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供电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7121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供电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包括吸收塔、富液泵、贫富液换热器、解吸塔、贫液泵、贫液冷却器、燃煤注汽锅炉系统、汽轮发电机、煮沸器。其中,除盐水吸热升温,然后经由贫液冷却器第一出口进入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中;除盐水在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中变为高温高压蒸汽,一部分高温高压蒸汽通入汽轮发电机中,在汽轮发电机中高温高压蒸汽转变为电能和低温低压蒸汽,汽轮发电机电连接富液泵和贫液泵,以对富液泵和贫液泵提供电能;低温低压蒸汽进入煮沸器中与解吸塔底的部分液体进行第三热交换。汽轮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可用于富液泵和贫液泵的供电,从而节省了富液泵和贫液泵额外消耗的电能,降低了捕集成本。

Carbon dioxide capture system based on power supply of coal-fired steam injection boil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供电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捕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供电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CO2的含量也不断上升,大量CO2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给全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CO2减排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提高能效,提高设备和工艺的能效可以有效的减少CO2的排放。第二种是寻找替代能源,新能源的发现和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有效的减小CO2的排放。第三种是对CO2进行捕集和封存(CCS)。前两种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有突破性的发展,而对排出的CO2进行捕集和封存已经成为减小大气中CO2排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利用有机胺捕集CO2技术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有机胺法捕集CO2技术的主要不足之处是解吸塔再生能耗过高,为了更有效地减少CO2排放,开发新的CO2捕集系统,国内外学者正不断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与开发。然而燃煤注汽锅炉是烟气CO2捕集技术的“蓝海”,目前尚未有示范工程建设,也未有具体的技术成果发布。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供电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1)、富液泵(12)、贫富液换热器(13)、解吸塔(14)、贫液泵(15)、贫液冷却器(16)、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汽轮发电机(18)、煮沸器(19);吸收塔(11)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11A1),位于吸收塔(11)的下部,供烟气进入;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位于吸收塔(11)的上部;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位于吸收塔(11)的底部;吸收塔第二出口(11B2),位于吸收塔(11)的顶部;贫富液换热器(13)包括: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13A1);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13A2);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供电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1)、富液泵(12)、贫富液换热器(13)、解吸塔(14)、贫液泵(15)、贫液冷却器(16)、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汽轮发电机(18)、煮沸器(19);吸收塔(11)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11A1),位于吸收塔(11)的下部,供烟气进入;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位于吸收塔(11)的上部;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位于吸收塔(11)的底部;吸收塔第二出口(11B2),位于吸收塔(11)的顶部;贫富液换热器(13)包括: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13A1);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13A2);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13B1);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13B2);富液泵(12)的一侧连通于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另一侧连通于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13A1);解吸塔(14)包括:解吸塔第一入口(14A1),位于解吸塔(14)的上部,连通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13B1);解吸塔第二入口(14A2),位于解吸塔(14)的底部;解吸塔第一出口(14B1),位于解吸塔(14)的底部;解吸塔第二出口(14B2),位于解吸塔(14)的顶部;解吸塔第三出口(14B3),位于解吸塔(14)的下部;贫液泵(15)的一侧连通于解吸塔第一出口(14B1),另一侧连通于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13A2);贫液冷却器(16)包括:贫液冷却器第一入口(16A1),连通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13B2);贫液冷却器第二入口(16A2),供外部除盐水进入;贫液冷却器第一出口(16B1),连通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贫液冷却器第二出口(16B2),连通于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汽轮发电机(18),包括:汽轮发电机蒸汽入口(18A),连通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汽轮发电机蒸汽出口(18B);汽轮发电机发电接口(18C),分别电连接于富液泵(12)、贫液泵(15);煮沸器(19),包括:煮沸器第一入口(19A1),连通于汽轮发电机蒸汽出口(18B);煮沸器第二入口(19A2),连通于解吸塔第三出口(14B3);煮沸器第一出口(19B1),连通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煮沸器第二出口(19B2),连通于解吸塔第二入口(14A2);其中,烟气经由吸收塔第一入口(11A1)进入吸收塔(11)中且从下往上运动,吸收剂经由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进入吸收塔(11)中且往下喷淋,往下喷淋的吸收剂与烟气逆流接触,从而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为富液,富液向下沉降,脱除了二氧化碳的烟气继续向上运动并经由吸收塔第二出口(11B2)排出;富液经由富液泵(12)从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13A1)泵入到贫富液换热器(13)中进行第一热交换,富液吸热升温;完成第一热交换的富液经由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13B1)、解吸塔第一入口(14A1)进入解吸塔(14)中,富液在解吸塔(14)中被加热解吸并分解为贫液和二氧化碳,贫液在解吸塔(14)中向下沉降,二氧化碳向上运动并经由解吸塔第二出口(14B2)排出;解吸塔(14)中解吸出的贫液经由贫液泵(15)从解吸塔第一出口(14B1)、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13A2)泵入到贫富液换热器(13)中,与经由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13A1)进入的富液进行前述的第一热交换,贫液放热降温;完成第一热交换的贫液经由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13B2)、贫液冷却器第一入口(16A1)进入贫液冷却器(16)中,与经由贫液冷却器第二入口(16A2)进入的除盐水进行第二热交换,贫液再次放热降温,降温后的贫液经由贫液冷却器第二出口(16B2)、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进入吸收塔(11)中作为前述吸收剂使用;经由贫液冷却器第二入口(16A2)进入的除盐水吸热升温,吸热升温后的除盐水经由贫液冷却器第一出口(16B1)进入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中,以作为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的补给水使用;补给水在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的作用下变为高温高压蒸汽,一部分高温高压蒸汽通入汽轮发电机(18)中,在汽轮发电机(18)中高温高压蒸汽转变为电能和低温低压蒸汽,汽轮发电机(18)的汽轮发电机发电接口(18C)电连接富液泵(12)和贫液泵(15),以对富液泵(12)和贫液泵(15)提供电能;低温低压蒸汽经由汽轮发电机蒸汽出口(18B)、煮沸器第一入口(19A1)进入煮沸器(19)中进行第三热交换;解吸塔(14)底的部分液体经由解吸塔第三出口(14B3)、煮沸器第二入口(19A2)进入煮沸器(19)中,与经由煮沸器第一入口(19A1)进入煮沸器(19)的低温低压蒸汽进行前述第三热交换,所述部分液体在煮沸器(19)中吸热升温而被部分汽化并由煮沸器第二出口(19B2)、解吸塔第二入口(14A2)进入解吸塔(14)中,以为解吸塔(14)中的富液解吸提供蒸汽和热量;煮沸器(19)中低温低压蒸汽放热降温而变为凝结水,凝结水经由煮沸器第一出口(19B1)进入到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中,以作为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的补给水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供电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煤注汽锅炉系统(17)包括锅炉除氧器(171)、锅炉汽包(172)和注汽锅炉本体(173);锅炉除氧器(171)包括:锅炉除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诗建李清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