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机构和阀门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56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反馈机构,包括:反馈杆、反馈轴、反馈传感器和连接件。所述反馈杆随着对阀门开启和关闭的驱动轴的运动互锁位移;所述反馈轴随着所述反馈杆的位移互锁枢转;所述反馈传感器根据所述反馈轴的枢转的量输出反馈信号,用于所述阀门开启/闭合。所述连接件实现所述反馈杆与所述反馈轴的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件具有圆筒形第一轴承和圆筒形第二轴承,所述反馈杆穿过圆筒形第一轴承,和所述反馈轴穿过圆筒形第二轴承。(*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馈机构和具有反馈机构的阀门定位器。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4-185902(参考文件1)中,习用的阀门定位器具有电/气信号转换器,所述电/气信号转换器用于将输入信号(电信号)转换成气动信号;放大器,所述放大器对转换后的气动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将该气动信号作为输出气压输出给阀门的执行单元;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用于对阀门的实际工作量进行转换并且输出反馈信号。对所述阀门进行驱动,实现使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之差为零的控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125201(参考文件2)公开了另一种习用反馈机构。如图8所示,在参考文件2所公开的反馈机构中,在由金属板构成的反馈杆9上形成一个槽缝13,在阀门的执行轴4上突出的连杆(反馈杆)12插入槽缝13内,所述连杆可以在槽缝13的纵向上移动。连杆压簧(pin pressing spring)14将连杆12抵压在槽缝13的一个侧壁13a上,避免连杆出现垂直于槽缝13的纵向的松动。在上述的习用阀门定位器的反馈机构中,当阀门的执行轴4由于阀门主体内的流体流动的影响而振动时,由该振动所引起的力作用在连杆12和反馈杆9的接触部分A和连杆12与连杆压簧14的接触部分B上。通常由于在对阀门的开启进行控制时,阀门常常被保持在一预定的角度上,所以连杆12、反馈杆9、和连杆压簧14基本在相同的点(接触部分A和B)上彼此保持接触,并且由该振动所引起的力仅集中作用在接触部分A和B上。结果,将使接触部分A和B受到磨损和损坏。一旦连杆12受到磨损,则连杆12本身的直径减小,从而将增大与槽缝13的间隙,并且无法高精度地检测执行轴4的实际工作量。最严重时,由于其强度降低,连杆12也可能会损坏。如果反馈杆9受到磨损,则将在与连杆12接触的槽缝13的侧壁13a部分上形成了下凹。当连杆12进入所述下凹内时,则执行轴4和反馈杆9将无法稳定的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高精度地检测执行轴4的实际工作量。另外,当由于磨损而导致强度降低时,反馈杆9本身会受到损坏。一旦连杆压簧14受到磨损,则它将与连杆12和反馈杆9相同受到损坏。所以,必须每隔一预定时间或者在必要时对这些部件进行检查,并对已损坏的部件加以调换,因而必须进行繁杂的调换作业。在调换过程中,当对部件进行调换时,必须暂时停止与阀门相关的设备和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反馈机构和阀门定位器,其中避免了部件的磨损和损坏,从而提高了可靠性和延长了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反馈机构,所述反馈机构包括反馈杆、反馈轴、反馈传感器和连接件,其中所述反馈杆随着对阀门开启和关闭的驱动轴的运动互锁位移;所述反馈轴随着所述反馈杆的位移互锁枢转;所述反馈传感器根据所述反馈轴枢转量输出反馈信号,用于对所述阀门的开启/闭合;所述连接件实现所述反馈杆与所述反馈轴的连接,并且所述连接件具有圆筒形第一轴承和圆筒形第二轴承,所述反馈杆穿过圆筒形第一轴承,和所述反馈轴穿过圆筒形第二轴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阀门系统的主视图;图2为说明图1的阀门定位器的设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反馈机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反馈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图5A和5B分别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反馈机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阀门定位器的主视图; 