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63887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包括:发卡机架,所述发卡机架包括:竖直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发卡侧板和第二发卡侧板;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一发卡侧板和所述第二发卡侧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驱动窗口;所述第一发卡侧板、所述第二发卡侧板和所述支撑板构成一用于储存至少一张待打印证卡的储卡槽;发卡驱动机构,所述发卡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储卡槽内的待打印的证卡逐张移出所述储卡槽以实现自动发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待打印证卡逐张传送至打印机台以实现自动发卡,其显著地提升了激光打印系统的打印效率。

An automatic card issu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发卡装置
本技术涉及激光打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打印系统的自动出卡装置。
技术介绍
证卡,用来证明身份、经历等的证书和文件,如身份证、驾驶证等个人证件。身份证、驾驶证以及护照等证件上的个性化信息,如人物头像、姓名、年龄等,需要采用打印机进行打印。待打印的证卡一般包括有两个打印面,分别为正打印面和反打印面。激光打印系统是一种常用的证卡打印设备,其一般包括控制系统及与控制系统通讯连接的打印机台和激光打印装置,其中:打印机台用于承载待打印证卡,激光打印装置按控制系统发出的打印指令将目标打印信息打印至待打印证卡的当前打印面上。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打印系统,其一般需要通过人工发卡的方式将待打印证卡逐张放置于打印机台上以接受激光打印装置的打印。人工发卡效率低下,其难以满足连续、批量打印需求。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用于激光打印系统的自动发卡装置,以实现自动发卡,提升激光打印系统的打印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能够实现自动发卡,从而提升激光打印系统的打印效率。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发卡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包括:发卡机架,所述发卡机架包括:竖直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发卡侧板和第二发卡侧板;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一发卡侧板和所述第二发卡侧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驱动窗口;所述第一发卡侧板、所述第二发卡侧板和所述支撑板构成一用于储存至少一张待打印证卡的储卡槽;发卡驱动机构,所述发卡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储卡槽内的待打印的证卡逐张移出所述储卡槽以实现自动发卡,所述发卡驱动机构包括:发卡传动轮,所述发卡传动轮位于所述储卡槽下方,所述发卡传动轮向上穿出所述驱动窗口并略高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发卡齿轮传动结构,所述发卡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发卡传动轮连接并驱动所述发卡传动轮转动,从而将位于所述储卡槽内并与所述支撑板接触的待打印证卡移出所述储卡槽。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卡齿轮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卡侧板或所述第二发卡侧板上的发卡主动齿轮、发卡从动齿轮,所述发卡主动齿轮和所述发卡从动齿轮经一发卡皮带连接,所述发卡传动轮与所述发卡从动齿轮经一传动轴连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卡齿轮传动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卡槽下方的发卡驱动电机,所述发卡驱动电机与所述发卡主动齿轮连接以驱动所述发卡主动齿轮转动。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感应器,当所述储卡槽内存储的待打印证卡的数目少于预定数目时,所述感应器产生感应信号。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包括重量感应器或光电感应器。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卡侧板和所述第二发卡侧板之间的距离与待打印的证卡的宽度相匹配。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卡侧板和所述第二发卡侧板的前后边缘分别向内垂直弯曲以形成用于限定待打印证卡的限位板。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其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储卡槽外侧的出卡口,所述出卡口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与一张待打印证卡的厚度相匹配。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发卡装置其能够存储至少一张待打印证卡并将待打印证卡逐张传送至打印机台以实现自动发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了自动发卡,从而提升了激光打印系统的打印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在第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在第二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在第三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在第四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在第五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中的发卡装置、读写卡装置、打印机台及出卡装置在第一个