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蔺洪永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504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放置有分离外桶,固定槽的槽底开设有减震槽,减震槽内安装有减震装置,减震槽一侧的固定槽上开设有漏水孔,漏水孔贯穿底座的侧壁,漏水孔置于底座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水管,减震装置包括上板和下板。本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在上筒的上端连接接水盘,并开设进水口连通污水管和过滤筒,保证过滤筒在旋转时,污水管能保持不动,方便污水输入;另外在分离桶的下端设置底座固定,并在底座内安装减震装置,帮助分离桶减小晃动,提高分离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轮,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携带。

A Portable Sewage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分离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作为一个全球的紧缺资源得到了各国的高度关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要求也愈发迫切。但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增加水资源的供应。但另一方面,约有1/3以上的工业废水,9/10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造成很大的浪费。国家数次提高水价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抑制浪费。工业中已经有许多技术对废水和污水进行二次利用,而家庭生活污水中绝大部分没有被回收利用。而现有的生活中许多中度或轻度污染的水都可以二次利用,而往往被直接流入下水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且也污染了河流,目前缺少一种小型便携式的生活污水分离装置。中国专利CN207933143U公开了一种家用污水分离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滤芯固定轴外侧固定连接有污水滤芯,且滤芯固定轴底部设置有固定轴连接槽,污水滤芯内部设置有第二滤网层,且第二滤网层外侧设置有第一滤网层,第二滤网层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扣,且卡扣外侧设置有扣槽,污水滤芯底部设置有滤芯挡板,装置主体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且装置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装置主体底部设置有集污槽,其集污槽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槽,且滑槽内侧设置有滑板。该家用污水分离装置设置有污水滤芯,且可通过旋转带来的离心力可以将垃圾和水进行分离,使得污水的水可以进行二次利用,而内部的垃圾可以分离出来进行集中处理,表面造成堵塞和污染。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但是污水进口贯穿装置主体,与污水滤芯连接,在旋转的过程中,污水进口势必会跟随污水滤芯旋转,该申请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滤芯旋转时,会有较大的振动,需要对装置主体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具有方便携带、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放置有分离外桶,固定槽的槽底开设有减震槽,减震槽内安装有减震装置,减震槽一侧的固定槽上开设有漏水孔,漏水孔贯穿底座的侧壁,漏水孔置于底座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下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上板下表面另一端铰链接有减震棍,下板上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铰链接,下板上表面的另一端与减震棍的下端铰链接,减震棍的两端均贯穿有固定铁片,固定铁片之间的减震棍上套有弹簧,所述分离外桶包括上筒和底筒,上筒和底筒通过合页铰链接,上筒的外部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一侧的上筒上开设有污水进口,污水进口上连接有污水管,上筒上端的内壁上连接有接水盘,接水盘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底筒内部的上表面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转槽,固定座上安装有过滤筒,固定座一侧的底筒上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插在漏水孔内,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贯穿上筒和过滤筒,旋转轴的下端延伸至转槽内,所述过滤筒的上端开设有通孔,过滤筒的侧壁上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筒的中心轴上连接有轴套,轴套与旋转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贯穿通孔,延伸至过滤筒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所述进水口的外壁上连接有限位圈。优选的,所述上筒和底筒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槽壁上连接有橡胶减震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在上筒的上端连接接水盘,并开设进水口连通污水管和过滤筒,保证过滤筒在旋转时,污水管能保持不动,方便污水输入;另外在分离外桶的下端设置底座固定,并在底座内安装减震装置,帮助分离外桶减小晃动,提高分离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底座的底部设有移动轮,可以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整体结构简单,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结构图。