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膜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98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气膜风道结构;包括建筑基础、气膜、空调机组、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及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气膜固于建筑基础上,以使其内部与地面间形成建筑空间;空调机组具有出风端及回风端;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埋于地下,其进风口A自建筑基础外伸出地面与空调机组出风端连通,其出风口A自建筑基础内伸出地面与建筑空间连通;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埋于地下,其进风口B自建筑基础内伸出地面与建筑空间连通,其出风口B自建筑基础外伸出地面与空调机组回风端连通。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及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均不与气膜相连,使得气膜美观,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及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均埋于地下使得能有效减少空调机组能耗,进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效果好。

Film duc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膜风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气膜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气膜建筑,顾名思义,其是用特殊的建筑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因其具有使用安全性好,施工速度快,建造成本低及建筑舒适性好等居多优点,使得其已经广泛应用于文化旅游行业、体育行业、环保行业及军事应用行业等,而作为多功能气膜场馆、体育场馆、航空港、库房、候机大厅及工业厂房等使用。而对于现有的大多数气膜建筑,其在实施时,一般则会在其外部安装一空调机组,并通过外露于地面的送风管道将其与相应气膜建筑内的建筑空间连通,以向相应建筑空间提供适宜温度的空调风,此种安装方式虽然使用广泛,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一方面,将外露于地面的送风管道与气膜建筑内的建筑空间直接连通,使得非常的不美观,且使得占用地面空间,另一方面,相应气膜所构建的建筑空间所需适宜温度一般来说会与室外温度存在温差,当相应送风管道直接与室外空气相接触时,则势必会产生热传递,使得相应送风管道内的送风温度必然会发生改变,即变高或变低,使得在促使相应气膜所构建的建筑空间达到所需适宜温度时必然会增加空调机组能耗。藉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气膜风道结构。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膜风道结构,包括:建筑基础;所述建筑基础固于地面;气膜;所述气膜下周缘固设于所述建筑基础上,以使其内部与地面之间形成建筑空间;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设于所述建筑基础外,并具有一出风端及一回风端;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A及出风口A,其进风口A自所述建筑基础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出风端相连通,其出风口A自所述建筑基础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相连通;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B及出风口B,其进风口B自所述建筑基础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相连通,其出风口B自所述建筑基础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回风端相连通。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优选地,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具有一个出风口A,一个所述出风口A位于所述建筑基础地面中心位置;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具有多个进风口B,多个所述进风口B邻近所述建筑基础内沿环绕并均匀设置。优选地,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具有多个出风口A,多个所述出风口A邻近所述建筑基础内沿环绕并均匀设置;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具有一个进风口B,一个所述进风口B位于所述建筑基础地面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具有一个出风口A,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具有一个进风口B;一个所述出风口A与一个所述进风口B均邻近所述建筑基础内沿而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出风口A及所述进风口B处设有可调节风口朝向及大小的旋转百叶门。优选地,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及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均包括位于外层的抗压保护层及位于内层的隔热保温层;其中,所述抗压保护层为嵌入钢筋的混凝土材料制作;所述隔热保温层为聚氨酯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膜风道结构,在具体实施时,所设置的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A及出风口A,其进风口A自所述建筑基础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出风端相连通,其出风口A自所述建筑基础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相连通;所设置的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B及出风口B,其进风口B自所述建筑基础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相连通,其出风口B自所述建筑基础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回风端相连通;如此,一方面,即使得省去在相应气膜表面开设进出风口的麻烦,使得相应气膜外表面看起来整洁美观而更具整体性,使得整体美观性好,且使得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及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均不占用地面上部空间,另一方面,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及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均埋于地下,使得与所述气膜外部空气隔绝,使得在促使相应气膜所构建的建筑空间达到所需适宜温度时能有效避免热传递所带来的增加空调机组能耗,并且,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及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均自带隔热及保温功能,使得在促使相应气膜所构建的建筑空间达到所需适宜温度时能进一步避免增加空调机组能耗,进而,本技术节能减排,能促使所搭建的气膜美观大气,使得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其二、在本技术方案中,一方面,所述出风口A及所述进风口B处设有可调节风口朝向及大小的旋转百叶门,如此一来,即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所述出风口A的风口朝向、出风量大小及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所述进风口B的风口朝向、出风量大小,使得使用灵活性好,另一方面,因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及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均包括位于外层的抗压保护层及位于内层的隔热保温层;所述抗压保护层为嵌入钢筋的混凝土材料制作;所述隔热保温层为聚氨酯材料制作,如此一来,即使得其在均兼具隔热及保温功效的同时,其还坚固耐用,抗压性好及使得使用寿命长,进而,本技术的使用效果能得到有效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技术气膜风道结构的前视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二中,本技术气膜风道结构的前视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三中,本技术气膜风道结构的前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在一实施例中的剖视图一;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视图二;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气膜风道结构1000;建筑基础10;气膜20;建筑空间21;空调机组30;出风端301;回风端302;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40;进风口A401;出风口A402;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50;进风口B501;出风口B502;抗压保护层41;隔热保温层42;旋转百叶门60;风道底板7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结合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膜风道结构1000,包括:建筑基础10;所述建筑基础10固于地面;气膜20;所述气膜20下周缘固设于所述建筑基础10上,以使其内部与地面之间形成建筑空间21;空调机组30;所述空调机组30设于所述建筑基础10外,并具有一出风端301及一回风端302;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40;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40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A401及出风口A402,其进风口A401自所述建筑基础10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30出风端301相连通,其出风口A402自所述建筑基础10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21相连通;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50;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50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B501及出风口B502,其进风口B501自所述建筑基础10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21相连通,其出风口B502自所述建筑基础10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30回风端302相连通。基于上述所述,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膜20风道结构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基础;所述建筑基础固于地面;气膜;所述气膜下周缘固设于所述建筑基础上,以使其内部与地面之间形成建筑空间;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设于所述建筑基础外,并具有一出风端及一回风端;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A及出风口A,其进风口A自所述建筑基础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出风端相连通,其出风口A自所述建筑基础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相连通;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B及出风口B,其进风口B自所述建筑基础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相连通,其出风口B自所述建筑基础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回风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基础;所述建筑基础固于地面;气膜;所述气膜下周缘固设于所述建筑基础上,以使其内部与地面之间形成建筑空间;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设于所述建筑基础外,并具有一出风端及一回风端;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A及出风口A,其进风口A自所述建筑基础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出风端相连通,其出风口A自所述建筑基础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相连通;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埋于地下,其具有进风口B及出风口B,其进风口B自所述建筑基础内部伸出至地面以上而与所述建筑空间相连通,其出风口B自所述建筑基础外部伸出至地面而与所述空调机组回风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式送风管道具有一个出风口A,一个所述出风口A位于所述建筑基础地面中心位置;所述隔热保温式回风管道具有多个进风口B,多个所述进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茂亦汪妍君劳歆淇
申请(专利权)人: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