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岩松专利>正文

一种保温不烫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878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不烫杯,包括内杯体、吸水装置和外杯体,内杯体套装在外杯体中,外杯体上设置通风散热结构,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和止回装置,吸水管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制成,吸水管沿内杯体的外壁缠绕,吸水管的下端与止回装置的出水口连接,吸水管的上端从内杯体外壁的上端伸出,止回装置设置在内杯体的外壁底部或杯底,止回装置的入水口置于内杯体的内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水管将热水从内杯体中吸出,在螺旋缠绕的吸水管中形成了一个较长的冷却水路,确保热水从吸水管的上端吸出时温度得到降低,而且外杯体上的散热通孔能够确保吸水管吸收的热量能得到散失。

A Thermal Insulation Non-ironing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不烫杯
本技术涉及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不烫杯。
技术介绍
现有的杯子包括普通水杯和保温杯,普通水杯倒入热水后无法实现保温功能,而且握持杯子的外壁时容易烫手,普通水杯常见的材料为塑料、不锈钢、陶瓷等,因其降温速率较低,不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使用体验。保温杯倒入热水后,在喝水时需要将水倒出在常温下自然冷却一段时间方能饮用,尤其在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时,热水冷却到常温状态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造成了饮用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了提高金属表面的散热性能,为了尽快散热,通过涂层技术改善金属表面的热辐射效率,是提高金属材料散热性能的重要途径。碳纳米管(CNTs)是散热涂料最理想的功能填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好的导热材料之一,CNTs是一维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被誉为世界上最黑的物质,辐射系数接近1。涂层很薄时,比如5-10微米,就能形成均匀光洁、机械性能优异的膜,可以激发金属散热器表面的共振效应。申请号为201410625187.4的专利“快速冷却茶杯”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杯,包括第一杯体和杯盖,杯盖为金属吸热盖;在金属吸热盖的底部与第一杯体相接处设有隔热密封垫;在金属吸热盖内设有螺旋状冷却槽;冷却槽的进水口位于金属吸热盖的下表面,在金属吸热盖的上表面为与进水口相通的吸水口;在进水口处设有一与其相通的吸管,吸管通过设在第一杯体内壁的吸管支架固定。该专利通过吸水口将保温杯体内的热水吸出,并在吸出的过程中通过金属吸热盖的吸热作用进行冷却。该专利主要通过本技术中的金属吸热盖能吸收热水的温度,使热水从出水口至吸水口的过程中进行冷却,使热水迅速冷却为常温水,便于饮用,从而节约了热水冷却时间。但是由于本专利采用的金属吸热盖材料为铜,铜虽然导热系数高,吸热快,但是该专利中的金属吸热盖在吸收热量后造成温度过高容易烫手,而且铜在长时间的潮湿环境下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铜锈,而且由于螺旋状冷却槽与吸管相通容易造成保温杯内热水热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保温不烫杯,在内杯体的外壁缠绕由快速吸热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吸水管,通过吸水管将热水从内杯体中吸出,在螺旋缠绕的吸水管中形成了一个较长的冷却水路,确保热水从吸水管的上端吸出时温度得到降低,而且外杯体上的散热通孔能够确保吸水管吸收的热量能得到散失。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温不烫杯,包括内杯体、吸水装置和外杯体,所述内杯体套装在所述外杯体中,所述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所述外杯体上设置通风散热结构,所述吸水管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吸水管沿所述内杯体的外壁螺旋缠绕,所述吸水管的下端与内杯体外壁的下端连接,所述吸水管的上端从所述内杯体外壁的上端伸出。优选的,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设置在所述内杯体的外壁底部或杯底,所述止回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吸水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止回装置的入水口置于所述内杯体的内腔中。优选的,所述内杯体的内壁和外壁上覆着绝热材料,所述绝热材料为绝热涂料或金属保温隔热材料。优选的,所述外杯体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通风散热结构为若干散热通孔。优选的,所述外杯体的侧壁上设置握持区和散热区,所述握持区设置在所述外杯体侧壁的中间区域,紧邻所述握持区的上下两个所述散热区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通孔。优选的,所述外杯体侧壁上设置把手区和散热区,所述把手区设置在所述外杯体侧壁的一侧,所述把手区设置有把手,所述散热区设置有若干散热通孔。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由铝、银、铜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的外层覆着碳纳米管散热涂料或银涂层。