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污自锁多路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702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污自锁多路阀,目前,一般液压传动装置中,液控单向阀未能解决液压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和多个执行机扬的抗污和自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与负载端相连的油腔中设置液压锁推杆和锁芯,实现了负载端的增压、减压和自锁。通过将换向阀杆设计成直径不同的数段,来调节负载端油腔的压力和实现多个负载串联连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抗污自锁等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污自锁多路阀,它特别适用于起重运输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的液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一般液压传动装置中,“液控单向阀”大多数是液压开锁,虽然在“液压柱塞”卡死的问题上有所研究,但未能解决液压执行机构工作稳定性和多个执行机构集中控制过程中的抗污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污自锁多路阀,它能解决多路阀的抗污和自锁。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进油阀体、换向阀体、换向阀杆、回油阀体、安全阀、手柄杆、液压锁推杆、锁芯、弹簧等构成。与负载端相连的油腔中设有锁芯、液压锁推动杆,换向阀杆设计成直径不同的数段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抗污自锁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主视剖视图。附图2为附图1中G-G向剖视图附图中,1为进油阀体、2为换向阀体、3为换向阀杆、4为回油阀体、5为安全阀、6为手柄杆、7为液压锁推杆、8为锁芯、9为弹簧、A为负载端、P为进油口、T为出油口。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将本技术使用于联合收割机的升降系统之中,将负载端A与收割机中的升降系统或其它传动系统联结,因换向阀杆3设计成不同直径的数段,不同直径的段与油路配合,形成不同油路,手柄6可以带动换向阀杆3前后运动从而实现压力油路的变化,同时手柄6的上部可推动液压锁推杆7向前运动,当需增压时,通过推动换向阀杆3前后运动,使得锁芯8所在腔与压力油腔相连,从而实现增压的目的;当需降压时,通过推动换向阀杆3前后运动,使得锁芯8所在的腔与回油腔相连,从而实现降压的目的;当需维持压力不变时,立即使手柄杆6离开液压锁推杆7,液压锁杆7处于自由状态,使得锁芯8在弹簧9和锁芯8所在的腔的压力油的推动下,锁芯8迅速堵紧油腔,使得负载端A的压力不变,从而实现了负载端A的自锁,保证了执行机构的稳定性。本技术中可有多个负载端A串联使用,通过各自配有的手柄杆6对各自的液压推杆7和换向阀杆3的位置调节实现每个负载端A的增压、减压或自锁。本技术中,安全阀5根据事先设定的压力,一旦达到设定压力时,安全阀5将自动卸压,从而实现了安全调节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抗污自锁多路阀,它包括进油阀体(1)、换向阀体(2)、换向阀杆(3)、回油阀体(4)、安全阀(5)、手柄杆(6)、液压锁推杆(7)、锁芯(8)弹簧(9)组成,其特征在于与负载端A相连的油腔中设有锁芯(8)、液压锁推动杆(7),换向阀杆(3)设计成直径不同的数段。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抗污自锁多路阀,目前,一般液压传动装置中,液控单向阀未能解决液压执行机构的稳定性和多个执行机扬的抗污和自锁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与负载端相连的油腔中设置液压锁推杆和锁芯,实现了负载端的增压、减压和自锁。通过将换向阀杆设计成直径不同的数段,来调节负载端油腔的压力和实现多个负载串联连结,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抗污自锁等优点。文档编号F15B13/02GK2823624SQ200520076488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阮瑞勇 申请人:江苏国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污自锁多路阀,它包括进油阀体(1)、换向阀体(2)、换向阀杆(3)、回油阀体(4)、安全阀(5)、手柄杆(6)、液压锁推杆(7)、锁芯(8)弹簧(9)组成,其特征在于与负载端A相连的油腔中设有锁芯(8)、液压锁推动杆(7),换向阀杆(3)设计成直径不同的数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瑞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