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29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42
一种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包括能喷射吸收液的喷淋装置、吸收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喷淋装置与吸收液收集装置之间设置有筒体,筒体的顶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筒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喷淋装置位于进水口的上方,在所述喷淋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能将进入到筒体内腔中的粉尘气体流入喷淋装置的引风装置,所述出水口与吸收液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筒体的周壁上分布有能通过粉尘气体的滤气通道,所述滤气通道上分布有滤网,滤网的俯视投影分别位于进水口的俯视投影的范围内,从进水口进入筒体的喷淋液在滤网上形成水幕后进入吸收液收集装置中。其优点在于:喷淋液在滤网上形成水幕,使喷淋液均匀地散布在滤网上,实现粉尘的充分吸收。

Dust water curtain absorber for urea gran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尘处理装置制作技术,尤其指一种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621042715.4名称为《一种蜂窝湍球式尿素粉尘吸收液收集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蜂窝湍球式尿素粉尘吸收液收集装置;包括中间大两端小的尿素粉尘吸收液收集装置壳体,所述尿素粉尘吸收液收集装置壳体的底部与尿素造粒塔顶部的含尘气体排出口相连,所述尿素粉尘吸收液收集装置壳体的内下部安装有一级升气积液装置,尿素粉尘吸收液收集装置壳体的中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级波形板导流条、蜂窝湍球式除尘器装置、一级喷淋水洗层、二级喷淋水洗层;所述尿素粉尘吸收液收集装置壳体的上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二级升气积液装置、三级喷淋水洗层、四级喷淋水洗层、二级波形板导流条和通风装置;具有操作简便,制作成本偏低,除尘效果明显,溶液利用率高,同时结合尿液提浓装置,出口粉尘排放量可以得到国家标准规定以下的优点。然而,该吸收液收集装置用水量较大,而且该装置的粉尘回收效果仍不理想,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本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绿色环保,粉尘吸收效率高、吸收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包括能喷射吸收液的喷淋装置、吸收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淋装置与吸收液收集装置之间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面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筒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喷淋装置位于进水口的上方,在所述喷淋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能将进入到筒体内腔中的粉尘气体流入喷淋装置的引风装置,所述出水口与吸收液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筒体的周壁上分布有能通过粉尘气体的滤气通道,所述滤气通道上分布有滤网,滤网的俯视投影分别位于进水口的俯视投影的范围内,从进水口进入筒体的喷淋液在滤网上形成水幕后进入吸收液收集装置中。作为改进,所述筒体可优选为由钢管或/和扁钢条制成的架体,顶部钢管或/和扁钢条围成的环形口即为进水口,底部钢管或/和扁钢条围成的环形口即为出水口,侧壁钢管或/和扁钢条交错设置而围成的框形开口即为滤气通道,所述滤网的侧边连接在对应的框形开口上。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可优选为上端宽下端窄的倒锥形架体。进一步改进,所述倒锥形架体的进水口直径可优选为10~13m,所述倒锥形架体的出水口直径可优选为7~10m,所述倒锥形架体的高度可优选为4~7m。作为改进,所述滤网可优选为耐腐蚀的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的侧壁通过卡扣结构能脱卸地连接在相应的框形开口上,或所述不锈钢网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制作不锈钢网的钢丝未经弯折和固定而形成的条状结构,所述框形开口的侧壁上间隔分布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条弯折卡固在相应的连接孔中而将不锈钢网与相应框形开口固定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筒体的底部可优选与收集槽相连接,所述进水口的俯视投影位于收集槽的顶部开口范围内,所述收集槽的顶部开口与出水口相连通。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收液收集装置的结构为,在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通过管道与能过滤喷淋液中粉尘的过滤槽相连通,所述过滤槽通过回流管与喷淋装置相连通,在回流管上设置有将过滤槽中经过过滤的喷淋液输送回喷淋装置的循环泵。作为改进,所述筒体可优选设置在用于尿素造粒的罐体中,所述筒体内腔与罐体内腔相连通,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罐体开口,所述喷淋装置密封连接在罐体开口上,所述喷淋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喷淋开口,所述筒体位于喷淋开口的下方,喷淋装置中的喷淋液经喷淋开口流至筒体的进水口,所述喷淋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即为所述的引风装置,罐体内的粉尘被引风机吸入筒体内腔后从喷淋开口进入喷淋装置的内腔中。