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236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及方法,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包括打光装置、图像获取装置、转动装置、清洁装置、除尘装置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控制打光装置输出光,并控制图像获取装置获取标定物图像;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标定物图像的特征计算第一粉尘值;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控制图像获取装置获取参照物图像;第一清洁控制模块,用于驱动转动装置带动图像获取装置转动使图像获取装置与清洁装置接触;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将参照物图像输入至深度学习模型中,以获得第二粉尘值;除尘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除尘装置对子区域进行除尘。本申请可以对具有除尘需求的子区域进行除尘,针对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气膜,具体涉及一种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充气膜通常是采用高强度、高柔性的薄膜材料为主材料,利用密封空间内空气压力支撑原理,将充气膜材的外缘固定在地面基础或屋面结构上,利用充气系统将空气送入气膜内部空间,当气膜内压力大于气膜外压力时,就产生一定的气压差,气膜内气体就能将充气膜材支撑起来覆盖在地面上或屋面上,形成大跨度的无梁无柱的空间。

2、然而,全密闭的气膜内部由于物料流动、装卸作业等原因会产生粉尘,导致气膜煤棚内的工作环境受到污染,同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也给现场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带来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及方法。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3、一种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所述气膜内部由多个子区域构成,所述子区域内设置有参照物和标定物,所述标定物设置在所述参照物上,所述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所述子区域内配置有所述子系统;>

4、所述子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内部由多个子区域构成,所述子区域内设置有参照物和标定物,所述标定物设置在所述参照物上,所述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所述子区域内配置有所述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内部由两个以上的第一子区域和两个以上的第二子区域构成;所述第一子区域为用于存储物品的静态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为用于用户和机器移动的动态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内部由多个子区域构成,所述子区域内设置有参照物和标定物,所述标定物设置在所述参照物上,所述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所述子区域内配置有所述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膜内部由两个以上的第一子区域和两个以上的第二子区域构成;所述第一子区域为用于存储物品的静态区域,所述第二子区域为用于用户和机器移动的动态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系统包括第一打光装置、第一图像获取装置、第一转动装置、第一清洁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一控制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清洁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打光装置与所述清洁装置接触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装置再次获取标定物图像、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基于再次获取的标定物图像重新计算获得的第一粉尘值高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驱动所述转动装置带动所述打光装置转动,以使所述打光装置与所述清洁装置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膜内的粉尘智能检测与处理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茂亦尚明周茂浪朱立立劳歆淇
申请(专利权)人: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