图中:1、底座;11、固定槽;111、橡胶减震垫;12、减震槽;13、漏水孔;14、第一排水管;2、减震装置;21、上板;22、下板;23、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5、固定铁片;26、弹簧;27、减震棍;3、分离外桶;31、上筒;32、底筒;321、出水口;33、污水进口;34、污水管;35、接水盘;351、进水口;352、限位圈;36、固定座;361、转槽;37、第二排水管;4、旋转电机;41、旋转轴;5、过滤筒;51、通孔;52、过滤网;53、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轮,方便移动底座1和分离装置,便于携带,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内放置有分离外桶3,固定槽11的槽底开设有减震槽12,固定槽11的槽壁上连接有橡胶减震垫111,在使用分离装置时,橡胶减震垫111用于缓冲分离外桶3的晃动,减震槽12内安装有减震装置2,减震槽12一侧的固定槽11上开设有漏水孔13,漏水孔13贯穿底座1的侧壁,漏水孔13置于底座1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4,第一排水管14用于将过滤后的水排出分离设备,减震装置2包括上板21和下板22,上板21下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3,上板21下表面另一端铰链接有减震棍27,下板22上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4和第一连接板23铰链接,下板22上表面的另一端与减震棍27的下端铰链接,减震棍27的两端均贯穿有固定铁片25,固定铁片25分别固定在上板21和下板22上,固定铁片25之间的减震棍27上套有弹簧26,分离外桶3包括上筒31和底筒32,上筒31和底筒32通过合页铰链接,上筒31和底筒32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圈,避免桶内水洒出,上筒31的外部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一侧的上筒31上开设有污水进口33,污水进口33上连接有污水管34,污水通过污水管34进入至上筒31内,上筒31上端的内壁上连接有接水盘35,接水盘35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351,污水进入上筒31后,被接水盘35接住,并通过进水口351进入过滤筒5内,进水口351的外壁上连接有限位圈352,限位圈352起到一定密封作用,防止水飞出,进水口351贯穿通孔51,延伸至过滤筒5的内部,底筒32内部的上表面连接有固定座36,固定座36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转槽361,固定座36上安装有过滤筒5,固定座36一侧的底筒32上开设有出水口321,出水口321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37,第二排水管37插在漏水孔13内,经过过滤筒5过滤的水体,通过第二排水管37排出过滤筒5,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41,旋转轴41贯穿上筒31和过滤筒5,旋转轴41的下端延伸至转槽361内,转槽361用于固定旋转轴41的位置,同时辅助旋转轴41转动,过滤筒5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内放置有分离外桶(3),固定槽(11)的槽底开设有减震槽(12),减震槽(12)内安装有减震装置(2),减震槽(12)一侧的固定槽(11)上开设有漏水孔(13),漏水孔(13)贯穿底座(1)的侧壁,漏水孔(13)置于底座(1)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4),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上板(21)和下板(22),上板(21)下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3),上板(21)下表面另一端铰链接有减震棍(27),下板(22)上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4)和第一连接板(23)铰链接,下板(22)上表面的另一端与减震棍(27)的下端铰链接,减震棍(27)的两端均贯穿有固定铁片(25),固定铁片(25)之间的减震棍(27)上套有弹簧(26),所述分离外桶(3)包括上筒(31)和底筒(32),上筒(31)和底筒(32)通过合页铰链接,上筒(31)的外部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一侧的上筒(31)上开设有污水进口(33),污水进口(33)上连接有污水管(34),上筒(31)上端的内壁上连接有接水盘(35),接水盘(35)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351),所述底筒(32)内部的上表面连接有固定座(36),固定座(36)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转槽(361),固定座(36)上安装有过滤筒(5),固定座(36)一侧的底筒(32)上开设有出水口(321)出水口(321)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37),第二排水管(37)插在漏水孔(13)内,所述旋转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41),旋转轴(41)贯穿上筒(31)和过滤筒(5),旋转轴(41)的下端延伸至转槽(361)内,所述过滤筒(5)的上端开设有通孔(51),过滤筒(5)的侧壁上安装有过滤网(52),过滤筒(5)的中心轴上连接有轴套(53),轴套(53)与旋转轴(4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内放置有分离外桶(3),固定槽(11)的槽底开设有减震槽(12),减震槽(12)内安装有减震装置(2),减震槽(12)一侧的固定槽(11)上开设有漏水孔(13),漏水孔(13)贯穿底座(1)的侧壁,漏水孔(13)置于底座(1)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4),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上板(21)和下板(22),上板(21)下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3),上板(21)下表面另一端铰链接有减震棍(27),下板(22)上表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4)和第一连接板(23)铰链接,下板(22)上表面的另一端与减震棍(27)的下端铰链接,减震棍(27)的两端均贯穿有固定铁片(25),固定铁片(25)之间的减震棍(27)上套有弹簧(26),所述分离外桶(3)包括上筒(31)和底筒(32),上筒(31)和底筒(32)通过合页铰链接,上筒(31)的外部上端安装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一侧的上筒(31)上开设有污水进口(33),污水进口(33)上连接有污水管(34),上筒(31)上端的内壁上连接有接水盘(35),接水盘(35)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351),所述底筒(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洪永王玫玫张玲敏张首辉刘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蔺洪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