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作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62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作业方法,装置包括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和水面垃圾收集推网,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之间;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包括浮球组、重力坠子组、网囊、架杆、上连接杆、支持杆、上渔网专用绳、中间渔网专用绳、下渔网专用绳、拉环、铁片、按钮、弹簧、渔网和下铝合金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在作业时,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的距离可以根据水面的宽度进行调节,在特别狭窄的水面区域,还可以通过前后的排列方式进行作业,使得该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能够灵活的在各种不同水面宽度环境中进行作业,提高水面垃圾的清理效率。

A Two-boat Cooperative Surface Waste Cleaning Device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作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清理的
,特别涉及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保持河道的环境清洁,通常需要利用人工打捞水面的水面垃圾,进而实现对河道的水面垃圾清理。多由工作人员人工打捞,岸边的漂浮垃圾采用网兜直接捞取,针对河道内的漂浮垃圾,由工作人员驾驶小船进行捞取,人工捞取费时费力、清理效率低。而现有的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具有体积大,造价高,不适用狭窄河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及作业方法,能够适用较窄宽度的河道,同时根据不同的河道宽度调节水面垃圾清理面宽度。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路径、修改方向、倒船等操作避开障碍物,并在通过障碍物后,回到事先规划好的路径。进行倒船操作时,不会使清理的水面垃圾漂到网囊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和水面垃圾收集推网,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之间;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包括浮球组、重力坠子组、网囊、架杆、上连接杆、支持杆、上渔网专用绳、中间渔网专用绳、下渔网专用绳、拉环、铁片、按钮、弹簧、渔网和下铝合金杆;所述架杆安装于无人推网作业船的船头,所述上连接杆与架杆垂直安装,并使上连接杆超过无人推网作业船船头;在所述上渔网专用绳和下渔网专用绳之间安装渔网和支持杆,所述上渔网专用绳与上连接杆连接,下渔网专用绳与下连接杆连接,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上安装浮球组,所述下渔网专用绳上安装重力坠子组,在水面垃圾收集推网中间安装网囊;所述上连接杆两端安装按钮,按钮下安装弹簧,在按钮与弹簧安装有铁片,当一端按钮按下时,另一端按钮也会同步缩回,用于作业完成后对水面垃圾收集推网的拆卸;所述架杆与上连接杆相连时,弹簧顶起按钮保证上连接杆与架杆不会分离。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设置在渔网靠下部三分之一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架杆与无人推网作业船的船头呈30°-60°之间的任意角度安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均设有拉环;上渔网专用绳通过上连接杆上的拉环连接,下渔网专用绳通过下连接杆上的拉环连接。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均采用铝合金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安装位置比下渔网专用绳高,使整个水面垃圾收集推网总有1/3在水中。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渔网采用多股聚乙烯编织成的对角线为1.5cm*1.5cm的菱形网孔聚乙烯网。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网囊六边安装渔网,其中网囊正面只在中间渔网专用绳和下渔网专用绳之间安装渔网,防止进行作业时有鱼虾进入网囊影响作业效果;在网囊正面安装两扇塑料门,所述塑料门安装于正面渔网内,作业时通过水流的力推开门,使水面垃圾能够顺着水流进入网囊内;当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倒船时,塑料门会因为正面渔网的阻挡而关闭,使搜集的水面垃圾不会因为倒船而漂到外面;网囊后部中间装有卡扣,当水面垃圾收集满后,打开卡扣,水面垃圾就能从后部倾倒至垃圾桶中,方便操作。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塑料门能插入到支持杆内,并能进行360°旋转,作业时,塑料门会因为网囊正面和侧面渔网的阻挡而不会360°旋转,只会向内90°的旋转。本专利技术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作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开始作业前,水面垃圾收集推网通过架杆分别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上,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通过事先规划的路径进行作业,同时推动水面垃圾收集推网,水面垃圾收集推网在被推动的同时,张开的渔网收集作业路径上的水面垃圾,水面垃圾通过水流作用漂至网囊内,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中间部分的水面垃圾收集推网为柔性结构,调节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之间的距离,能够适应大部分河道宽度,对于断头的支流,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能够在清理完断头支流后,倒船回到河道上继续作业,当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能够避开障碍物,并在通过障碍物后,回到事先规划好的路径;面对不同的河道宽度进行不同的作业模式,当河道宽度大于3米时,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能够并排作业,当部分河道宽度过小,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不能够并排作业时,让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一前一后作业,水面垃圾收集推网也能正常清理河道水面垃圾;无人推网作业船进行倒船时,水流推动网囊的塑料门,但是网囊前面的渔网又使塑料门不能往前打开,这样就使网囊收集的水面垃圾不会因为倒船而漂到网囊外面,影响作业效果;当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路径、调整方向、倒船等操作避开障碍物,并在通过障碍物后,回到事先规划好的路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连接杆两端安装按钮,两端按钮能够同步上下,解决了水面垃圾收集推网安装、拆卸困难的问题,从而实现工作人员在岸边对水面垃圾收集推网安装和拆卸,达到了轻松、快捷、安全的技术效果。2.