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越泥石流堆积区隧道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穿越泥石流堆积区隧道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类型多且分布范围广,泥石流是我国山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大力实施,带动了西部山区的经济和交通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但生态环境也遭到剧烈破坏,植被数量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尤其是地震诱发的大量崩塌滑坡及岩土体松动,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源条件,更有利于泥石流的爆发,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公路、铁路穿越泥石流沟的工程,给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难度。专利《泥石流隧道CN2736424Y》申请号:200420061905.1申请日:2004-10-27提出了一种泥石流隧道,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防护,为公路穿越泥石流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泥石流堆积区围岩松软破碎,普遍存在围岩变形大且不均匀、渗水严重、衬砌开裂等问题,甚至会出现坍塌、突水、突泥等事故。现有开挖支护技术主要是针对软岩隧道、黄土隧道、溶洞隧道、瓦斯隧道等不良地质隧道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针对穿越泥石流堆积区隧道的研究甚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越泥石流堆积区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表在泥石流沟上布设的拦挡坝、排导槽和地下沿隧道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布设的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所述拦挡坝沿泥石流沟横向布设,所述排导槽沿泥石流沟纵向布设;所述超前支护包括由地表向隧道掌子面前方泥石流堆积体中施做的超前帷幕注浆结构体以及在隧道拱部沿周向间隔布设的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所述初期支护包括沿隧道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布设的锚杆、基底加固桩、钢拱架、钢筋网和初喷混凝土层,形成了三维立体的隧道支护结构;所述拦挡坝可布设一级以上,坝体上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导槽槽底设有由防水板和混凝土组成的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越泥石流堆积区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表在泥石流沟上布设的拦挡坝、排导槽和地下沿隧道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布设的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所述拦挡坝沿泥石流沟横向布设,所述排导槽沿泥石流沟纵向布设;所述超前支护包括由地表向隧道掌子面前方泥石流堆积体中施做的超前帷幕注浆结构体以及在隧道拱部沿周向间隔布设的超前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所述初期支护包括沿隧道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布设的锚杆、基底加固桩、钢拱架、钢筋网和初喷混凝土层,形成了三维立体的隧道支护结构;所述拦挡坝可布设一级以上,坝体上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导槽槽底设有由防水板和混凝土组成的保护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泥石流堆积区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帷幕注浆结构体沿隧道纵向逐次施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越泥石流堆积区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军,李栋,袁茂平,陈建民,罗永辉,林圣,
申请(专利权)人:大成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