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从铜矿中直接分离铜并制备Cu2O功能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盐溶剂化反应相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铜矿中直接分离铜并制备Cu2O功能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过渡金属氧化物功能材料,由于来源储量丰富、理论活性高,能量密度和比电容都较高,循环稳定性好,且具有光敏、热敏、耐热性好等优点,因而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传感器和催化剂方面有很大应用优势。以Cu2O为例,Cu2O是一种具有窄襟带宽度的p型半导体材料,能够直接利用可见光,并对太阳光具有较强的吸收效率。一般水中有机污染物比较难降解,且降解不彻底,而在光源照射下,Cu2O纳米颗粒能吸收光能,并把它转化成化学能,具有光催化活性,在光合成、污染物降解、抗菌保洁和光解水制氢方面应用广泛。而且Cu2O纳米颗粒的比电容远高于商业石墨,循环稳定性好,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制备Cu2O纳米颗粒的方法有烧结法、电化学法、化学沉淀法、水解法、溶胶-凝胶法、熔盐溶剂化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制备出Cu2O纳米颗粒,但是都存在着诸多缺陷,诸如烧结法和电化学法消耗能源高、操作成本高,化学沉淀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铜矿中直接分离铜并制备Cu2O功能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铜矿的预处理将铜矿球磨,得到粒径为<40μm的铜矿粉末,将球磨后的铜矿粉末,升温至800~1100℃,在氧气气氛中,恒温焙烧4~8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氧化后的铜矿粉末;步骤2:熔盐原料预处理将熔盐原料置于密封马弗炉中,真空状态下进行脱水处理,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脱水后的熔盐原料;所述的熔盐原料为氯化盐、碳酸盐或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3:组装反应体系(1)将脱水后的熔盐原料放入坩埚中,再将坩埚放入反应器中,密封;(2)将密封后的反应器放入马弗炉中,真空状态下,升温至300~5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铜矿中直接分离铜并制备Cu2O功能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铜矿的预处理将铜矿球磨,得到粒径为<40μm的铜矿粉末,将球磨后的铜矿粉末,升温至800~1100℃,在氧气气氛中,恒温焙烧4~8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氧化后的铜矿粉末;步骤2:熔盐原料预处理将熔盐原料置于密封马弗炉中,真空状态下进行脱水处理,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脱水后的熔盐原料;所述的熔盐原料为氯化盐、碳酸盐或硝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3:组装反应体系(1)将脱水后的熔盐原料放入坩埚中,再将坩埚放入反应器中,密封;(2)将密封后的反应器放入马弗炉中,真空状态下,升温至300~500℃,保温3~5h,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继续升温至熔盐熔化温度后,得到熔融状态的熔盐体系;(3)将氧化后的铜矿粉末放入熔融状态的熔盐体系中,恒温静置1~10h,随炉降至室温,得到Cu/Fe氧化物-熔盐体系;其中,氧化物粉末的加入量是熔盐体系总质量的1%~20%;所述的恒温静置温度比熔盐熔化的温度高50℃~400℃;(4)将坩埚取出,向Cu/Fe氧化物-熔盐体系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至Cu/Fe氧化物-熔盐体系中熔盐全部溶解,得到Cu/Fe氧化物-熔盐的悬浊液;步骤4:后处理(1)将Cu/Fe氧化物-熔盐的悬浊液静置分层后,将上层悬浊液取出,为含有Cu2O的悬浊液;下层为棕色固体沉淀物,清洗过滤,得到棕色沉淀物,棕色固体沉淀物干燥后,得到铁的氧化物粉末;(2)将含有Cu2O的悬浊液离心,得到橙黄色粉末;(3)将橙黄色的粉末反复清洗后,干燥,得到纳米Cu2O功能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铜矿中直接分离铜并制备Cu2O功能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铜矿,为黄铜矿、斑铜矿或其他硫化铜矿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氧化后的铜矿粉末中,主要成分为CuFe2O4和Fe2O3,其具体含量根据采用的铜矿成分确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铜矿中直接分离铜并制备Cu2O功能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球磨参数为: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其转速为580~600r/min,球磨时间为4~6h;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华意,张亚洲,赵海佳,谢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