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登民专利>正文

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496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7:48
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包括分线模块、上充电接头、下充电接头。所述分线模块与上充电接头电性连接,所述上充电接头和下充电接头上分别设有上接头正极、上接头负极和下接头正极、下接头负极,上接头正极、上接头负极、下接头正极、下接头负极表面均为微凸的光滑面,污物浸染后很容易清除。所述上接头正极、上接头负极、下接头正极、下接头负极内部分别设有上接头正极磁铁、上接头负极磁铁、下接头正极磁铁、下接头负极磁铁,在磁铁引力作用下,上接头正极与下接头正极紧密接触,上接头负极与下接头负极紧密接触。单手操作就能方便的让上充电接头和下充电接头紧密接触,进而进行充电。

An anti-fouling charging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接头
,尤其涉及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
技术介绍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发光或发出声音的鞋子,这种鞋子鞋底内部安装有提供电能的可充电电池,现有技术公开了在鞋底侧面或在鞋内部设置连接外部充电器的充电接头,连接外部充电器给可充电电池充电。但是现有的鞋底侧面的充电接头一般为插入式接口,污物浸染后不易清除,鞋内部设置充电接头影响穿戴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包括分线模块,所述分线模块电性连接有上充电接头,所述上充电接头包括上接头壳、固定连接在上接头壳内的上接头正极座和上接头负极座、分别安装在上接头正极座和上接头负极座内的上接头正极和上接头负极、分别安装在上接头正极和上接头负极内的上接头正极磁铁和上接头负极磁铁;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还包括与上充电接头匹配使用的下充电接头,所述下充电接头包括下接头壳、固定连接在下接头壳内的下接头正极座和下接头负极座、分别安装在下接头正极座和下接头负极座内的下接头正极和下接头负极、分别安装在下接头正极和下接头负极内的下接头正极磁铁和下接头负极磁铁,所述上接头正极磁铁和上接头负极磁铁与所述下接头正极磁铁和下接头负极磁铁相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上充电接头和下充电接头均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分线模块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的电源接口。优选的,所述上接头正极磁铁和上接头负极磁铁安装方向相反,所述下接头正极磁铁和下接头负极磁铁安装方向相反,且能与上充电接头的同种电极内的磁铁相吸引。优选的,所述下接头壳内还设有充电管理电路板,所述充电管理电路板与下接头正极座和下接头负极座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管理电路板上电性连接有智能充电管理芯片。优选的,所述上接头正极、上接头负极、下接头正极和下接头负极上表面均为微凸的光滑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上充电接头和下充电接头上的电极,表面光滑且微凸,避免了插入式接口被污物浸染后不易清除的问题。2、本技术设置两个上充电接头和两个下充电接头,可同时为两个可充电电池充电,提高了效率。3、本技术的上充电接头和下充电接头,同种电极内的磁铁磁极安装方向相反,在磁力的作用下,上充电接头和下充电接头之间不仅能够紧密接触,并且自动让同种电极对准,单只手就能快捷的完成充电接头的对接。4、污物侵染充电接头时,电池不会通过污物放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分线模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上充电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下充电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鞋子上的应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智能充电管理电路原理图之一;图7是本技术的智能充电管理电路原理图之二。图中所示:1-分线模块,1-1-外壳,1-2电源接口,1-3-正极电线,1-4-负极电线,2-上充电接头,2-1-上接头正极,2-2-上接头负极,2-3-上接头正极磁铁,2-4-上接头负极磁铁,2-5-上接头正极座,2-6-上接头负极座,2-10-上接头壳,3-下充电接头,3-1-下接头正极,3-2-下接头负极,3-3-下接头正极磁铁,3-4-下接头负极磁铁,3-5-下接头正极座,3-6-下接头负极座,3-7-正极引线,3-8-负极引线,3-9-充电管理电路板,3-10-下接头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包括分线模块1、上充电接头2、下充电接头3。