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液配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34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学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营养液配制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包括多根支撑柱,支撑柱之间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顶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底板,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配液腔,配液腔内安装有搅拌机构,配液腔的上方安装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第三混合室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震动器,顶板上安装有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以此能将不能直接接触的制剂先分别混合均匀后再进行配置,避免营养液失效,同时通过机械震动和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混合更均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

Nutrient solution pr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营养液配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学护理
,尤其涉及营养液配制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有些具有重度营养风险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经口或经肠道营养素摄入不足,且短期内(10-14d)无法恢复正常进食的患者,或者具有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肠梗阻、消化道瘘或者短肠综合征的患者,往往需要经静脉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大多是由专业医护人员将各种营养液,依次输入到一个营养液袋内,输完后再晃动袋子使其混合均匀。但是,在营养液配制的过程中,有些营养物质不易直接接触,例如电解质不宜直接加入脂肪乳中,钙和磷如直接相遇,会产生磷酸钙沉淀,如果先将磷和液体混合后再加入钙制剂,且适当震荡则不会产生沉淀,因此,在营养液配制的过程中对配制顺序及溶液的混合均匀性要求较高;现有的营养配制过程大多采用由专业医护人员按传统的手握持活塞注射器抽取原液的方法,一手持无菌注射器,一手拿营养液袋,手工配制药液的方法,在配置过程中极易发生交叉污染,容易由于操作失误将配置顺序弄混导致营养液失效,同时由人工晃动营养液袋的方式,即不容易混合均匀,且操作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营养液配制装置,设置了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以此能将不能直接接触的制剂先分别混合均匀后再进行配置,避免营养液失效,同时通过机械震动和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混合更均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操作强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营养液配制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多根所述支撑柱之间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顶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底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配液腔,所述配液腔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配液腔外设置有加热保温层,所述加热保温层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螺旋缠绕在配液腔外表面,所述配液腔的底部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最低处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均通过导管与配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第三混合室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震动器,所述安装架的顶板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所述第一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一混合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二混合室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三混合室相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在进行肠外营养液配制时,利用不同的混合室先将不同的不能直接接触的制剂先混合,例如可以利用第一混合室混合氨基酸制剂和微量元素,第二混合室混合葡萄糖制剂和电解质制剂等,利用第三混合室混合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乳,以此避免不能直接接触的制剂相接触,使得营养液失效,不会使用同一根针头,避免产生交叉污染,同时在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底端面安装的震动器利用机械震动使得各制剂相互之间混合,与人工手动摇动相比混合更均匀,更省力;当各制剂混合均匀后,先将葡萄糖混合液和氨基酸混合液放入配液腔,开启配液腔内的搅拌机构,同时开启加热管,对配液腔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和加热,使其混合均匀,且达到使用所适合的温度,搅拌一段时间之后,再将脂肪乳混合液放入配液腔内进行混合配置,配置完成通过出液管将营养液灌注到营养瓶或者营养袋中,出液管中的过滤网能够将营养液中的固体物质过滤出来,避免在滴注时堵塞输液管;使用本技术,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同时利用机械搅拌代替人工操作,混合更均匀,且大大降低了人工的操作强度。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配液腔的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穿过配液腔的顶端面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上安装有搅拌叶。利用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搅拌,混合更均匀,更省力。进一步,所述倾斜段于过滤网和竖直段之间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向下,且边缘接近过滤网,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倾斜段铰接,另一端和倾斜段之间通过蝴蝶螺栓相连接。该结构的设置,在清理过滤网时,可以通过挡板将出液管中颗粒物质清理干净,同时可以利用该开口清洗或更换过滤网,实用性较好。进一步,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外壳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安装有加热丝,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接加热管的进水口,所述加热管的出水口连接水箱的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和加热管之间还安装有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打入加热管,对配液腔进行加热保温,使得营养液能在配置的过程中直接加热到合适的温度,能够直接使用,使用更方便。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均铰接有筒盖,所述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上设置有刻度条。该结构的设计能够避免外界的灰尘等物质接触到营养液配制原料,污染营养液,同时通过刻度条能够较为精确的进行配置原料的量取。进一步,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的外壁上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径大于通孔的直径。该结构的设计,只需将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穿过通孔,通过限位块固定在顶板上即可,安装、拆卸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营养液配制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将不能直接接触的制剂分开混合,避免营养液失效,且不会产生交叉污染;同时通过机械的震动和搅拌代替人工的摇动过程,使得营养液混合更均匀;而在配置腔外设置的加热管能够使得营养液在配置的过程中即可达到可以使用的合适的温度,避免后期再次加热,使用更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即配即用的效果,实用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营养液配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柱11、顶板12、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底板15、配液腔2、搅拌轴211、驱动电机212、搅拌叶213、加热管221、聚氨酯保温层222、竖直段231、倾斜段232、过滤网24、挡板25、水箱3、循环水泵31、阀门4、第一混合室51、第二混合室52、第三混合室53、震动器6、第一进液筒71、第二进液筒72、第三进液筒73、限位块74、筒盖75、刻度条7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营养液配制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柱11,多根支撑柱11之间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顶板12、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和底板15,第二安装板14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采用常规的、已知的安装方法安装有配液腔2,配液腔2内设置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211和驱动电机212,配液腔2的顶端面焊接有电机支座,驱动电机212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电机支座上,从而安装于配液腔2的上方,搅拌轴211的一端穿过配液腔2的顶端面与驱动电机212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上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有搅拌叶213,搅拌机构的设置,以机械代替人工,更省力,且搅拌更均匀;配液腔2外设置有加热保温层,加热保温层包括加热管221,加热管221螺旋缠绕在配液腔2外表面,加热管221的外表面包裹有聚氨酯保温层222,配液腔2的下方底板15上安装有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营养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多根所述支撑柱之间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顶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底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配液腔,所述配液腔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配液腔外设置有加热保温层,所述加热保温层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螺旋缠绕在配液腔外表面,所述配液腔的底部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最低处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均通过导管与配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第三混合室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震动器,所述安装架的顶板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所述第一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一混合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二混合室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三混合室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配液腔的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穿过配液腔的顶端面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另一端上安装有搅拌叶。

【技术特征摘要】
1.营养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多根所述支撑柱之间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顶板、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底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配液腔,所述配液腔内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配液腔外设置有加热保温层,所述加热保温层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螺旋缠绕在配液腔外表面,所述配液腔的底部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的最低处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所述倾斜段内安装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互不连通的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和第三混合室均通过导管与配液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混合室、第二混合室、第三混合室的底端面上均安装有震动器,所述安装架的顶板上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进液筒、第二进液筒和第三进液筒,所述第一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一混合室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二混合室相连通、所述第三进液筒通过导管和第三混合室相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配液腔的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穿过配液腔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巧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