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776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18~22%、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8~13%、对苯二胺8~13%、催化剂2~4%、活性剂2~4%、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小了石墨烯膜中石墨烯片层之间的间隙,提高了石墨烯导热膜的密度,使得片层之间紧密联接,形成稳定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所得石墨烯导热膜的导热率,可以形成氧化石墨烯膜与聚酰胺酸膜两层膜叠加的结构,能够更充分的发挥石墨烯的高导热性能。

A Graphene Superconducting Composite Film Block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
,特别涉及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墨烯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照明、航空以及国防军工等许多领域。随着电子集成技术和高密度印制板组装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仪器及设备日益发展。随着高频工作频率,带来的是半导体工作热环境向高温方向迅速移动,器件产生的热量迅速积累、增加,在使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要使得器件仍能高可靠性地正常工作,及时导热成为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关键限制因素,因此需要使用到石墨烯导热膜块来进行导热,现有的石墨烯导热膜石墨烯片层间隙,导热率很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18~22%、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8~13%、对苯二胺8~13%、催化剂2~4%、活性剂2~4%、余量为去离子水。可选的,所述活性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可选的,所述催化剂为Fe-N/C催化剂。可选的,氧化石墨烯18%、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3%、对苯二胺8%、催化剂4%、活性剂2%、余量为去离子水。可选的,氧化石墨烯20%、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0%、对苯二胺10%、催化剂3%、活性剂3%、余量为去离子水。可选的,氧化石墨烯22%、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8%、对苯二胺13%、催化剂2%、活性剂4%、余量为去离子水。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研碎搅拌处理:将氧化石墨烯研碎,研碎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为180~350目,加入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内,搅拌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B:超声震荡处理:将氧化石墨烯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并加入对苯二胺、催化剂和活性剂,在超声作用下进行超声震荡,得到混合液;C:乳化离心处理:在盛有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容器内,倒入混合液,进行乳化处理,接着将乳化处理后的液体置于离心机,然后离心除去大颗粒固体物,取上层混合液;D:喷涂处理:采用电晕机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电晕处理,使用台式涂布机将混合液喷涂在电晕处理过的聚酰亚胺薄膜上,并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复合膜;E:碳化处理:将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放入炭化炉中,得到碳化后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再将碳化后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F:对经过石墨化处理之后的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进行裁切处理得到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块。可选的,所述步骤B中超声功率为900~1500W,时间为30~50min。可选的,所述步骤D中电晕处理时间为5~10min。可选的,所述步骤E中加热温度为400~700℃,保温时间为5~7小时。(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催化剂、对苯二胺和活性剂,减小了石墨烯膜中石墨烯片层之间的间隙,提高了石墨烯导热膜的密度,使得片层之间紧密联接,形成稳定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所得石墨烯导热膜的导热率,经过碳化处理,使含氧基团发生热分解,留下只含碳结构的氧化石墨烯膜。(2)、本专利技术可以形成氧化石墨烯膜与聚酰胺酸膜两层膜叠加的结构,能够更充分的发挥石墨烯的超导热性能,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加入可以增强石墨烯的导热效果,起到类似桥接的作用,微观上实现更好的融合连接,有利于热量传递。(3)、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可操作性强,具有良好的社会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18%、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3%、对苯二胺8%、催化剂4%、活性剂2%、余量为去离子水,催化剂为Fe-N/C催化剂。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研碎搅拌处理:将氧化石墨烯研碎,研碎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为180目,加入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内,搅拌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B:超声震荡处理:将氧化石墨烯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并加入对苯二胺、催化剂和活性剂,在超声作用下进行超声震荡,超声功率为900W,时间为30min,得到混合液;C:乳化离心处理:在盛有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容器内,倒入混合液,进行乳化处理,接着将乳化处理后的液体置于离心机,然后离心除去大颗粒固体物,取上层混合液;D:喷涂处理:采用电晕机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时间为5min,使用台式涂布机将混合液喷涂在电晕处理过的聚酰亚胺薄膜上,并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复合膜;E:碳化处理:将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放入炭化炉中,加热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5小时,得到碳化后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再将碳化后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F:对经过石墨化处理之后的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进行裁切处理得到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块。实施例2: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20%、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0%、对苯二胺10%、催化剂3%、活性剂3%、余量为去离子水,催化剂为Fe-N/C催化剂。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研碎搅拌处理:将氧化石墨烯研碎,研碎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为270目,加入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内,搅拌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B:超声震荡处理:将氧化石墨烯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并加入对苯二胺、催化剂和活性剂,在超声作用下进行超声震荡,超声功率为1100W,时间为40min,得到混合液;C:乳化离心处理:在盛有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容器内,倒入混合液,进行乳化处理,接着将乳化处理后的液体置于离心机,然后离心除去大颗粒固体物,取上层混合液;D:喷涂处理:采用电晕机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时间为8min,使用台式涂布机将混合液喷涂在电晕处理过的聚酰亚胺薄膜上,并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复合膜;E:碳化处理:将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放入炭化炉中,加热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6小时,得到碳化后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再将碳化后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进行石墨化处理,得到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F:对经过石墨化处理之后的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进行裁切处理得到超导热石墨烯复合膜块。实施例3: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22%、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8%、对苯二胺13%、催化剂2%、活性剂4%、余量为去离子水,活性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催化剂为Fe-N/C催化剂。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研碎搅拌处理:将氧化石墨烯研碎,研碎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为350目,加入装有去离子水的容器内,搅拌得到氧化石墨烯溶液;B:超声震荡处理:将氧化石墨烯溶液放入超声波震荡器中,并加入对苯二胺、催化剂和活性剂,在超声作用下进行超声震荡,超声功率为1500W,时间为50min,得到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18~22%、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8~13%、对苯二胺8~13%、催化剂2~4%、活性剂2~4%、余量为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18~22%、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8~13%、对苯二胺8~13%、催化剂2~4%、活性剂2~4%、余量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剂为羧甲基纤维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Fe-N/C催化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18%、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3%、对苯二胺8%、催化剂4%、活性剂2%、余量为去离子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20%、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10%、对苯二胺10%、催化剂3%、活性剂3%、余量为去离子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按质量百分比):氧化石墨烯22%、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8%、对苯二胺13%、催化剂2%、活性剂4%、余量为去离子水。7.一种石墨烯超导热复合膜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研碎搅拌处理:将氧化石墨烯研碎,研碎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为180~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贵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