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件以及养生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89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件以及养生壶,其中,加热器件包括结构底座和加热组件,所述结构底座为由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具有工作面,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结构、负极导电结构以及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电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并在通电状态下发热的电热膜,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均呈膜片结构并均铺设与所述工作面。由于电热膜呈膜状设置,在发热时,电热膜作为热源整体呈片状,这样,将电热膜贴合到受热对象,那么,这将增加热源与受热对象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

Heating devices and health p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器件以及养生壶
本技术属于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件以及养生壶。
技术介绍
加热器件的发热面多为圆柱面,如电热丝等,这样,加热器件的热量将向四周散发,当受热对象只能单向接收热量时,受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加热器件存在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热器件,其旨在解决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热器件,包括: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为由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具有工作面;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结构、负极导电结构以及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电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并在通电状态下发热的电热膜,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均呈膜片结构并均铺设与所述工作面。可选地,所述电热膜设有多个,且各所述电热膜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的厚度均为0.1-0.3mm。可选地,所述工作面于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对应的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的容置槽,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背离所述结构底座的膜面均与所述工作面拟合。可选地,所述结构底座为平板结构。可选地,所述结构底座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养生壶,包括:底壶,所述底壶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容液腔;顶壶,所述顶壶可拆卸地搭放于所述容液腔的腔口,所述顶壶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烹煮腔,所述顶壶于所述烹煮腔的腔底开设虹吸口;虹吸管,所述虹吸管连接于所述顶壶的底部,并从上往下延伸,所述虹吸管一管口与所述虹吸口对接,另一管口与所述容液腔的腔底留有间隙;壶盖,所述壶盖可拆卸地搭放于所述烹煮腔的腔口;加热器件,用于加热所述底壶,并为上述的加热器件,所述工作面贴合于所述底壶底部。可选地,所述养生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虹吸口的过滤网。可选地,所述容液腔的腔口与所述烹煮腔的腔口的结构尺寸相同。本技术的加热器件通过对电热膜通电来实现对受热对象的加热,其中,由于电热膜呈膜状设置,在发热时,电热膜作为热源整体呈片状,这样,将电热膜贴合到受热对象,那么,这将增加热源与受热对象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器件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养生壶的剖面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底壶101容液腔200顶壶201烹煮腔300虹吸管400壶盖500加热器件510结构底座520加热组件521正极导电结构522负极导电结构523电热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器件,用于产生热量并对受热对象进行加热。请参阅图1,该加热器件500包括结构底座510和加热组件520。结构底座510为由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510。结构底座510用于承载加热组件520。结构底座510采用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能够减少加热组件520通过结构底座510散失,在具体实施例中,结构底座510可以为陶瓷或玻璃等材料;进一步地,结构底座510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510,这样,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加热组件520是否存在瑕疵。其中,结构底座510具有工作面,该工作面用于安置加热组件520,并面向受热对象。加热组件520包括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以及一端与正极导电结构521电连接而另一端与负极导电结构522电连接并在通电状态下发热的电热膜523。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均呈膜片结构并均铺设与工作面,在具体实施中,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可以通过使处于热熔状态涂覆到工作面,也可以将制备完成后直接安置到工作面上。本技术的加热器件500通过对电热膜523通电来实现对受热对象的加热,其中,由于电热膜523呈膜状设置,在发热时,电热膜523作为热源整体呈片状,这样,将电热膜523贴合到受热对象,那么,这将增加热源与受热对象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热膜523在通电状态下产生波长为4~14μm的红外线。该波长范围内的红外线可直接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作用于血管、神经末梢及淋巴管,引起分子共振,产生温热效应,起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增强抵抗力,因此,该加热器件500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周围的使用人员起到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正极导电结构521和负极导电结构522采用电阻率较低的导电材料,而电热膜523则采用电阻率较高的导电材料。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的厚度均为0.1-0.3mm。请参阅图1,电热膜523设有多个,且各电热膜523间隔设置。其中,电热膜523设置多个,各个电热膜523可以分担一部分发热,可以降低单个电热膜523所需的发热量,这样,有利于扩大电热膜523料材的选择。在具体实施中,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各电热膜523之间的图形布置,可根据实际实用性布置即可,在此并不将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各电热膜523之间的图形限定为附图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工作面于与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对应的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置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的容置槽,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背离结构底座510的膜面均与工作面拟合。这样,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均收纳于容置槽内,避免了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外露于容置槽,容置槽对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体地,当工作面刮擦到外部硬物时,能够避免电热膜523出现被刮擦掉的情况。在本技术中,结构底座510为平板结构。这样,结构底座510作为单一物料存储时能够极大地节约存储空间。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养生壶,该养生壶包括底壶100、顶壶200、虹吸管300、壶盖400以及加热器件500。该加热器件500为上述实施例的加热器件500。底壶100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容液腔101,底壶100可以呈圆柱状,也可以呈圆柱状,底壶100可由透明、耐高温材料制成,如玻璃材料,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容液腔101内的水的状态,避免干烧。顶壶200可拆卸地搭放于容液腔101的腔口,顶壶200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烹煮腔201,顶壶200于烹煮腔201的腔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为由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具有工作面;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结构、负极导电结构以及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电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并在通电状态下发热的电热膜,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均呈膜片结构并均铺设与所述工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为由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具有工作面;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结构、负极导电结构以及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电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并在通电状态下发热的电热膜,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均呈膜片结构并均铺设与所述工作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设有多个,且各所述电热膜间隔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的厚度均为0.1-0.3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于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对应的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的容置槽,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背离所述结构底座的膜面均与所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伟周政宽周文洪
申请(专利权)人:唐锋机电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