所述分线模块1与上充电接头2电性连接,所述上充电接头2与所述下充电接头3在内部磁铁引力作用下,其电极能够对应紧密接触。所述上充电接头2和下充电接头3均为两个。如图2所示,所述分线模块1,包括外壳1-1和设置在外壳1-1上的电源接口1-2,以及正极电线1-3和负极电线1-4。如图3所示,所述上充电接头2包括上接头壳2-10、固定连接在上接头壳2-10内的上接头正极座2-5和上接头负极座2-6、分别安装在上接头正极座2-5和上接头负极座2-6内的上接头正极2-1和上接头负极2-2、分别安装在上接头正极2-1和上接头负极2-2内的上接头正极磁铁2-3和上接头负极磁铁2-4,所述上接头正极磁铁2-3和上接头负极磁铁2-4的磁极安装方向相反。所述上接头正极2-1和上接头负极2-2上表面为微凸的光滑面。如图4所示,所述下充电接头3,包括下接头壳3-10、固定连接在下接头壳3-10内的下接头正极座3-5和下接头负极座3-6、分别安装在下接头正极座3-5和下接头负极座3-6内的下接头正极3-1和下接头负极3-2、分别安装在下接头正极3-1和下接头负极3-2内的下接头正极磁铁3-3和下接头负极磁铁3-4。所述下接头正极磁铁3-3和下接头负极磁铁3-4的磁极安装方向相反。所述下接头正极3-1和下接头负极3-2上表面为微凸的光滑面。下充电接头上还设有充电指示灯。所述上接头正极磁铁2-3和上接头负极磁铁2-4与所述下接头正极磁铁3-3和下接头负极磁铁3-4相配合使用。利用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能方便地实现上接头正极2-1与下接头正极3-1、上接头负极2-2与下接头负极3-2的对应连接。所述下接头壳3-10内还设有充电管理电路板3-9,充电管理电路原理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充电管理电路板3-9与下接头正极座3-5和下接头负极座3-6电性连接。如图5所示,将本技术的下充电接头3嵌在鞋跟4-1里(或其它需要的地方)。正极引线3-7、负极引线3-8分别与鞋跟内(或其它需要的地方)的可充电电池的正、负极连接使用。上接头正极、上接头负极、下接头正极、下接头负极,皆使用耐磨损耐腐蚀导电材料。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与工作原理如下:先将上接头正极2-1与下接头正极3-1、上接头负极2-2与下接头负极3-2紧密接触连接,再将外置充电器连接到分线模块1上的电源接口1-2。这时,充电器的电源正极连接正极电线1-3、上接头正极座2-5、上接头正极磁铁2-3、上接头正极2-1,下接头正极3-1、下接头正极磁铁3-3、下接头正极座3-5和充电管理电路板3-9。充电器的电源负极连接负极电线1-4、上接头负极座2-6、上接头负极磁铁2-4、上接头负极2-2、下接头负极3-2、下接头负极磁铁3-4、下接头负极座3-6和充电管理电路板3-9。充电管理电路板3-9输出设定的电压,通过正极引线3-7和负极引线3-8给可充电电池充电;充电管理电路板3-9起充电控制作用,能够控制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用以保护被充电的电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线模块,所述分线模块电性连接有上充电接头,所述上充电接头包括上接头壳、固定连接在上接头壳内的上接头正极座和上接头负极座、分别安装在上接头正极座和上接头负极座内的上接头正极和上接头负极、分别安装在上接头正极和上接头负极内的上接头正极磁铁和上接头负极磁铁;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还包括与上充电接头匹配使用的下充电接头,所述下充电接头包括下接头壳、固定连接在下接头壳内的下接头正极座和下接头负极座、分别安装在下接头正极座和下接头负极座内的下接头正极和下接头负极、分别安装在下接头正极和下接头负极内的下接头正极磁铁和下接头负极磁铁,所述上接头正极磁铁和上接头负极磁铁与所述下接头正极磁铁和下接头负极磁铁相配合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线模块,所述分线模块电性连接有上充电接头,所述上充电接头包括上接头壳、固定连接在上接头壳内的上接头正极座和上接头负极座、分别安装在上接头正极座和上接头负极座内的上接头正极和上接头负极、分别安装在上接头正极和上接头负极内的上接头正极磁铁和上接头负极磁铁;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还包括与上充电接头匹配使用的下充电接头,所述下充电接头包括下接头壳、固定连接在下接头壳内的下接头正极座和下接头负极座、分别安装在下接头正极座和下接头负极座内的下接头正极和下接头负极、分别安装在下接头正极和下接头负极内的下接头正极磁铁和下接头负极磁铁,所述上接头正极磁铁和上接头负极磁铁与所述下接头正极磁铁和下接头负极磁铁相配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物浸染的充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充电接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登民赵晨蓉赵力
申请(专利权)人:赵登民赵晨蓉赵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