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气自动充装系统
本技术涉及混合气充装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气自动充装系统。
技术介绍
混合气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组份,或虽属非有效组份但其含量超过规定限量的气体,由几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工程上常用的工质,混合气体通常被当作理想气体研究,在焊接、表面处理、医疗设备等领域,常常需要用气泵将不同气体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均匀混配后再供气使用,因此,在众多领域中,混合器充装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的混合器充装系统不便对气泵长时间工作后容易产生高温进行散热,使气泵的使用寿命降低,不便将气泵运转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使周围环境受到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混合气自动充装系统,用以解决不便对气泵长时间工作后容易产生高温进行散热,使气泵的使用寿命降低,不便将气泵运转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处理,使周围环境受到噪音污染的问题,达到能够对气泵进行散热,能够对气泵运转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降噪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混合气自动充装系统,包括罩体、把手、支撑板、第一气泵、第一进气管、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气自动充装系统,包括罩体(1)、把手(2)、支撑板(5)、第一气泵(6)、第一进气管(7)、第二气泵(8)、第二进气管(9)、排气软管(10)、排气管(11)、前盖(12)、显示屏(13)、第一旋钮(14)、第二旋钮(15)、控制开关(16)、总开关(17)、微处理器(18)和电源线(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噪装置(3)和散热装置(4),所述罩体(1)顶部中侧与把手(2)进行焊接,所述罩体(1)内部左右两侧与降噪装置(3)进行粘接,所述降噪装置(3)右侧内部嵌有散热装置(4),所述罩体(1)内部中侧下部与支撑板(5)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板(5)顶部左侧通过螺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气自动充装系统,包括罩体(1)、把手(2)、支撑板(5)、第一气泵(6)、第一进气管(7)、第二气泵(8)、第二进气管(9)、排气软管(10)、排气管(11)、前盖(12)、显示屏(13)、第一旋钮(14)、第二旋钮(15)、控制开关(16)、总开关(17)、微处理器(18)和电源线(1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噪装置(3)和散热装置(4),所述罩体(1)顶部中侧与把手(2)进行焊接,所述罩体(1)内部左右两侧与降噪装置(3)进行粘接,所述降噪装置(3)右侧内部嵌有散热装置(4),所述罩体(1)内部中侧下部与支撑板(5)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板(5)顶部左侧通过螺栓与第一气泵(6)底部左右两侧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气泵(6)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一进气管(7)进行插接,所述第一进气管(7)后部表面的螺纹圈通过六角螺母与罩体(1)进行旋紧,所述支撑板(5)顶部右侧通过螺栓与第二气泵(8)底部左右两侧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气泵(8)的进气口通过软管与第二进气管(9)进行插接,所述第二进气管(9)后部表面的螺纹圈通过六角螺母与罩体(1)进行旋紧,所述第一气泵(6)和第二气泵(8)顶部的出气口均与人字形的排气软管(10)进行插接,所述排气软管(10)后侧端部与排气管(11)进行插接,所述排气管(11)后部表面的螺纹圈通过六角螺母与罩体(1)进行旋紧,所述罩体(1)前部通过螺钉与前盖(12)进行旋紧,所述前盖(12)前部顶侧嵌有显示屏(13),所述前盖(12)前部中侧左部与第一旋钮(14)进行插接,所述前盖(12)前部中侧右侧设置有第二旋钮(15),所述前盖(12)前部底侧中部设置有控制开关(16),所述前盖(12)前侧底部右侧设置有总开关(17),所述前盖(12)前侧底部内侧的电路板通过焊锡与微处理器(18)进行焊接,所述罩体(1)后部右侧设置有电源线(19),所述降噪装置(3)由泡沫铝板层(31)、消音棉层(32)和龙鳞吸音板(33)组成,所述泡沫铝板层(31)左侧与罩体(1)进行粘接,所述泡沫铝板层(31)右侧与消音棉层(32)进行粘接,所述消音棉层(32)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德智能气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