图7为沿图6VII-VII向的剖面图,和图8为习用阀门定位器的反馈机构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图1-4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阀门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阀门系统具有进行开启/闭合的阀门21;执行单元22,所述执行单元22具有执行轴23,所述执行轴对阀门21进行开启/闭合;反馈机构24,所述反馈机构根据执行轴23的工作量对阀门控制进行反馈;和阀门定位器25,所述阀门定位器通过执行单元22对阀门21进行开启/闭合。执行轴23连接到阀门21的驱动轴(图中未示出)上。当执行轴23在执行单元的控制下以最大的角度θ(例如θ=90°)旋转时,由球阀组成的阀门21用球体对阀门主体27内的通路28进行开启或闭合,所述球体具有液体可以流过的开口。来自阀门定位器25的气动信号Pout激励阀门21的执行单元22,从而实现对执行轴23的驱动。反馈机构24将检测到的执行轴23的实际工作量转换成电信号,并将其该信号反馈回阀门定位器25。如图4所示,反馈机构24具有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用螺栓30垂直于执行轴23固定在其一端上;反馈杆32,所述反馈杆垂直设置在固定板31的末端上;反馈轴33,所述反馈轴连接到反馈杆32上并且随着反馈杆32枢转互锁枢转(按照图3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反馈传感器34(图2),所述旋转反馈传感器34对与反馈轴33一起枢转的旋转轴36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并将它转换成与旋转角度相应的电信号;和连接件35,所述连接件实现反馈杆32和反馈轴33的连接。反馈轴33垂直于反馈杆32,并且所述反馈轴33与反馈传感器34配合实现在图3的箭头B的方向上以旋转轴36为圆心的枢转。如图2所示,所述反馈传感器34装设在阀门定位器25内,反馈轴33设置在阀门定位器25的外面。连接件35包括第一轴承37,反馈杆32的末端可旋转地穿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38,反馈轴33的末端在轴向上可滑动地穿过第二轴承38;连接器39,所述连接器39实现第一轴承37和第二轴承38的连接。第一轴承37和第二轴承38形成各具有两个开口端的圆筒,自润滑轴承40和41分别插入和安装在其内。第一轴承37和第二轴承38中每个轴承的两端处的开口为锥形,从而便于自润滑轴承40和41插入其内和在其内的安装。如图3所示,连接器39具有空隙42,通过该空隙可以对反馈轴33的末端是否伸出第二轴承38进行直观检查。反馈杆32的末端和反馈轴33的末端优选明显地分别从第一轴承37和第二轴承38中伸出,以便增大接触面积和分散由振动引起的力。如图2所示,阀门定位器25具有机器主体46,所述机器主体通过固定板45(图1)被固定在执行单元22上,和固定在机器主体46上的壳体55。机器主体46包含有控制计算单元47、反馈机构24的一部分、电/气信号转换器48的一部分、接线板49、间距调整开关50、间距调整螺丝51、零位调整开关52、零位调整螺丝53等。壳体55包含有控制继动器56、管件57、压力计58、减压阀59、收缩件60、手动和自动选择开关61等。机器主体46是由弱磁材料或者非磁材料制成的防爆壳体。反馈机构24的旋转轴36从机器主体46内伸出。本实施例以防爆阀门定位器25为例加以说明。如果阀门定位器25不是防爆的,则机器主体46可以与壳体55一体形成一个非防爆的机器主体46,壳体55内的组成部件也可以安装在机器主体内。控制计算单元47与反馈传感器34、电/气信号转换器48、接线板49、间距调整开关50、和零位调整开关52电连接。E形电/气信号转换器48由具有三个腿件64a、64b、和64c的轭铁64、固定在轭铁64上的励磁线圈65和永磁铁66和用于将加在励磁线圈65上的电流转换成气动信号的喷嘴挡板机构67构成。由于采用镶嵌模铸等工艺,因而轭铁64与机器主体46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机构包括:反馈杆(32),所述反馈杆随着对阀门(21)开启和关闭的驱动轴(23)的运动互锁位移;反馈轴(33),所述反馈轴随着所述反馈杆的位移互锁枢转;反馈传感器(34),所述反馈传感 器根据所述反馈轴的枢转量输出反馈信号,用于对所述阀门开启/闭合;和连接件(35、80、81),所述连接件实现所述反馈杆与所述反馈轴的连接,所述连接件具有圆筒形第一轴承(37)和圆筒形第二轴承(38),所述反馈杆穿过圆筒形第一轴承,和 所述反馈轴穿过圆筒形第二轴承(38)。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幸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