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36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包括罐体、搅拌装置以及均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通过轴封固定在过渡板上,所述轴封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器,所述过渡板一侧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贯穿整个搅拌轴的注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注液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搅拌轴位置直接添加催化剂,自搅拌轴开口流入罐中,与罐底的固态物料结合更迅速,反应更直接。

A Reaction Tank with Self-Stirring Shaft into Liquid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
本技术涉及化工反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
技术介绍
搅拌釜式反应器由搅拌器和釜体组成。工业上应用的搅拌釜式反应器有成百上千种,按反应物料的相态可分成均相反应器和非均相反应器两大类。非均相反应器包括固-液反应器,液-液反应器,气-液反应器和气-液-固三相反应器。釜是通过对物料在反应器内混合与流动状况的研究,利用研究所得的经验公式设计出来的,十分适合中小型化工企业生产的需要。研究表明,超过50%的化工过程是在搅拌反应器中进行的间歇操作,在中小型化工企业中这个比例还要更高,因此混合器设计和操作水平的提高对化工生产的生产过程、安全、产品质量和能耗有重大影响。反应釜搅拌器作为反应设备中的核心器件。在反应釜进行物料混合反应的过程中,通过搅拌器与不锈钢轴的旋转,从而进行搅拌反应的过程。反应过程中经常需要添加催化剂,目前催化剂大部分都是自罐顶通入,混合不均匀,反应不迅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搅拌轴位置直接添加催化剂,自搅拌轴开口流入罐中,与罐底的固态物料结合更迅速,反应更直接的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包括罐体、搅拌装置以及均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端穿过罐体外壁连接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通过法兰固定在罐体侧壁外表面上,所述搅拌轴通过轴封固定在过渡板上,所述轴封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支撑架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罐体侧壁外表面,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器,所述过渡板一侧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一端为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贯穿整个搅拌轴的注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的另一端与注液管道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搅拌装置为四套。优选的,所述的四套搅拌装置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四面。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或165°-175°。优选的,所述搅拌器为叶轮搅拌器。优选的,所述罐体内壁焊接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为聚四氟乙烯内衬板。优选的,所述电机为防爆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搅拌轴位置直接添加催化剂,自搅拌轴开口流入罐体中,与罐体底部的固态物料结合更迅速,反应更直接。本技术所述搅拌轴顶端穿过罐体外壁连接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通过法兰固定在罐体侧壁外表面上,能够将搅拌轴固定在罐体的底部需要添加催化剂的位置,能够直接对加催化剂的部位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反应快速充分;所述过渡板一侧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贯穿整个搅拌轴的注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注液管道相连通,能够直接通过搅拌轴加催化剂,加催化剂的部位更直接,能够深入到反应料内部,反应更充分迅速。所述的搅拌装置为四套,搅拌更充分,注入催化剂的部位更多,所述的四套搅拌装置分别设置在罐体的四面,保证不同位置添加催化剂和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轴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或165°-175°,使搅拌轴呈现斜向下的方向进行搅拌,能使反应物料翻腾。所述罐体内壁焊接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为聚四氟乙烯内衬板,防止反应物料腐蚀釜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搅拌装置在罐体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罐体、2-搅拌装置、11-进料口、12-出料口、21-搅拌轴、22-过渡板、23-法兰、24-轴封、25-联轴器、26-电机、27-支撑架、28-进液管道、29-密封塞、30-注液管道、31-搅拌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包括罐体1、搅拌装置2以及均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轴21,所述搅拌轴21顶端穿过罐体1外壁连接过渡板22,所述过渡板22通过法兰23固定在罐体1侧壁外表面上,所述搅拌轴21通过轴封24固定在过渡板22上,所述轴封24连接联轴器25,所述联轴器25连接电机26,所述电机26通过支撑架27支撑,所述支撑架27一端连接电机26,另一端连接罐体1侧壁外表面,所述搅拌轴21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器31,所述过渡板22一侧设置有进液管道28,所述进液管道28一端为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密封塞29,所述搅拌轴21上设置有贯穿整个搅拌轴的注液管道30,所述进液管道28的另一端与注液管道30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的搅拌装置2为四套。优选的,所述的四套搅拌装置2分别设置在罐体1的四面。优选的,所述搅拌轴21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或165°-175°。优选的,所述搅拌器31为叶轮搅拌器。优选的,所述罐体1内壁焊接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为聚四氟乙烯内衬板。优选的,所述电机26为防爆电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搅拌轴21位置直接添加催化剂,自搅拌轴21开口流入罐体1中,与罐体1底部的固态物料结合更迅速,反应更直接。本技术所述搅拌轴21顶端穿过罐体1外壁连接过渡板22,所述过渡板22通过法兰23固定在罐体1侧壁外表面上,能够将搅拌轴21固定在罐体1的底部需要添加催化剂的位置,能够直接对加催化剂的部位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反应快速充分;打开密封塞29,从进液管道28一端的进液口注入液体催化剂,注入的压力大于罐体1内压力,压力差不小于0.2kg·f/cm2,通过进液管道28另一端流入到搅拌轴21上的注液管道30,通过注液管道30流入到反应料内,能够直接通过搅拌轴21加催化剂,加催化剂的部位更直接,能够深入到反应料内部,反应更充分迅速。所述的搅拌装置2为四套,搅拌更充分,注入催化剂的部位更多,所述的四套搅拌装置2分别设置在罐体1的四面,保证不同位置添加催化剂和进行搅拌;所述搅拌轴21与水平面的角度为5°-15°或165°-175°,使搅拌轴21呈现斜向下的方向进行搅拌,能使反应物料翻腾。所述罐体1内壁焊接有内衬板,所述内衬板为聚四氟乙烯内衬板,防止反应物料腐蚀釜体。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技术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搅拌装置以及均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端穿过罐体外壁连接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通过法兰固定在罐体侧壁外表面上,所述搅拌轴通过轴封固定在过渡板上,所述轴封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支撑架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罐体侧壁外表面,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器,所述过渡板一侧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一端为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贯穿整个搅拌轴的注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的另一端与注液管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介质的反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搅拌装置以及均设置在罐体上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顶端穿过罐体外壁连接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通过法兰固定在罐体侧壁外表面上,所述搅拌轴通过轴封固定在过渡板上,所述轴封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支撑架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罐体侧壁外表面,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器,所述过渡板一侧设置有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一端为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贯穿整个搅拌轴的注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的另一端与注液管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搅拌轴通入液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周涛王友加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润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