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861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螺杆和Z方向调节器,解决桁架体系不允许后期吊顶的吊杆直接连接在桁架二力杆中间的难题,并使得转换层可延续桁架双曲走势,亦能满足异形吊顶的安装需要。

Large area roof truss suspend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装配化建筑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装饰装修也走向装配化道路。大空间建筑屋面体系多采用桁架结构,其有跨度大、高度高、多曲面等特点。其大面积异形吊顶施工,若采用脚手架施工不可能满足针对异形、多变高程需求搭设,脚手架搭拆量大,费时费力,成本高,同时影响地面其他作业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能够解决传统超大空间的吊顶施工方式中的施工成本高、施工进度缓慢、高空作业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包括:第一螺杆,通长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两片旋转合页的铰接孔,紧邻各铰接孔外侧的第一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Z方向调节器,所述Z方向调节器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上的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外螺纹匹配,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上的某段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配合固定,剩余的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孔进入第一内螺纹孔的内侧,紧邻所述第一内螺纹孔的外侧的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第二螺母;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通长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环状结构上的第二内螺纹孔匹配,所述第二螺杆上的某段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配合固定,剩余的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内螺纹孔进入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内侧,紧邻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外侧的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第一螺杆和Z方向调节器,解决桁架体系不允许后期吊顶的吊杆直接连接在桁架二力杆中间的难题,并使得转换层可延续桁架双曲走势,亦能满足异形吊顶的安装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屋面的灯槽位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吊顶单元模块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屋面的桁架走势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X方向转换龙骨与Y方向转换龙骨的安装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X方向转换龙骨与Y方向转换龙骨的安装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X方向转换龙骨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Z方向伸缩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Z方向伸缩组件和旋转合页的拆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种旋转合页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第一种旋转合页的拆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种旋转合页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第一种旋转合页的拆分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旋转合页的侧视图;图1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Z方向伸缩组件的局部结构图;图1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X方向转换龙骨的连接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吊顶单元模块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抱箍件的安装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吊顶单元模块的安装示意图;图2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元框架的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抱箍件的安装放大示意图;图2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三抱箍件的安装示意图;图2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三抱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安装俯视图;图2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安装第一侧视图;图2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的安装第二侧视图;图2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吊顶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与U字楔型调整插片的配合示意图;图2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字楔型调整插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两块U字楔型调整插片的第一安装配合示意图;图3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两块U字楔型调整插片的第二安装配合示意图;图3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U字楔型调整插片的安装配合示意图;图3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元模块地面组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装支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装支架单元与单元框架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3所示,大空间屋面架多采用钢桁架结构,且多双曲造型。桁架1多采用桁架二力杆为单元,其受力特点不允许后期吊顶的吊杆直接连接在桁架二力杆中间。同时屋面桁架走势在XY平面上并不会保持横平竖直,并且在Z轴方向上也不会统一高程。如图1~3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包括:第一螺杆,通长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两片旋转合页的铰接孔,紧邻各铰接孔外侧的第一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Z方向调节器,所述Z方向调节器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上的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外螺纹匹配,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上的某段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配合固定,剩余的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孔进入第一内螺纹孔的内侧,紧邻所述第一内螺纹孔的外侧的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第二螺母;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通长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环状结构上的第二内螺纹孔匹配,所述第二螺杆上的某段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配合固定,剩余的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内螺纹孔进入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内侧,紧邻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外侧的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具体的,如图4~12、16所示,多根X方向转换龙骨,两根X方向转换龙骨之间相隔预设距离,每根X方向转换龙骨由多段X方向龙骨2依次首尾拼接而成,每段X方向龙骨2的两端标高一致,两段X方向龙骨2通过旋转合页组件连接,所述旋转合页组件包括两片旋转合页4和Z方向伸缩组件7,其中,每片旋转合页的一侧分别与一段X方向龙骨2的一端连接,两片旋转合页4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铰接孔5,所述铰接孔5上下对准,所述Z方向伸缩组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上下对准的铰接孔内,以使所述两片旋转合页的另一侧可绕所述Z方向伸缩组件7的一端灵活旋转,两片旋转合页连接的两段X方向龙骨2的标高一致或不一致,标高不一致的X方向龙骨所连接的两片旋转合页4的上下对准的铰接孔5之间设置有垫片6,所述垫片6的厚度等于两片旋转合页的标高差;所述Z方向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屋面的桁架1连接;如图4和5、16所示,多段Y方向转换龙骨3,每段Y方向转换龙骨3的两端,分别架设于相隔预设距离的相邻的两根X方向转换龙骨2上,一段段Y方向转换龙骨3分段架设在各段X方向龙骨2上,故能满足桁架Y方向上的曲线走势;如图16所示,每段Y方向转换龙骨3可通过几字型紧箍件8固定在X方向转换龙骨2上;如图2、17至23所示,多个吊顶单元模块9,每个吊顶单元模块9包括依次连接的单元框架91、吊顶龙骨92和吊顶饰面层93,所述单元框架91与对应位置的Y方向转换龙骨3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杆,通长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两片旋转合页的铰接孔,紧邻各铰接孔外侧的第一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Z方向调节器,所述Z方向调节器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上的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外螺纹匹配,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上的某段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配合固定,剩余的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孔进入第一内螺纹孔的内侧,紧邻所述第一内螺纹孔的外侧的第一螺杆上设置有第二螺母;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螺杆通长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环状结构上的第二内螺纹孔匹配,所述第二螺杆上的某段第二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内螺纹孔配合固定,剩余的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内螺纹孔进入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内侧,紧邻所述第二内螺纹孔的外侧的第二螺杆上设置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屋面桁架吊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螺杆,通长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两片旋转合页的铰接孔,紧邻各铰接孔外侧的第一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Z方向调节器,所述Z方向调节器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上对称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和第二内螺纹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上的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螺杆的第一外螺纹匹配,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上的某段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孔配合固定,剩余的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孔进入第一内螺纹孔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平陈莹王晟葛倩华连珍邓惠根李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