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18891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3:2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和设备,该测试设备包括:探头阵列,用于设置幅度和相位使发射的信号在预设频带范围内,以及指定的静区内形成符合测试要求的平面波;并在测试时,接收和发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探头阵列接收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信号合成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值测试仪表以测试天线的射频指标。该方案能够在较近的距离和较低的成本下,实现远场和紧缩场的测试能力。

An Antenna Test Method a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新一代5G(第五代)移动技术需要在有限的频段内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以提升小区容量和用户体验速率。3GPP(第三代伙伴计划)讨论并引入了Massive(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6GHz以下频段基站通过采用64通道,128或192阵子,同时并行传输高达16流的独立数据,相比传统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站的峰值速率提升8倍。而5G引入的毫米波无线通信设备,通过采用更高频段、更大带宽与MassiveMIMO技术,可实现峰值速率的进一步抬升。在4G及之前的基站的天线测试多采用无源OTA(空口)测试方式,可以通过远场、近场、紧缩场等测试方法,得到被测件的方向图、增益、前后比等指标。基站的射频单元测试,多采用射频线缆直接连接的传导方式进行。由于5G设备射频单元与天线的连接更紧密,所以传统无源测试方式无法直接用于5G基站。由于上述原因,MassiveMIMO的射频测试采用OTA方式已逐渐成为共识。测试指标包括传统天线OTA指标,如:测试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增益、方向性、波瓣宽度、前后比等,还包括传统采用传导手段测试的射频指标,如EVM、ACLR、OBUE等。3GPP规定的5G基站设备测试可采用以下测试场地方案:直接远场:被测基站设备与测试探头的测试距离超过2D2/λ,其中D为被测基站天线的口面尺寸,λ为被测基站的工作波长。由于5G基站体积较大,通过2D2/λ计算的远场较远,所以其暗室和测试系统造价昂贵。紧缩场:为了减少暗室尺寸,紧缩场使用高精度反射面,通过反射面的对电磁波的反射实现准平面波效果。紧缩场反射面对形变要求高,场地要求恒温恒湿,反射面价格昂贵,维护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和设备,能够在较近的距离和较低的成本下,实现远场和紧缩场的测试能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线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包括:探头阵列,用于设置幅度和相位使发射的信号在预设频带范围内,以及指定的静区内形成符合测试要求的平面波;并在测试时,接收和发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探头阵列接收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信号合成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值测试仪表以测试天线的射频指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应用于包括所述测试设备、测试仪和被测天线的测试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部署测试系统,将所述测试设备和被测天线置于微波暗室中,所述测试设备的探头阵列垂直放置,且与被测天线来波方向垂直;被测天线的相位中心坐标位于静区中心;进行测试时,被测天线按照预设方式旋转或移动;测试设备通过探头阵列向被测天线发送信号,并处理通过探头阵列接收到的信号;测试仪获取测试设备处理后的信号,测量天线的射频指标。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见,上述实施例中探头阵列的幅度和相位可调,能够不重组测试设备的情况下,满足多种测试需要,并且通过调整幅度和相位能够在静区生成满足测试要求的平面波,进而能够在较近的距离和较低的成本下,实现远场和紧缩场的测试能力。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测天线为无源天线的天线测试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测天线为有源天线的天线测试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指定静区幅度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指定静区相位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探头阵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体化有源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静区校验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测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天线测试系统,在部署测试系统时,针对被测天线是有源天线和无源天线分别部署测试系统。