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微孔结晶材料和三维配位化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强共价键组装形成。由于MOFs材料具有有序的晶体结构和孔径多样可调且较高的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等优势,所以近年来它在化学传感、生物成像、和药物输送等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传统的无机多孔材料相比,MOFs材料有着优异的性能,如:高度有序的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结构组分可调性、尺寸形貌可控性、功能多样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基于以上优点,MOFs材料可以作为纳米载体在传感器中使用。凝血酶(Thrombin)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它能够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具有加速血液凝聚的功能。血液中凝血酶浓度的变化与各种凝血异常是有关,它常被认为是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对凝血酶高灵敏性的定量检测对于早期疾病预防、临床实践和疾病复发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凝血酶结合适配体,由于具有标记容易、稳定性好、对凝血酶亲和力强、选择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UiO‑66‑NH2材料与三(2,2'‑联吡啶)二氯化钌溶解在DMF中,90℃下搅拌12h,产物经清洗、离心、干燥,得到UiO‑66‑NH2/Ru(bpy)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UiO-66-NH2材料与三(2,2'-联吡啶)二氯化钌溶解在DMF中,90℃下搅拌12h,产物经清洗、离心、干燥,得到UiO-66-NH2/Ru(bpy)32+材料;(2)将UiO-66-NH2/Ru(bpy)32+材料溶解在PBS缓冲溶液中;(3)在抛光处理后的玻碳电极上滴加含有UiO-66-NH2/Ru(bpy)32+的PBS缓冲溶液,自然晾干,再向玻碳电极上滴加nafion溶液,得到修饰了UiO-66-NH2/Ru(bpy)32+的玻碳电极;(4)将SDNA1、apt1序列分别溶解在PBS缓冲溶液中,得到SDNA1缓冲溶液和apt1缓冲溶液;(5)将apt1缓冲溶液加入到金纳米粒子溶液中,培养,制备成apt1-金纳米粒子溶液;(6)将步骤(3)得到玻碳电极浸入SDNA1缓冲溶液中,培养,得到修饰了SDNA1的玻碳电极;(7)将步骤(6)得到的玻碳电极浸入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中,培养,清洗;(8)将步骤(7)得到的玻碳电极浸入步骤(5)得到的apt1-金纳米粒子溶液中,培养,清洗,即可得到基于UiO-66-NH2/Ru(bpy)32+的适配体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三(2,2'-联吡啶)二氯化钌在DMF中的浓度为0.2mg/mL;所述UiO-66-NH2材料的粒径为80~150nm;所述UiO-66-NH2材料与三(2,2'-联吡啶)二氯化钌的质量之比为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PBS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1M,pH为7.4;UiO-66-NH2/Ru(bpy)32+在PBS缓冲...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