚轴21可以减少第一限位板19以及第二限位板20与滑轨之间的摩擦力,并且第一限位板19以及第二限位板20通过抵触滑轨的侧壁达到对传动齿条6横向方向上的限位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最后,在滑轨与动镜2之间仍设有减少动镜2滑动阻力的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动镜2底部的联动块13,联动块13的底侧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在滑轨的底侧设置有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凸面,该凸面处于上表面的两个表面设置有永磁铁10,在联动块13中设置有通电线圈11,通电线圈11与直流电源连接,在通电线圈11中穿插有铁棒12,直流电源给通电线圈11通电时,通电线圈11中的磁场使铁棒12同化,从而铁棒12产生磁力,铁棒12产生的磁力与永磁铁10产生的磁力相互排斥,从而提供动镜2向上的支持力,减少联动块13与滑轨接触产生摩擦力的情况。通电线圈11共设置有两组,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包括干涉仪本体(1)和动镜(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仪本体(1)上设置有供动镜(2)滑动的滑轨(3),所述干涉仪本体(1)中设置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转轴上同轴设置有螺杆(5),所述干涉仪本体(1)中滑动连接有传动齿条(6),所述传动齿条(6)包括两段齿部(61)和连接在两段齿部(61)之间的连接部(62),所述螺杆(5)的外壁与其中一段齿部(61)啮合,所述动镜(2)与连接部(62)连接,所述滑轨(3)的侧壁上设置有联动槽(7),所述联动槽(7)上设置有两条限位齿条(8),所述连接部(62)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齿轮(9),所述限位齿轮(9)与限位齿条(8)啮合,两个限位齿轮(9)互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包括干涉仪本体(1)和动镜(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仪本体(1)上设置有供动镜(2)滑动的滑轨(3),所述干涉仪本体(1)中设置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转轴上同轴设置有螺杆(5),所述干涉仪本体(1)中滑动连接有传动齿条(6),所述传动齿条(6)包括两段齿部(61)和连接在两段齿部(61)之间的连接部(62),所述螺杆(5)的外壁与其中一段齿部(61)啮合,所述动镜(2)与连接部(62)连接,所述滑轨(3)的侧壁上设置有联动槽(7),所述联动槽(7)上设置有两条限位齿条(8),所述连接部(62)上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齿轮(9),所述限位齿轮(9)与限位齿条(8)啮合,两个限位齿轮(9)互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上设置有永磁铁(10),所述动镜(2)上设置有通电线圈(11),所述通电线圈(11)中穿插有铁棒(12),所述永磁铁(10)和通电线圈(11)相互排斥,所述通电线圈(11)连接有直流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谱仪角镜移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的底侧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永磁铁(10)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永磁铁(10)分别设置在滑轨(3)的两个表面,所述通电线圈(11)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通电线圈(11)均与直流电源连接,每组所述通电线圈(11)沿滑轨(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动镜(2)的底侧设置有联动块(13),所述通电线圈(11)均设置在联动块(1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久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昆磊泓锐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