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169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外筒体、内筒体、转鼓、电机、转轴、入料管、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内齿圈、螺旋刀片、滤网罩、排渣口、排渣管、排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电机能够驱动转鼓快速转动,由于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内齿圈之间的传动关系,会使固相颗粒迅速沉降到滤网罩内壁,没有杂质的水透过滤网罩进入外筒体与滤网罩中间;经过出水口排出,杂质则由螺旋刀片从右端传输到左端最后排进排渣管排出外筒体,即可完成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对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A Desliming and Slag Removal Device for Reclaimed Water in Coal Preparation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矿
,尤其是涉及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
技术介绍
选煤厂的水是实现闭路循环的,而二次或者多次回用水在进行煤炭的初次冲洗时都是经过喷嘴高压喷洒的,由于回用水在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不免会掺杂高灰细泥等杂质,在压缩喷出过程中会堵塞喷嘴,影响喷洒效率的同时还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这就需要对回用水进行脱泥排渣,因此,亟待开发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外筒体、内筒体、转鼓,所述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部,转鼓设置于内筒体内部,所述转鼓左端的外壁固定有水平布置的转轴,转轴的左端依次贯穿内筒体左端的外壁和外筒体左端的外壁并延伸至外筒体外部且与设置于外筒体外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内筒体左端的外壁内和外筒体左端的外壁内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转轴固定在第一轴承的内圈中,外筒体的右端内壁轴向固定有第二轴承,内筒体的右端固定于第二轴承的内圈中,入料管依次贯穿外筒体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外筒体、内筒体、转鼓,所述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部,转鼓设置于内筒体内部,所述转鼓左端的外壁固定有水平布置的转轴,转轴的左端依次贯穿内筒体左端的外壁和外筒体左端的外壁并延伸至外筒体外部且与设置于外筒体外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内筒体左端的外壁内和外筒体左端的外壁内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转轴固定在第一轴承的内圈中,外筒体的右端内壁轴向固定有第二轴承,内筒体的右端固定于第二轴承的内圈中,入料管依次贯穿外筒体右端的外壁、内筒体右端的外壁和转鼓右端的外壁延伸至转鼓内,内筒体右端的外壁内和转鼓右端的外壁内分别设有第三轴承,入料管固定于第三轴承的内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煤厂回用水脱泥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外筒体、内筒体、转鼓,所述内筒体设置于外筒体内部,转鼓设置于内筒体内部,所述转鼓左端的外壁固定有水平布置的转轴,转轴的左端依次贯穿内筒体左端的外壁和外筒体左端的外壁并延伸至外筒体外部且与设置于外筒体外的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内筒体左端的外壁内和外筒体左端的外壁内分别固定有第一轴承,转轴固定在第一轴承的内圈中,外筒体的右端内壁轴向固定有第二轴承,内筒体的右端固定于第二轴承的内圈中,入料管依次贯穿外筒体右端的外壁、内筒体右端的外壁和转鼓右端的外壁延伸至转鼓内,内筒体右端的外壁内和转鼓右端的外壁内分别设有第三轴承,入料管固定于第三轴承的内圈中,所述转鼓左端外的转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转鼓左端的外壁通过转动轴连接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内筒体左端内壁轴向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昆史长亮韩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分公司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