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8302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厢门的手动解锁操作较为不便的问题。本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上坎架、可沿上坎架滑动的挂板、设置于挂板上并能够相对挂板摆动的卡钩,所述上坎架上设有用于和卡钩卡合的卡座,所述卡钩上设有用于驱动卡钩摆动的拉绳,所述挂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锁芯,所述锁芯包括与固定板滑动连接的齿条以及用于驱动齿条上下移动的主动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齿条固连,所述主动轮上开有同轴的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钥匙驱动卡钩解锁,操作简单,而且避免非相关人员的误操作,安全性更高。

A manual unlocking mechanism for anti-pickpocket door of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梯
,涉及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已经越来越普及,由于电梯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是高层建筑内必不可少的运输设备,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电梯处于高空环境下运行,其安全性尤其需要人们重视。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故障停止时,电梯的轿厢可能会悬停在两个楼层之间,如果此时电梯内的人员因恐慌而扒门,一旦电梯门被打开,由于电梯外是电梯井,会使电梯内的人处于危险的环境中。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621352844.3)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及电梯门机,包括固定在轿厢上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与厢门连接且可左右滑动的挂板,挂板上设置有用于夹持上坎门球的门刀,挂板上铰接设置有可转动的卡钩,底板上固设有可与卡钩配合的卡扣,门刀用于夹持上坎门球的一侧设置有与门刀之间存在间隙的活动板,当上坎门球卡入门刀时,活动板与门刀贴紧,活动板通过滑轮与卡钩抵靠并驱动卡钩与卡扣分离,当上坎门球离开门刀时,卡钩与卡扣扣合,同时,为了便于维修人员或施救人员能够打开厢门,卡钩的端部还设置拉绳,通过拉动拉绳来驱动卡钩,实现电梯厢门的解锁。然而,由于拉绳质量较轻,且拉绳的下端没有固定,导致拉绳容易乱飘,使用时不易找到,而且操作人员使用时不易控制拉绳的力度,容易出现用力过小打不开或用力过大而对内部部件造成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电梯厢门的手动解锁更便捷。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上坎架、可沿上坎架滑动的挂板、设置于挂板上并能够相对挂板摆动的卡钩,所述上坎架上设有用于和卡钩卡合的卡座,所述卡钩上设有用于驱动卡钩摆动的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锁芯,所述锁芯包括与固定板滑动连接的齿条以及用于驱动齿条上下移动的主动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齿条固连,所述主动轮上开有同轴的锁孔。本电梯的厢门固设于挂板上,挂板能够相对上坎架滑动,上坎架上设置卡座,挂板通过卡钩与卡座的配合实现电梯厢门的锁定,本卡钩远离卡座的一端设置拉绳来驱动卡钩摆动,以实现厢门的手动解锁。本技术中,在卡钩的下方设置锁芯,拉绳与锁芯上的齿条连接,通过钥匙插入主动轮的锁孔内驱动主动轮转动,能够带动齿条以及拉绳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卡钩的摆动,实现厢门的解锁。通过锁芯结构驱动拉绳,使拉绳的位置得以固定,避免了使用时需先寻找拉绳的繁琐过程,而且本手动解锁机构仅需转动钥匙即可实现对厢门的解锁,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本手动解锁机构仅能通过专门配置的钥匙打开,避免了非相关人员的误操作,保证了电梯的安全。在上述的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中,所述齿条和主动轮之间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分别与齿条和主动轮啮合,所述从动轮的齿数大于主动轮的齿数。主动轮的齿数较少,从动轮的齿数较多,使传动比更大,从动轮输出的扭矩更大,使人能够以更小的力即可驱动齿条移动,更省力,而且解锁时,主动轮所需转动的圈数更多,便于精确控制卡钩与卡座的解锁。在上述的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中,所述固定板上还具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齿条的正上方,所述凸块与齿条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凸块和齿条抵靠。复位弹簧能够使齿条在解锁后回到原位。在上述的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中,所述锁孔为方形孔。方向的锁孔便于与方形的钥匙配合,便于钥匙带动主动轮转动。在上述的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中,所述锁扣位于固定板的下端,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位于动滑轮的上方,所述第二定滑轮位于动滑轮的下方;所述拉绳包括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与卡钩固连,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经过第二定滑轮并与动滑轮固连,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固定板固连于动滑轮的上方,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经过动滑轮和第一定滑轮并与齿条固连。