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41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支撑装置、第一杆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支撑装置可滑动连接,第一杆机构与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第一杆机构与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第一杆机构与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第一杆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通过驱动第一杆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可以协同调整使得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及其与第一驱动装置之间形成三点园,以便夹持不同尺寸的物件,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A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夹持装置用来夹持管具。通常,管具的直径不同,一个夹持装置要适应不同的管具,或操作繁琐费时或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快速方便的一种夹持装置。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滑动连接;第一杆机构;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优选地,一种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二杆机构;所述第二杆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机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第五杆;第六杆;所述第一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五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机构包括:第七杆;第八杆;第九杆;第十杆;第十一杆;第十二杆;所述第七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七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八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八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九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九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十一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一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二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二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支撑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三支撑装置;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三支撑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基体;第一槽;第二槽;第一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一连接件;第十三杆;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十三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三杆与所述第一夹持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孔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装置包括第三支撑基体;第三槽;第四槽;第二孔;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机构;第二连接件;第十四杆;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基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四槽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十四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四杆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孔可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第四驱动装置;锁紧机构;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另一端与锁紧机构连接;所述锁紧机构与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第一杆机构驱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可以协同调整使得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及其与第一驱动装置之间形成三点园,以便夹持不同尺寸的物件;锁紧装置锁紧第一驱动装置,夹持时的夹持力由第一支撑装置承受,第一驱动装置避免承受夹持力,提高了第一驱动装置的寿命,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装置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驱动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支撑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支撑装置另一方向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杆机构和第二杆机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杆机构和第二杆机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夹持机构爆炸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支撑装置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驱动装置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驱动机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件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杆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夹持件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销轴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销轴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销轴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夹持机构爆炸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支撑装置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驱动装置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驱动机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连接件示意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杆示意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夹持件示意图。图2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销轴示意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销轴示意图。图2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销轴示意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28所示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7、第一支撑装置6、第一杆机构4、第一夹持机构1、第二夹持机构2,第一驱动装置7与第一支撑装置6可滑动连接,第一杆机构4与第一驱动装置7可转动连接,第一杆机构4与第一支撑装置6可转动连接,第一杆机构4与第一夹持机构1可转动连接,第一杆机构4与第二夹持机构2可转动连接。优选地,一种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二杆机构3,第二杆机构3与第一驱动装置7可转动连接,第二杆机构3与第一支撑装置6可转动连接,第二杆机构3与第一夹持机构1可转动连接,第二杆机构3与第二夹持机构2可转动连接。第一杆机构4包括第一杆41、第二杆43、第三杆44、第四杆42、第五杆45、第六杆46,第一杆41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7可转动连接,第一杆41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机构1和第二杆43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杆43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6可转动连接,第三杆44一端与第一夹持机构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杆44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6可转动连接,第四杆42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7可转动连接,第四杆42另一端与第二夹持机构2和第五杆45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五杆45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6可转动连接,第六杆46一端与第二夹持机构2可转动连接,第六杆46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6可转动连接。第二杆机构包括第七杆31、第八杆33、第九杆34、第十杆32、第十一杆35、第十二杆36,第七杆31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7可转动连接,第七杆31另一端与第一夹持机构1和第八杆33一端可转动连接,第八杆33另一端与第一支撑装置6可转动连接,第九杆34一端与第一夹持机构1可转动连接,第九杆34另一端与第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滑动连接;第一杆机构;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支撑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滑动连接;第一杆机构;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杆机构;所述第二杆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机构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机构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机构包括: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第五杆;第六杆;所述第一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二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五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杆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机构包括:第七杆;第八杆;第九杆;第十杆;第十一杆;第十二杆;所述第七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七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和所述第八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八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九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九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杆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和所述第十一杆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第十一杆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联中罗锐杨琼华李晓虎郭燕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