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67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2:1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装车。该工装车包括车体、承载板和限位板。承载板设置在车体上,限位板设置在承载板上,限位板上形成有与待乘载物体的外形相适配的限位槽。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承载板上设置限位板,可以让限位板上的限位槽对待乘载物体进行有效地限位,避免待乘载物体因为在承载板上移动而撞伤或划伤。采用该技术方案应用于电机的运输,可以避免运输过程颠簸碰撞造成电机外壳损坏以影响电机耐冲击、耐制冷剂和油的侵蚀性能的问题。

Tooling tru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装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装车。
技术介绍
空调中电机长期与制冷剂、冷冻润滑油接触,又承受着高温、高压的状态变化,因而必须具备一些性能要求。如耐高温、运转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启动力矩、能适应供电电压的波动、耐冲击和振动和耐制冷剂和油的侵蚀。电机在生产时,存在检验、存储、拆包、运输等诸多环节,而现有技术中针对电机运输的工装车在运输电机时,对于电机缺乏保护措施,常会导致电机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装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装车存在的运输过程对电机缺乏保护导致电机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工装车,包括:车体;承载板,设置在车体上;限位板,设置在承载板上,限位板上形成有与待乘载物体的外形相适配的限位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板由软质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槽为多个,多个限位槽在限位板上均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承载板和限位板为多个,多个承载板和限位板分多层设置在车体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承载板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车体上,多个承载板的第二端可朝上活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承载板中位于底部的承载板固定设置在车体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车体上设置有支撑承载板的第二端的支撑座,支撑座用于支持承载板水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承载板与车体之间还设置有空气弹簧部件,空气弹簧部件用于支起或放下承载板的第二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工装车还包括减震式车轮,减震式车轮设置在车体的底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工装车包括牵引部件,牵引部件设置在车体上,用于与牵引设备相连。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牵引部件包括前牵引部件和后牵引部件,前牵引部件和后牵引部件分别设置在车体的前侧和车体的后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承载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固定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承载板的后侧设置有后固定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车体上设置有把手,把手用于手动推拉车体。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承载板上设置限位板,可以让限位板上的限位槽对待乘载物体进行有效地限位,避免待乘载物体因为在承载板上移动而撞伤或划伤。采用该技术方案应用于电机的运输,可以避免运输过程颠簸碰撞造成电机外壳损坏以影响电机耐冲击、耐制冷剂和油的侵蚀性能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工装车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工装车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为了力求电机在运输环节中外观、尺寸不产生质变,不能因为运输、拆包、员工拿取环节造成撞伤,划痕,摔落而导致物料受损报废,故而设计开发一种工装车满足来满足电机的生产需要。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工装车的实施例,该工装车包括车体10、承载板20和限位板30。承载板20设置在车体10上,限位板30设置在承载板20上,限位板30上形成有与待乘载物体的外形相适配的限位槽31。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承载板20上设置限位板30,可以让限位板30上的限位槽31对待乘载物体进行有效地限位,避免待乘载物体因为在承载板20上移动而撞伤或划伤。采用该技术方案应用于电机的运输,可以避免运输过程颠簸碰撞造成电机外壳损坏以影响电机耐冲击、耐制冷剂和油的侵蚀性能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板30由软质材料制成。这样,可以提高限位板30的减震效果,提高对于电机的防护。更为优选的,限位板30为25mm厚度的EVA棉制作的板,EVA棉按每个直径R65mm为圆形向下凹的圆坑,与电机外观形状相同。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车体10和承载板20的制作便捷,成本低廉,主要为方通、不锈钢板焊接、组装而成,制作过程耗时低,可以快速制作以满足生产需要。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槽31为多个,多个限位槽31在限位板30上均布。这样,可以同时对多个电机进行限位。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承载板20和限位板30分别为3个,3个承载板20和3个限位板30分3层设置在车体10上。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层,实现工装车有效载荷最大化,提高单车使用效率。工装车从上往下数,第一、第二层限位板30每层设4排,每排10个电机圆坑位置,每层各放40个电机,第三层限位板30设4排,每排7个电机圆坑位置,放28个电机,一车共放100个电机,预留2个空位,防止圆坑破损替换。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承载板20和限位板30也可以为两个或者更多个,多个承载板20和限位板30分多层设置在车体10上。这样,可以同时实现工装车有效载荷最大化,提高单车使用效率,满足占地面积小,提升配送效率要求。如图1,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多个承载板20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车体10上,多个承载板20的第二端可朝上活动。在向承载板20装载电机时,可以将承载板20的第二端朝上活动,避免位于上层的承载板20对下层的承载板20装载电机干扰。装电机顺序为,从下往上,装电机时先将最下面一层装满后,将上一层放平,然后再装更上面一层。拿取电机顺序为,从上到下,先拿取最上面一层电机,用完将承载板20的第二端朝上活动,再拿取下面一层,用完同样翻起,直至最下面一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承载板20中位于底部的承载板20固定设置在车体10上。由于最下层的承载板20不涉及翻板动作,因此将其固定设置以便于制造。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车体10上设置有支撑承载板20的第二端的支撑座11,支撑座11用于支持承载板20水平。这样,通过支撑座11可以对承载板20的第二端提供支撑,提高承载板20的水平性。可选的,支撑座11为4mm铁板焊接在车体10上。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承载板20与车体10之间还设置有空气弹簧部件12,空气弹簧部件12用于支起或放下承载板20的第二端。通过空气弹簧部件12可以让承载板20的第二端保持支起或放下的水平状态,避免工作人员在装卸电机时,上层的承载板20下落。通过空气弹簧部件12可以让承载板20装载物料放平时呈水平状,承载板20翻起时呈75°度角,便于员工装载和拿取物料。如图1所示,工装车还包括减震式车轮40,减震式车轮40设置在车体10的底部。优选的,减震式车轮40为5寸中型减震车轮,采用韩式聚氨铸铁材质。减震式车轮40与车体10结合部位采用M12螺栓及锁紧螺母固定。为增加四个减震式车轮40与车体10焊接承受面,用加强板厚度5MM将减震式车轮40与车体10结合部位四面全部焊满,以增加减震式车轮40与车体10牢固性,确保车辆在承重状态下运输时不会出现车轮脱落。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前侧的两个减震式车轮40为万向车轮,后侧两个减震式车轮40为固定式车轮。可选的,工装车包括牵引部件,牵引部件设置在车体10上,用于与牵引设备相连。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牵引部件包括前牵引部件51和后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0);承载板(20),设置在所述车体(10)上;限位板(30),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0)上,所述限位板(30)上形成有与待乘载物体的外形相适配的限位槽(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0);承载板(20),设置在所述车体(10)上;限位板(30),设置在所述承载板(20)上,所述限位板(30)上形成有与待乘载物体的外形相适配的限位槽(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0)由软质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1)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31)在所述限位板(30)上均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0)和所述限位板(30)为多个,多个所述承载板(20)和所述限位板(30)分多层设置在所述车体(1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载板(20)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车体(10)上,多个所述承载板(20)的第二端可朝上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承载板(20)中位于底部的所述承载板(20)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10)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上设置有支撑所述承载板(20)的第二端的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用于支持所述承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鹏张子龙杨庆龚冬平张晓孟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