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77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回液阀芯维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解决上述更换回液阀芯内部密封圈工作十分困难,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维修装置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下半部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上半部和下半部螺纹配合;上半部的顶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设有凹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两端的凹槽上设有穿置卡销的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较低,巧妙的将螺纹旋转的扭力转变为向下的压力,能十分轻松得拔出卡销,进而更换其内部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成本远低于回液阀芯的成本,故能节省开销,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值得推广。

A Maintenance Device Suitable for Return Valve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
本技术属于回液阀芯维修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中使用的ZZS5600/14/28液压支架,其阀组内部的回液阀芯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回液阀芯包括阀活塞和壳体部件1,所述阀活塞包括活塞头2和活塞杆3,所述壳体部件1的上端径向延伸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心设有与活塞杆3间隙配合的通孔,所述壳体部件1内壁的下端向下延伸有外径小于壳体部件1外径的凸缘4;所述阀活塞的活塞杆3从所述壳体部件1内部伸出,所述壳体部件1套设在所述阀活塞的活塞头2外部,所述活塞头2的周向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中配合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的外缘与所述壳体部件1的内壁密封配合,位于壳体部件1的顶盖上方的阀活塞的活塞杆3从下至上依次套设有弹簧6和垫片7,伸出所述垫片7的活塞杆3的端部设有径向的通孔,所述通孔中配合有卡销8,所述卡销8的长度、垫片7的外径均小于弹簧6的外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回液阀芯的阀活塞上的密封圈5十分容易损坏,从而造成阀组内部串液,且立柱或推移千斤动作缓慢,进而影响正常的生产进程。由于卡销8较小,弹簧6的挤压,所以更换回液阀芯内部的密封圈5的工作十分困难,在以往的检修过程中,检修工都采用更换回液阀芯来处理。但是因为一道密封圈5造成的串液,就采用更换回液阀芯的方式处理,十分浪费配件,这会造成很大一笔不必要的开销,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煤矿生产经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更换回液阀芯内部密封圈工作十分困难,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与回液阀芯的活塞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通孔内壁的上部与回液阀芯的壳体部件外壁的上部间隙配合,第二通孔内壁的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下半部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壳体部件外壁的下部间隙配合,所述第四通孔的内壁与壳体部件下端凸缘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下半部外壁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半部和下半部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扣合;所述上半部的顶端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径向设有凹槽,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两端的凹槽上设有穿置卡销的通槽。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先将回液阀芯放在所述下半部内,然后合上上半部,所述活塞杆以及卡销卡置于所述上半部的第一通孔及其凹槽中,通过旋转上半部,使上半部与下半部之间的螺纹旋转的扭力变为向下的压力将回液阀芯的弹簧向下压,然后卡销就发生松动,从而取出卡销,阀活塞从壳体部件脱出,即可更换阀活塞上的密封圈;待密封圈更换完毕之后再进行上述逆操作,即可轻松安装好回液阀芯。优选的,所述上半部内还同轴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所述第五通孔的内壁与套设在活塞杆外侧的弹簧间隙配合。在上部内增设第五通孔能够使维修装置的内部与回液阀芯更吻合。优选的,所述上部和下部均由尼龙材料制成。尼龙材料成本较低,具有韧性好、耐磨力强、耐油、抗震、拉伸、弯曲强度好,并具有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成本较低,巧妙的将螺纹旋转的扭力转变为向下的压力,能十分轻松得拔出卡销,通过本技术能很轻易得将回液阀芯打开并更换其内部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成本很低,远远低于回液阀芯的成本,故能节省开销,减少配件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技术,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上半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上半部的正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上半部的侧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下半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回液阀芯的结构简图(剖面图)。图中:1-壳体部件;2-活塞头;3-活塞杆;4-凸缘;5-密封圈;6-弹簧;7-垫片;8-卡销;9-上半部;10-下半部;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三通孔;14-第四通孔;15-凹槽;16-第五通孔;17-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附图1至5,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进行说明。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如图1、2、3、4所示,所述维修装置包括上半部9和下半部10,所述上半部9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且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与回液阀芯的活塞杆3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通孔12内壁的上部与回液阀芯的壳体部件1外壁的上部间隙配合,第二通孔12内壁的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下半部10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且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13的内壁与壳体部件1外壁的下部间隙配合,所述第四通孔14的内壁与壳体部件1下端凸缘4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下半部10外壁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半部9和下半部10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扣合;所述上半部9的顶端沿所述第一通孔11的径向设有凹槽15,靠近所述第一通孔11两端的凹槽15上设有穿置卡销8的通槽1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先将回液阀芯的壳体部件1下端凸缘4穿入第四通孔14内并且壳体部件1置于第三通孔13内,使得回液阀芯放在所述下半部10内,然后合上上半部9,所述活塞杆3以及卡销8分别穿入上半部9的第一通孔11以及通槽17,弹簧6上端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形成的阶梯部止位配合,通过旋转上半部9,使上半部9与下半部10之间的螺纹旋转的扭力变为向下的压力将回液阀芯的弹簧6向下压,然后卡销8就发生松动,通过凹槽15推动卡销8,卡销8从凹槽15内滑出,从而取出卡销8,阀活塞从壳体部件1脱出,即可更换阀活塞上的密封圈5;待密封圈5更换完毕之后再进行上述逆操作,即可轻松安装好回液阀芯。进一步的,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上半部9内还同轴设有第五通孔16,所述第五通孔16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与所述第二通孔12之间,所述第五通孔16的内壁与套设在活塞杆3外侧的弹簧6间隙配合。在上半部9内增设第五通孔16能够使维修装置的内部与回液阀芯更吻合。进一步的,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半部9和下半部10均由尼龙材料制成。尼龙棒成本较低,具有韧性好、耐磨力强、耐油、抗震、拉伸、弯曲强度好,并具有吸水性小、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装置包括上半部(9)和下半部(10),所述上半部(9)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且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与回液阀芯的活塞杆(3)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通孔(12)内壁的上部与回液阀芯的壳体部件(1)外壁的上部间隙配合,第二通孔(12)内壁的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下半部(10)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且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13)的内壁与壳体部件(1)外壁的下部间隙配合,所述第四通孔(14)的内壁与壳体部件(1)下端凸缘(4)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下半部(10)外壁的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半部(9)和下半部(10)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相互扣合;所述上半部(9)的顶端沿所述第一通孔(11)的径向设有凹槽(15),靠近所述第一通孔(11)两端的凹槽(15)上设有穿置卡销(8)的通槽(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回液阀芯的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装置包括上半部(9)和下半部(10),所述上半部(9)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且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与回液阀芯的活塞杆(3)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通孔(12)内壁的上部与回液阀芯的壳体部件(1)外壁的上部间隙配合,第二通孔(12)内壁的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下半部(10)内沿轴向从上至下依次同轴设有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且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三通孔(13)的内壁与壳体部件(1)外壁的下部间隙配合,所述第四通孔(14)的内壁与壳体部件(1)下端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效春徐元录段云龙苏顺郝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