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中草药基微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原位制备与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704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草药基微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原位制备与应用方法,包括用乙醇、去离子水等溶剂将聚合物高分子完全溶解,制得高分子溶液,将中草药提取物溶解或分散到高分子溶液中搅拌至完全均匀后得到纺丝前驱液,将配制好的纺丝前驱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注射器放入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中,开启设备,调节纺丝参数至有纤维均匀喷出,控制喷头口与接收伤口的间隔距离,可实现在伤口处原位制备纳米纤维抗菌敷料。该制备方法能够利用静电力的作用将抗菌纤维膜敷料完美贴合伤口,且该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采用中草药提取物作为抗菌成分,成本低廉,抗菌效果好,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

In-situ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based micro-nanofibers antimicrobial dr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草药基微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原位制备与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敷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基微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原位制备与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人体保护的第一道屏障,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但它时刻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损伤,主要包括急性(例如手术和创伤性伤口,擦伤和烧伤)和慢性(例如糖尿病足溃疡和压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每年全球约有4100万创伤病例,每年的经济负担超过6700亿美元。可见,人类皮肤创伤给全世界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相当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皮肤伤口的治疗主要取决于伤口的大小,深度和破坏程度,且依赖于伤口敷料的辅助。理想的创伤敷料需要具备诸多特点包括:能够适合伤口形状,吸收伤口液体而不增加细菌增殖或引起过度脱水,控制流出的液体和气体,保护伤口和周围组织,消除疼痛,促进修复期再上皮化,易于应用和移除以及使病人感到舒适等。目前国内的专利技术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伤口敷料,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310613174.0)公开了一种高通透率薄膜敷料包括聚氨酯薄膜以及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草药基微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原位制备与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无水乙醇将聚合物高分子完全溶解,制得高分子溶液;步骤2:将中草药提取物溶解到去离子水或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后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高分子溶液中至中草药提取物的质量为聚合物含量的1‑5wt%,搅拌至完全均匀后得到纺丝前驱液;步骤3:将步骤2中配制好的纺丝前驱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注射器放入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中,开启设备,调节纺丝参数至有纤维均匀喷出,控制喷头口与接收伤口的间隔距离,可实现在伤口处原位制备纳米纤维抗菌敷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基微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原位制备与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无水乙醇将聚合物高分子完全溶解,制得高分子溶液;步骤2:将中草药提取物溶解到去离子水或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后加入到步骤1制备的高分子溶液中至中草药提取物的质量为聚合物含量的1-5wt%,搅拌至完全均匀后得到纺丝前驱液;步骤3:将步骤2中配制好的纺丝前驱液加入到注射器中,并将注射器放入便携式静电纺丝装置中,开启设备,调节纺丝参数至有纤维均匀喷出,控制喷头口与接收伤口的间隔距离,可实现在伤口处原位制备纳米纤维抗菌敷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基微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原位制备与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高分子为聚乙烯吡洛烷酮PVP,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以及玉米蛋白粉末,高分子溶液浓度为8-15wt%。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基微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原位制备与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旭郭浩张迪安闫芳芳董文昊刘佳旭牟小菊余丹王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