优选的,所述保温不烫杯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中间夹层,上盖设置卡扣与杯盖的侧壁扣接,所述下盖设置有通孔,所述吸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收纳于与所述中间夹层中,所述吸水管的上端设置有隔热塑胶套管。优选的,所述吸水管沿所述内杯体的外壁螺旋缠绕,所述吸水管的螺旋升角角度不小于0°。更优选的,所述螺旋升角角度为0°~4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的保温不烫杯包括内杯体、吸水装置、外杯体和杯盖,在内杯体的外壁缠绕由快速吸热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吸水管,通过吸水管将热水从内杯体底部中吸出,在螺旋缠绕的吸水管中形成了一个较长的冷却水路,吸水管由快速吸热材料制成,可以实现快速吸热,吸水管的外层的银涂层和碳纳米管散热涂料可以确保吸收的热量能够得到快速散失,确保热水从吸水管的上端吸出时温度得到降低,而且铝的外层镀银可以保证材料稳定性,防止吸水管与外界的水分和空气发生反应。内杯体底部设置的止回装置可以防止液体倒流,只有当需要喝水时,通过在吸水管的上端吸掉吸水管中的空气使吸水管内的压强减小,使热水通过止回装置进入吸水管内,当外界吸力消失时,止回装置会闭合,防止热水进入吸管内。外杯体上的散热通孔能够确保吸水管吸收的热量能得到散失,而且外杯体由隔热材料制成,在手握持的区域不会设置散热通孔,防止手被烫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保温不烫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温不烫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保温不烫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保温不烫杯第一实施例的杯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保温不烫杯第一实施例的杯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保温不烫杯,包括内杯体2、吸水装置和外杯体1,内杯体2套装在外杯体1中,外杯体1上设置通风散热结构,通风散热结构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为条状、圆孔、多边孔等形状,空气通过通风散热结构进入外杯体1的内腔中,实现空气对流,确保散热。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31和止回装置32,吸水管的材料为金属材料,吸水管31沿内杯体2的外壁缠绕,吸水管31的下端与止回装置32的出水口连接,吸水管31的上端从内杯体2外壁的上端伸出,止回装置32设置在内杯体2的外壁底部或杯底,止回装置32的入水口置于内杯体2的内腔中。本实施例优选的止回装置32设置在内杯体2的外壁底部。本实施例优选的止回装置32为单向阀,单向阀可以防止液体反向流动,只有当需要喝水时,通过在吸水管31的上端吸掉吸水管31中的空气使吸水管31内的压强减小,使热水通过止回装置32进入吸水管31内,当外界吸力消失时,止回装置32会闭合,防止热水进入吸水管31内。吸水管31沿内杯体2的外壁螺旋缠绕,吸水管31的螺旋升角角度不小于0°,优选的螺旋升角角度为0°~45°,进一步优选的螺旋升角角度为0°,即吸水管31沿水平方向在内杯体2的外壁上螺旋向上缠绕,这种缠绕方法可以确保吸水管31有最大的缠绕长度,能够形成足够长的冷却回路,使热水在吸水管31内得到充分降温。更优选的螺旋升角角度为45°,该螺旋升角可以保证吸水管31形成较长的冷却回路,同时还可以降低吸水时所需的吮吸力度。内杯体2由保温材料制成,内杯体2的内壁和外壁上覆着绝热材料,绝热材料为绝热涂料或金属保温隔热材料。其中绝热涂料是以极细中空陶瓷颗粒为填料的涂料,金属保温隔热材料为热反射材料,热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不烫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杯体、吸水装置和外杯体,所述内杯体套装在所述外杯体中,所述外杯体上设置通风散热结构,所述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吸水管沿所述内杯体的外壁螺旋缠绕,所述吸水管的下端与内杯体外壁的下端连接,所述吸水管的上端从所述内杯体外壁的上端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不烫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杯体、吸水装置和外杯体,所述内杯体套装在所述外杯体中,所述外杯体上设置通风散热结构,所述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吸水管沿所述内杯体的外壁螺旋缠绕,所述吸水管的下端与内杯体外壁的下端连接,所述吸水管的上端从所述内杯体外壁的上端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不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设置在所述内杯体的外壁底部或杯底,所述止回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吸水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止回装置的入水口置于所述内杯体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不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的内壁和外壁上覆着绝热材料,所述绝热材料为绝热涂料或金属保温隔热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不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通风散热结构为若干散热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不烫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的侧壁上设置握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岩松
申请(专利权)人:刘岩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