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N层喷淋管,N层喷淋管依次上下间隔地设置在箱体内腔中,所述喷淋管的端部伸出箱体侧壁而与喷淋液源相连通,所述喷淋管上间隔分布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均经相应的喷淋管与喷淋液源相连通,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进一步改进,在最上层的喷淋管上方的箱体内腔中可优选设置有除水器,在最上层的喷淋管与第二层喷淋管之间的箱体内腔中设置有收水器,在箱体底部的喷淋开口处设置有能通过喷淋液的填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筒体能拦截流向筒体内腔的粉尘并通过滤网上的水幕吸收粉尘,喷淋液在滤网上形成水幕,使喷淋液均匀地散布在滤网上,增加喷淋液与粉尘接触的面积,实现粉尘的充分吸收,尿素粉尘的吸收效率也因此提高;被喷淋液吸收后的粉尘随喷淋液进入吸收液收集装置中回收处理,减少粉尘排放,绿色环保;本装置无需借助额外的动力设备,喷淋液为造粒塔中原有的尿素吸收喷淋液,喷淋液是通过重力自然流落至滤网上,而粉尘进入筒体则通过尿素造粒装置中原有的引风装置实现,无需改造原有的尿素造粒塔结构,安装方便、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筒体选择合适的长宽高从而形成理想的侧壁锥度,经过测算试验在柱体的侧壁上即能满足形成水幕的要求也能延长喷淋液在相同高度条件下在筒体上的停留时间,实现对喷淋液的充分利用,罐体内有80%以上的粉尘能在筒体上被吸收,大大减轻了喷淋装置中填料及喷头的吸收负荷,延长喷淋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排放气中的粉尘含量,达到了超低排放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筒体的正面投影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包括能喷射吸收液的喷淋装置1、吸收液收集装置,在所述喷淋装置1与吸收液收集装置之间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面设置有进水口31,所述筒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32,所述喷淋装置1位于进水口31的上方,在所述喷淋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能将进入到筒体内腔中的粉尘气体流入喷淋装置1的引风装置,所述出水口32与吸收液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筒体的周壁上分布有能通过粉尘气体的滤气通道33,所述滤气通道33上分布有滤网34,滤网34的俯视投影分别位于进水口31的俯视投影的范围内,从进水口31进入筒体的喷淋液在滤网34上形成水幕后进入吸收液收集装置中。所述筒体为由钢管或/和扁钢条制成的架体3,顶部钢管或/和扁钢条围成的环形口即为进水口31,底部钢管或/和扁钢条围成的环形口即为出水口32,侧壁钢管或/和扁钢条交错设置而围成的框形开口即为滤气通道33,所述滤网34的侧边连接在对应的框形开口上。所述架体3为上端宽下端窄的倒锥形架体。所述倒锥形架体的进水口直径D1为10~13m,所述倒锥形架体的出水口直径D2为7~10m,所述倒锥形架体的高度H为4~7m。滤网34为耐腐蚀的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的侧壁通过卡扣结构能脱卸地连接在相应的框形开口上,或所述不锈钢网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制作不锈钢网的钢丝未经弯折和固定而形成的条状结构,所述框形开口的侧壁上间隔分布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条弯折卡固在相应的连接孔中而将不锈钢网与相应框形开口固定在一起。卡扣结构属于常见的连接结构,属于公知技术,故不再详细描述。筒体的底部与收集槽35相连接,所述进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包括能喷射吸收液的喷淋装置(1)、吸收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淋装置(1)与吸收液收集装置之间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面设置有进水口(31),所述筒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32),所述喷淋装置(1)位于进水口(31)的上方,在所述喷淋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能将进入到筒体内腔中的粉尘气体流入喷淋装置(1)的引风装置,所述出水口(32)与吸收液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筒体的周壁上分布有能通过粉尘气体的滤气通道(33),所述滤气通道(33)上分布有滤网(34),滤网(34)的俯视投影分别位于进水口(31)的俯视投影的范围内,从进水口(31)进入筒体的喷淋液在滤网(34)上形成水幕后进入吸收液收集装置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尿素造粒塔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包括能喷射吸收液的喷淋装置(1)、吸收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淋装置(1)与吸收液收集装置之间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面设置有进水口(31),所述筒体的底面设置有出水口(32),所述喷淋装置(1)位于进水口(31)的上方,在所述喷淋装置(1)的顶部设置有能将进入到筒体内腔中的粉尘气体流入喷淋装置(1)的引风装置,所述出水口(32)与吸收液收集装置相连通,所述筒体的周壁上分布有能通过粉尘气体的滤气通道(33),所述滤气通道(33)上分布有滤网(34),滤网(34)的俯视投影分别位于进水口(31)的俯视投影的范围内,从进水口(31)进入筒体的喷淋液在滤网(34)上形成水幕后进入吸收液收集装置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由钢管或/和扁钢条制成的架体(3),顶部钢管或/和扁钢条围成的环形口即为进水口(31),底部钢管或/和扁钢条围成的环形口即为出水口(32),侧壁钢管或/和扁钢条交错设置而围成的框形开口即为滤气通道(33),所述滤网(34)的侧边连接在对应的框形开口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3)为上端宽下端窄的倒锥形架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形架体的进水口直径(D1)为10~13m,所述倒锥形架体的出水口直径(D2)为7~10m,所述倒锥形架体的高度(H)为4~7m。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粉尘水幕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34)为耐腐蚀的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网的侧壁通过卡扣结构能脱卸地连接在相应的框形开口上,或所述不锈钢网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为制作不锈钢网的钢丝未经弯折和固定而形成的条状结构,所述框形开口的侧壁上间隔分布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条弯折卡固在相应的连接孔中而将不锈钢网与相应框形开口固定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瑞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