拉绳采用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配合滑轮组的结构,使人能够更省力地驱动卡钩摆动。在上述的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中,所述挂板的下端固设有厢门,所述厢门内具有空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空腔内。这样,拉绳、固定板以及锁扣等结构均能够隐藏于厢门内,避免非相关人员的误操作,保证了电梯的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拉绳通过齿轮齿条配合的锁芯结构来驱动,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而且锁芯需要专门的钥匙打开,避免了非相关人员的误操作。2、本技术通过在锁芯内设置齿轮组传动,起到了省力的效果,便于操作人员驱动锁芯对厢门解锁。3、本技术通过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与滑轮组配合,进一步降低驱动厢门解锁所需的力,使操作人员操作更顺畅轻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图中,11、上坎架;12、挂板;13、厢门;14、卡座;2、卡钩;31、第一拉绳;32、第二拉绳;4、固定板;41、凸块;42、第一导向槽;43、第二导向槽;51、主动轮;511、锁孔;52、齿条;53、从动轮;54、复位弹簧;61、动滑轮;62、第一定滑轮;63、第二定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坎架11、挂板12、卡钩2,上坎架11横向设置于厢门13的上方,上坎架11上具有导轨,挂板12通过滑轮组与导轨配合,使挂板12能够沿上坎架11滑动,卡钩2设置于挂板12上并能够相对挂板12摆动,上坎架11上还固设有卡座14,卡钩2能够与卡座14卡合,实现厢门13的锁定,卡钩2远离卡座14的一端设置有能够驱动卡钩2摆动的拉绳,挂板12的下方设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设有锁芯,锁芯与拉绳连接,使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钥匙转动锁芯来驱动拉绳上下移动,以实现卡钩2与卡座14脱钩,即实现厢门13的解锁。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厢门13为中空结构,厢门13内具有空腔,固定板4、锁芯以及拉绳均位于该空腔内,固定板4竖直设置于卡钩2的下方,锁芯设置于固定板4的下端,锁芯包括齿条52、主动轮51和从动轮53,固定板4的下端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第一导向槽42,齿条52与第一导向槽42滑动连接并呈竖直设置,齿条52的上端与拉绳固连并使拉绳处于刚好紧绷的状态,主动轮51和从动轮53均转动连接于固定板4上,从动轮53位于主动轮51和齿条52之间并分别与主动轮51和齿条52啮合,主动轮51上开有同轴的锁孔511,该锁孔511暴露于厢门13外,在电梯外的维修人员只需在锁孔511内插入钥匙并驱动主动轮51转动,即可实现卡钩2的摆动。固定板4上还具有向外凸出的凸块41,凸块41位于齿条52的正上方并与齿条52的上端面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内设置有复位弹簧54,复位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凸块41和齿条52抵靠,便于齿条52以及拉绳解锁后的回位。进一步的,从动轮53的齿数叫主动轮51多,本实施例中,从动轮53的齿数为主动轮51齿数的两倍以上,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上坎架(11)、可沿上坎架(11)滑动的挂板(12)、设置于挂板(12)上并能够相对挂板(12)摆动的卡钩(2),所述上坎架(11)上设有用于和卡钩(2)卡合的卡座(14),所述卡钩(2)上设有用于驱动卡钩(2)摆动的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12)的下方设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锁芯,所述锁芯包括与固定板(4)滑动连接的齿条(52)以及用于驱动齿条(52)上下移动的主动轮(51),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齿条(52)固连,所述主动轮(51)上开有同轴的锁孔(5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上坎架(11)、可沿上坎架(11)滑动的挂板(12)、设置于挂板(12)上并能够相对挂板(12)摆动的卡钩(2),所述上坎架(11)上设有用于和卡钩(2)卡合的卡座(14),所述卡钩(2)上设有用于驱动卡钩(2)摆动的拉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12)的下方设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锁芯,所述锁芯包括与固定板(4)滑动连接的齿条(52)以及用于驱动齿条(52)上下移动的主动轮(51),所述拉绳的一端与齿条(52)固连,所述主动轮(51)上开有同轴的锁孔(5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52)和主动轮(51)之间设有从动轮(53),所述从动轮(53)分别与齿条(52)和主动轮(51)啮合,所述从动轮(53)的齿数大于主动轮(51)的齿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防扒厢门的手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上还具有凸块(41),所述凸块(41)位于齿条(52)的正上方,所述凸块(41)与齿条(52)之间设有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尔康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