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测天线为无源天线的天线测试系统示意图。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测天线为有源天线的天线测试系统示意图。图1和图2中的测试系统包括的设备是相同的,均包括测设设备、被测天线和测试仪。测试设备和被测天线置于微波暗室,被测天线置于转台、机械臂等设备上,通过转台控制器控制转台、机械臂等设备来实现天线设备的旋转或移动。转台控制器和测试仪置于微波暗室之外;置于微波暗室的测试设备和被测天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测试设备的探头阵列垂直放置,且与被测天线来波方向垂直;被测天线的相位中心坐标位于静区中心。图1中的被测天线为无源天线,即当被测天线为无源天线时,所述测试仪可以为矢量网络分析仪、信号源频谱仪,或信号源与功率计的组合等;所述测试仪的一端(B端口)通过射频线连接被测天线,另一端(C端口)通过射频线连接测试设备,被测天线通过端口A连接测试仪。图2中的被测天线为有源天线,当被测天线为有源天线时,所述测试仪为频谱分析仪或功率计。测试仪仅通过射频线与测试设备连接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时,还可以通过一台PC连接测试仪,来读取测试仪测量的指标信息,测试的指标信息可以为:被测天线的方向图、增益、EIRP、EIS等。还可以将被测天线安装在转台、机械臂等设备上,以便在微波暗室的被测天线能够转动和移动。在微波暗室外,可以设置转台控制器,来控制转台、机械臂等设备的移动和转动,也可以不设置,使转台、机械臂等设备按照预设速率移动。转台控制器可以是可操作的设备,也可以通过一台PC操作、控制。其中,图1和图2中的测试设备的具体实现如下: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测试设备包括:探头阵列和信号处理单元;探头阵列,用于设置幅度和相位使发射的信号在预设频带范围内,以及指定的静区内形成符合测试要求的平面波;并在测试时,接收和发射信号;可以预先计算出符合测试要求的幅度和相位,具体计算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如下实现:使用如下公式进行优化:其中,N为一体化有源探头的个数,M为针对静区位置均匀抽样的点的个数,xm为静区中抽样的第m个点的位置坐标x、ym为静区中抽样的第m个点的位置坐标y、xn为第n个一体化有源探头的位置坐标x、yn为第n个一体化有源探头的位置坐标y,z=d为探头与被测天线之间的距离,其中设目标电场E为幅度相同相位一致的数值,将所有探头和优化区域坐标带入公式,得到带有ω的M×N个方程,使用目标软件优化该方程组,得到N个ω值,即幅度相位对应的值。假设被测天线的频点为3.5GHz,坐标设目标电场E为幅度相同相位相等的数值等于1,M=36,N=36。探头阵列摆放至特定坐标内,将所有探头坐标和静区坐标带入公式,得到带有ω的36×36个方程,使用目标软件优化该方程组,得到n个ω值,即幅度相位调整单元数值。可由公式计算得到一体化有源探头的幅度和相位调整值,如下表1和表2;表1为ω幅度数值对应的内容;表2为ω相位数值对应的内容。0.521.031.251.231.080.511.113.004.214.453.081.001.144.456.926.804.341.161.254.456.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试设备包括:探头阵列,用于设置幅度和相位使发射的信号在预设频带范围内,以及指定的静区内形成符合测试要求的平面波;并在测试时,接收和发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探头阵列接收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信号合成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值测试仪表以测试天线的射频指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测试设备包括:探头阵列,用于设置幅度和相位使发射的信号在预设频带范围内,以及指定的静区内形成符合测试要求的平面波;并在测试时,接收和发射信号;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探头阵列接收的信号进行功率控制、信号合成和信号滤波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值测试仪表以测试天线的射频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指令,通过电信号控制所述探头阵列和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阵列至少包括两个一体化有源探头和探头位置调整单元,其中,一体化有源探头与探头位置调整单元一一对应;所述一体化有源探头,用于设置幅度和相位;所述探头位置调整单元,用于安装并调整对应的一体化有源阵列的位置和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有源探头包括:有源探头、幅相模块和极化模块;所述有源探头,用于接收和发射信号;所述幅相模块,用于设置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有信号发射和接收时,按照设置的幅度和相位调整对应的信号;所述极化模块,用于设置有源探头的极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幅相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更新后的幅度和相位时,更新设置的幅度和相位;所述极化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控制单元发送的调整探头的极化的指令时,根据指令内容调整极化。6.一种天线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宇鑫潘冲吴翔李雷张翔徐菲魏贵明郭宇航张宇陈凯杨思远郭凤然朱颖孙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