本专利技术采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范围小,作业时间短,受天气影响大,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了全天候,单次清理范围大,作业效率高的技术效果。3.本专利技术采用水面垃圾收集推网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之间软连接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不同河道宽度需要使用不同的装置进行清理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了一套装置,解决不同河道的垃圾清理问题。4.本专利技术采用前进水流推门,倒船渔网挡门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倒船时,因水流作用漂至网囊外面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了高效,干净的清理水面的技术效果。5.本专利技术采用卡扣开关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网囊内垃圾的快速清理,垃圾收集过多后,门无法打开的技术问题,从而达到了快速、高效的清理网囊内垃圾的技术效果。6.本专利技术具有标准化,结构简单,容易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该装置适用面广,通用性强,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垃圾清理装置水面垃圾收集推网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铝合金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铝合金杆和架杆之间连接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水面垃圾收集推网网囊的正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水面垃圾收集推网网囊的后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水面垃圾收集推网网囊的塑料门与支撑杆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无人推网作业船,2-水面垃圾收集推网,3-浮球组、4-重力坠子组、5-网囊、6-架杆、7-上连接杆、8-支持杆、9-上渔网专用绳、10-中间渔网专用绳、11-下渔网专用绳、12-塑料门、13-拉环、14-铁片、15-按钮、16-弹簧、17-渔网、18-下连接杆、19-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和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之间。该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在作业时,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的距离可以根据水面的宽度进行调节,在特别狭窄的水面区域,还可以通过前后的排列方式进行作业,使得该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能够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和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之间;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包括浮球组(3)、重力坠子组(4)、网囊(5)、架杆(6)、上连接杆(7)、支持杆(8)、上渔网专用绳(9)、中间渔网专用绳(10)、下渔网专用绳(11)、拉环(13)、铁片(14)、按钮(15)、弹簧(16)、渔网(17)和下铝合金杆(18);所述架杆(6)安装于无人推网作业船(1)的船头,所述上连接杆(7)与架杆(6)垂直安装,并使上连接杆(7)超过无人推网作业船(1)船头;在所述上渔网专用绳(9)和下渔网专用绳(11)之间安装渔网(17)和支持杆(8),所述上渔网专用绳(9)与上连接杆(7)连接,下渔网专用绳(11)与下连接杆(18)连接,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10)上安装浮球组(3),所述下渔网专用绳(11)上安装重力坠子组(4),在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中间安装网囊(5);所述上连接杆(7)两端安装按钮(15),按钮(15)下安装弹簧(16),在按钮(15)与弹簧(16)安装有铁片(14),当一端按钮(15)按下时,另一端按钮(15)也会同步缩回,用于作业完成后对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的拆卸;所述架杆(6)与上连接杆(7)相连时,弹簧(16)顶起按钮(15)保证上连接杆(7)与架杆(6)不会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和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连接在两艘无人推网作业船(1)之间;所述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包括浮球组(3)、重力坠子组(4)、网囊(5)、架杆(6)、上连接杆(7)、支持杆(8)、上渔网专用绳(9)、中间渔网专用绳(10)、下渔网专用绳(11)、拉环(13)、铁片(14)、按钮(15)、弹簧(16)、渔网(17)和下铝合金杆(18);所述架杆(6)安装于无人推网作业船(1)的船头,所述上连接杆(7)与架杆(6)垂直安装,并使上连接杆(7)超过无人推网作业船(1)船头;在所述上渔网专用绳(9)和下渔网专用绳(11)之间安装渔网(17)和支持杆(8),所述上渔网专用绳(9)与上连接杆(7)连接,下渔网专用绳(11)与下连接杆(18)连接,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10)上安装浮球组(3),所述下渔网专用绳(11)上安装重力坠子组(4),在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中间安装网囊(5);所述上连接杆(7)两端安装按钮(15),按钮(15)下安装弹簧(16),在按钮(15)与弹簧(16)安装有铁片(14),当一端按钮(15)按下时,另一端按钮(15)也会同步缩回,用于作业完成后对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的拆卸;所述架杆(6)与上连接杆(7)相连时,弹簧(16)顶起按钮(15)保证上连接杆(7)与架杆(6)不会分离。2.根据权利要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10)设置在渔网(17)靠下部三分之一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杆(6)与无人推网作业船(1)的船头呈30°-60°之间的任意角度安装。4.根据权利要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18)均设有拉环(13);上渔网专用绳(9)通过上连接杆(7)上的拉环(13)连接,下渔网专用绳(11)通过下连接杆(18)上的拉环(13)连接。5.根据权利要1或4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7)和下连接杆(18)均采用铝合金杆。6.根据权利要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渔网专用绳(10)安装位置比下渔网专用绳(11)高,使整个水面垃圾收集推网(2)总有1/3在水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艇协作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网(17)采用多股聚乙烯编织成的对角线为1.5cm*1.5cm的菱形网孔聚乙烯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艇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俊峰叶扬青肖金超刘继海何玉庆苑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