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304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包括吸收釜,吸收釜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与吸收釜之间安装有填料,吸收釜安装有喷射式吸收器,喷射式吸收器连通导流筒,喷射式吸收器的上端位于吸收釜的顶部的外侧,喷射式吸收器的上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导流筒的外侧,喷射式吸收器的顶部设有吸收液进口,吸收釜安装有吸收液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紧凑,高度低(不超过8米),运输方便,涉及的设备少,降低了噪音,维护方便,吸收效率高,可达90%以上。

A New Type of Carbon Dioxide Jet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
本技术属于CO2捕集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
技术介绍
如图4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含低浓度的CO2的气体经风机A加压至1~100kPa后经过管道进入吸收塔C底部,CO2在吸收塔C中被水冷器D冷却到40-50℃,经贫液管道E进入吸收塔C顶部的贫液吸收,吸收后的气体经放空管F排放,吸收饱和的富液经富液泵G及富液管道H排出吸收系统,传统的吸收塔高达十多米,不利于成撬,不方便运输,CO2吸收效率低,还需使用风机,噪音较大,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设备紧凑,高度低(不超过8米),运输方便,涉及的设备少,降低了噪音,维护方便,吸收效率高,可达90%以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釜,吸收釜设有导流筒,导流筒与吸收釜之间安装有填料,吸收釜安装有喷射式吸收器,喷射式吸收器连通导流筒,喷射式吸收器的上端位于吸收釜的顶部的外侧,喷射式吸收器的上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导流筒的外侧,喷射式吸收器的顶部设有吸收液进口,吸收釜安装有吸收液出口。本技术设备紧凑,高度低(不超过8米),运输方便,涉及的设备少,降低了噪音,维护方便,吸收效率高,可达90%以上。进一步,吸收釜为细长形,长径比为2~6,设备紧凑,运输方便。进一步,吸收釜外设有冷却半管和夹套,或者在吸收釜内安装冷却盘管,可以吸收热量,不需要水冷器,吸收温度低,吸收效率高。进一步,填料的高度为1~3米,降低填料高度,从而使吸收釜的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喷射式吸收器的顶部的内径逐渐减小,呈漏斗状,喷射吸收器的内部缩经,可提高气液混合物喷入导流筒的速度。进一步,喷射式吸收器的底部设有扩大口,扩大口安装于导流筒内,气液混合物经扩大口喷出沿导流筒快速下行。进一步,吸收釜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位于吸收釜的上封头,通过控制排气口的排气流量,可以控制吸收釜内的压力为100~200kPa,提高了CO2的吸收效率。进一步,吸收釜的工作压力为100~200kPa,使CO2的吸收在加压的情况下进行,提高了CO2的吸收效率。进一步,吸收釜的工作温度为40~60℃,吸收釜工作时,吸收CO2产生的温度低。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吸收液通过吸收液出口,经过输送设备加压后进入吸收液进口高速喷入,使进气口处形成0~100kPa的真空,从而使含CO2的气体进入喷射式吸收器中,通过扩大口喷出,气体中的CO2被吸收液吸收,经喷射式吸收器喷出的气液混合物沿导流筒快速下行,在吸收釜的底部改变方向,进入填料中,气液混合物在填料中充分反应,可以进一步吸收气体中的CO2,吸收CO2完成后的吸收液沿导流筒的上部进入分离区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后的吸收液进入吸收液出口排出吸收釜外,本技术设备紧凑,高度低(不超过8米),运输方便,涉及的设备少,降低了噪音,维护方便,吸收效率高,可达90%以上。喷射式吸收器的顶部的内径逐渐减小,呈漏斗状,喷射吸收器的内部缩经,可提高气液混合物喷入导流筒的速度。吸收釜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位于吸收釜的上封头,通过控制排气口的排气流量,可以控制吸收釜内的压力为100~200kPa,提高了CO2的吸收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喷射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吸收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收釜;2-导流筒;3-填料;4-喷射式吸收器;5-进气口;6-吸收液进口;7-吸收液出口;8-扩大口;9-排气口;A-风机;B-管道;C-吸收塔;D-水冷器;E-贫液管道;F-放空管,G-富液泵;H-富液管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包括吸收釜1,吸收釜1设有导流筒2,导流筒2与吸收釜1之间安装有填料3,吸收釜1安装有喷射式吸收器4,喷射式吸收器4连通导流筒2,喷射式吸收器4的上端位于吸收釜1的顶部的外侧,喷射式吸收器4的上端设有进气口5,进气口5位于导流筒2的外侧,喷射式吸收器4的顶部设有吸收液进口6,吸收釜1安装有吸收液出口7。吸收釜1为细长形,长径比为2~6,设备紧凑,运输方便。吸收釜1外设有冷却半管和夹套,或者在吸收釜1内安装冷却盘管,可以吸收热量,不需要水冷器,吸收温度低,吸收效率高。吸收釜1的工作温度为40~60℃,吸收釜1工作时,吸收CO2产生的温度低。吸收釜1的工作压力为100~200kPa,使CO2的吸收在加压的情况下进行,提高了CO2的吸收效率。填料3的高度为1~3米,降低填料3高度,从而使吸收釜1的结构更加紧凑。喷射式吸收器4的顶部的内径逐渐减小,呈漏斗状,喷射吸收器的内部缩经,可提高气液混合物喷入导流筒2的速度。喷射式吸收器4的底部设有扩大口8,扩大口8安装于导流筒2内,气液混合物经扩大口8喷出沿导流筒2快速下行。吸收釜1设有排气口9,排气口9位于吸收釜1的上封头,通过控制排气口9的排气流量,可以控制吸收釜1内的压力为100~200kPa,提高了CO2的吸收效率。本技术在使用时,吸收液通过吸收液出口7,经过输送设备加压后进入吸收液进口6高速喷入,使进气口5处形成0~100kPa的真空,从而使含CO2的气体进入喷射式吸收器4中,通过扩大口8喷出,气体中的CO2被吸收液吸收,经喷射式吸收器4喷出的气液混合物沿导流筒2快速下行,在吸收釜1的底部改变方向,进入填料3中,气液混合物在填料3中充分反应,可以进一步吸收气体中的CO2,吸收CO2完成后的吸收液沿导流筒2的上部进入分离区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后的吸收液进入吸收液出口7排出吸收釜1外,本技术设备紧凑,高度低(不超过8米),运输方便,涉及的设备少,降低了噪音,维护方便,吸收效率高,可达90%以上。本技术设备紧凑,高度低(不超过8米),运输方便,涉及的设备少,降低了噪音,维护方便,吸收效率高,可达90%以上。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技术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釜,所述吸收釜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与所述吸收釜之间安装有填料,所述吸收釜安装有喷射式吸收器,所述喷射式吸收器连通所述导流筒,所述喷射式吸收器的上端位于吸收釜的顶部的外侧,所述喷射式吸收器的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导流筒的外侧,所述喷射式吸收器的顶部设有吸收液进口,所述吸收釜安装有吸收液出口,所述喷射式吸收器的顶部的内径逐渐减小,呈漏斗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釜,所述吸收釜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与所述吸收釜之间安装有填料,所述吸收釜安装有喷射式吸收器,所述喷射式吸收器连通所述导流筒,所述喷射式吸收器的上端位于吸收釜的顶部的外侧,所述喷射式吸收器的上端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导流筒的外侧,所述喷射式吸收器的顶部设有吸收液进口,所述吸收釜安装有吸收液出口,所述喷射式吸收器的顶部的内径逐渐减小,呈漏斗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釜为细长形,长径比为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喷射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华徐美南张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快凯高效节能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