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中的发卡装置、读写卡装置在第一个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中的发卡装置在第一个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中的发卡装置、读写卡装置在第二个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中的发卡装置、读写卡装置、打印机台及出卡装置在第二个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中的发卡装置、读写卡装置、打印机台及出卡装置在第三个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台在第一个视角下的拆分图;图13为本技术提供的激光打印系统中的打印机台在第二个视角下的拆分图;图14为一种证卡的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打印面在打印前的示意图;图15为与图14中的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打印面一一相匹配的打印信息模板;图16为图14中的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打印面在打印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激光打印系统的介绍为了更清楚地展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我们以示例的方式介绍一些具体打印场景下的待打印证卡的打印要求。如图14所示,其示出了一种待打印证卡的当前打印面的四种可能的状态,其中:图14中的a展示的是待打印证卡的当前打印面的类型为正打印面,方向为正置时的状态。图14中的b展示的是待打印证卡的当前打印面的类型为正打印面,方向为倒置时的状态。图14中的c展示的是待打印证卡的当前打印面的类型为反打印面,方向为正置时的状态。图14中的d展示的是待打印证卡的当前打印面的类型为反打印面,方向为倒置时的状态。如图14中的a和b所示,待打印证卡的正打印面上预印有“姓名”、“性别”、“国籍”、“身份证”、“地址”等公共模板信息。如图14中的c和d所示,该待打印证卡的反打印面预印有“有效期至2028-05-01”的公共模板信息。激光打印系统需要在待打印证卡的正打印面、反打印面的特定区域(如图中虚线框所示)打印出与公共信息相匹配的打印信息。当然,针对当前打印面的上述四种不同状态,必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打印信息并以相对应的打印方向进行打印。请参考图16所述,图16中的a、b、c、d分别展示了针对图14中的四种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打印面的合格的打印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打印系统无法实现对待打印证卡的当前打印面的类型及方向的实时识别。因此,为了保证打印信息的准确性,在对待打印证卡进行打印之前,一般先对激光打印系统的打印面类型、打印方向进行统一设置,然后将所有待打印证卡的打印面的类型、方向进行统一调整,以保证每张待打印证卡的状态与激光打印系统的设置一致。例如:当激光打印系统被设置为正打印面、正向打印时,则所有待打印证卡均正打印面朝上放置,且所有待打印证卡均为正置。可见,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打印系统进行打印,需要人工预先对待打印证卡的类型、方向进行统一调整。鉴于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打印系统存在的如上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打印系统,该所述激光打印系统能够实现对待打印证卡的当前打印面的类型及方向进的实时、自动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卡机架,所述发卡机架包括:竖直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发卡侧板和第二发卡侧板;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一发卡侧板和所述第二发卡侧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驱动窗口;所述第一发卡侧板、所述第二发卡侧板和所述支撑板构成一用于储存至少一张待打印证卡的储卡槽;发卡驱动机构,所述发卡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储卡槽内的待打印的证卡逐张移出所述储卡槽以实现自动发卡,所述发卡驱动机构包括:发卡传动轮,所述发卡传动轮位于所述储卡槽下方,所述发卡传动轮向上穿出所述驱动窗口并略高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发卡齿轮传动结构,所述发卡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发卡传动轮连接并驱动所述发卡传动轮转动,从而将位于所述储卡槽内并与所述支撑板接触的待打印证卡移出所述储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发卡机架,所述发卡机架包括:竖直并相对设置的第一发卡侧板和第二发卡侧板;水平连接在所述第一发卡侧板和所述第二发卡侧板之间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形成有驱动窗口;所述第一发卡侧板、所述第二发卡侧板和所述支撑板构成一用于储存至少一张待打印证卡的储卡槽;发卡驱动机构,所述发卡驱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储卡槽内的待打印的证卡逐张移出所述储卡槽以实现自动发卡,所述发卡驱动机构包括:发卡传动轮,所述发卡传动轮位于所述储卡槽下方,所述发卡传动轮向上穿出所述驱动窗口并略高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发卡齿轮传动结构,所述发卡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发卡传动轮连接并驱动所述发卡传动轮转动,从而将位于所述储卡槽内并与所述支撑板接触的待打印证卡移出所述储卡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卡齿轮传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发卡侧板或所述第二发卡侧板上的发卡主动齿轮、发卡从动齿轮,所述发卡主动齿轮和所述发卡从动齿轮经一发卡皮带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军范广飞卢国周杨魏玉宽陈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