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02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湿设备,涉及除湿设备领域,主要包括吸附单元、脱附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腔、除湿通道、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所述吸附腔内置有除湿介质,所述除湿通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吸附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管内设有进气风阀,所述出气管内设有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进气风阀、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脱附单元包括吸附腔、真空泵、脱附通道,脱附风阀,所述脱附通道一端与吸附腔连接,内部设置脱附风阀,一端与真空泵连接,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分离。通过真空脱附,以实现更低的能耗,脱水过程更加健康的功能。

A Dehumidif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湿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设备,主要涉及除湿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调节系统中,新风除湿技术主要有冷却除湿,盐溶液除湿,转轮除湿等。对于冷却除湿系统,由于利用的是高品质的低温冷源,因而系统能耗高,不节能。对于盐溶液除湿系统,经过除湿后,新风中难免会混入一些盐溶液中的盐离子,影响人体健康。对于转轮除湿系统,转轮吸附的水蒸气需要通过外部热源加热脱附,系统复杂,投资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除湿设备,能够实现更低的能耗,脱水过程更加健康的技术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吸附单元、脱附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腔、除湿通道、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除湿介质,所述除湿通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吸附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管内设有进气风阀,所述出气管内设有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进气风阀、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分离。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如下:在除湿设备运行过程中,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打开,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用于传输气流和控制气流的流通;在除湿通道内流过的含湿量较高的空气,空气内的水蒸气被吸附腔内的除湿介质吸收,从吸附腔流出的气体为含湿量较低的空气,然后从出气管排出。在出气管内设有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对流出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出气管内的空气湿度高于预定值,则说明吸附腔内除湿介质水分吸收达到饱和。同时打开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脱附,使除湿介质内的水分分离,分离水后的除湿介质可以重新进行除湿、脱附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通过除湿介质对经过除湿通道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在除湿介质的水分达到饱和时对其中的水分进行脱附,脱附后的除湿介质又可以重新进行除湿,以此可以重复使用。同时在出气管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可以自动对其中空气的湿度进行检测。当除湿介质吸水达到饱和后,关闭此吸附单元。同时通过控制模块开启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脱附。全过程不仅实现了对空气除湿介质的脱附,而且实现了空气不间断除湿,能够显著提高装置的利用率,能耗低,节能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脱附单元包括吸附腔、真空泵、脱附通道和脱附风阀;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脱附通道连通至所述吸附腔,所述脱附风阀设置于所述脱附通道内,并且所述脱附风阀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出气管内的湿度高于预定值的时候,通过控制模块关闭此除湿通道上的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自动打开与此除湿通道吸附腔相连的脱附风阀和启动真空泵,通过真空泵对吸附腔内抽气。在真空泵对吸附腔抽气过程中,腔体压力不断降低水的沸点将不断降低,除湿介质上的水分更加容易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伴随着真空泵被排出,以此实现对除湿介质脱附的效果。进一步,所述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出气风阀的下游,便于对经过除湿介质除湿后的空气进行检测,避免含湿量较高的空气进入空气调节区域,同时避免在脱附时抽真空对湿度传感器造成影响破坏。进一步,吸附单元大于等于2组,各组所述吸附单元并联设置,吸附腔可以交替使用,在某一个吸附腔出现水分饱和时可以立即启动另一个吸附腔,使得整个装置能够不间断的对空气进行除湿。进一步,各组所述吸附单元通过所述脱附通道连通至同一真空泵,提高真空泵的使用率,避免设置多个真空泵而出现的闲置。进一步,所述除湿介质包括多孔活性炭,多孔活性炭对水蒸气的吸附效果较好,能够快速的将空气中的水蒸气除去。进一步,还包括有与所述吸附单元并联设置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内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旁通风阀,通过设置旁通管可以在不需要除湿的季节直接利用空气,减少空气流通阻力。此时将除湿通道内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关闭,然后启动旁通风阀进行通风,需要除湿的时候将旁通风阀关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其中一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气风阀,2-吸附腔,3-脱附风阀,4-出气风阀,5-湿度传感器,6-旁通风阀,7-真空泵,8-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吸附单元、脱附单元和控制模块8;该控制模块型号为AT89S51。所述吸附单元包括2组,所述吸附单元的除湿通道并联设置。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腔2、除湿通道、进气风阀1和出气风阀4。所述吸附腔2内置有除湿介质,所述除湿介质包括多孔活性炭。所述除湿通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吸附腔2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管内设有进气风阀1,所述出气管内设有出气风阀4和湿度传感器5,所述湿度传感器5位于所述出气风阀4的下游,对除湿后的空气的湿度的进行检测,进气风阀1和出气风阀4用于传输气流和控制气流的流通。所述进气风阀1、出气风阀4和湿度传感器5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8电性连接;在除湿通道内流过的含湿量较高的空气内的水蒸气被除湿介质吸收后,含湿量较低的空气从出气管排出。在出气管内设有湿度传感器5,通过湿度传感器5对流出的空气湿度进行检测。当湿度低于预定值,则说明除湿介质在正常工作,当湿度传感器5检测到出气管内空气的湿度高于预定值,则说明除湿介质内水分吸收达到饱和,此时通过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脱附。所述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分离,所述脱附单元包括吸附腔2、真空泵7、脱附通道和脱附风阀3;所述真空泵7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脱附通道连通至所述吸附腔2,所述脱附风阀3设置于所述脱附通道内,并且所述脱附风阀3与控制模块8电性连接,使除湿介质内的水分分离,分离后的除湿介质可以重新进行除湿、脱附。全过程自动实现对空气的除湿和对介质的脱附,能够显著提高装置的利用率。2组所述吸附腔通过所述脱附通道连通至同一真空泵7。在某一个吸附腔2出现吸水饱和时立即启动另一个吸附腔2,使得整个装置能够不间断的对空气进行除湿。此外,还包括与所述吸附单元并联设置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内设有与所述控制模块8电性连接的旁通风阀6。通过设置旁通管可以在不需要除湿的季节直接利用空气,减少空气流通阻力。此时将除湿管道内进气风阀1和出气风阀4关闭,然后启动旁通风阀6进行通风,需要除湿的时候将旁通风阀6关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单元、脱附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腔、除湿通道、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除湿介质,所述除湿通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吸附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管内设有进气风阀,所述出气管内设有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进气风阀、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单元、脱附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附腔、除湿通道、进气风阀和出气风阀;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除湿介质,所述除湿通道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吸附腔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管内设有进气风阀,所述出气管内设有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进气风阀、出气风阀和湿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脱附单元对除湿介质内的水分进行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单元包括吸附腔、真空泵、脱附通道和脱附风阀;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所述脱附通道连通至所述吸附腔,所述脱附风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才刘利利张波涛郭远臣周廷强孙岩胡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