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95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用于具有组件支承结构的机动车子系统的动力辅助系统。该动力辅助系统包含储液罐、泵,其具有用于接收来自储液罐的流体的入口和包括至少一个孔的泵固定结构。该系统另外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储液罐流体出口直接连接到泵入口,至少一个紧固件通过直接穿过泵安装结构并连结到机动车组件支承结构将储液罐安装结构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流体动力辅助系统。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具有与泵配合的储液罐的流体动力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车辆用许多方式使用动力辅助系统。动力辅助制动和动力辅助转向正是这类应用中的两种。动力辅助转向系统是由驾驶者的肌肉能量和车辆内的能量来产生转向力的系统。为此目的,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提供液压油,其依靠泵加压并用于产生或增加转向动力。动力辅助制动以类似方式工作。能源可以包括用于制动系统的真空助力器或用于转向系统的飞轮驱动泵。这些系统典型地包括储油罐和相应的穿过系统输送流体的软管及导管。传统的车辆动力转向系统会将储油罐固定在发动机罩下面的主体结构上。在这些系统中,动力转向油或流体经转向器使用后典型地被收集到动力转向储油罐中,然后通过一个大直径的抽吸软管补给到泵内。这种系统的设计有其缺点。首先,抽吸软管使机罩下的外观表现拙劣。当前市场上原始设备制造厂商(OEMs)之间的竞争激烈。发动机罩下工艺是OEMs们可以努力使其品牌与众不同的另一个领域。第二,抽吸软管成本高。发动机罩下软管材料经常要有增强耐用性和性能的需求。这些软管经常较长,而且为了有效地与位于发动机舱内的其它组件配合,必须加工成型。加工成型也增加了它的整体成本。抽吸软管的尺寸需要系统内有额外的流体以运行转向系统。因为软管和整个系统的大小,组装车间需要更多的抽真空和现场工作时间,所以组装成本增加。第三,动力转向软管还提供了泄漏的机会,其会是一个恼人的保修项目。最后,需要推动更多的流体穿过系统,这就要求有更多的能量并增添流体的消耗量。因此,需要一种动力辅助系统,其是设计得更适于组装并减少劳动时间、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减少保修、改进发动机罩下外观并提供更有效和节约成本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机动车子系统的动力辅助系统,具有组件支承结构的机动车包含储液罐,其具有储液罐流体出口、用于接收流体的返回流体入口和储液罐安装结构。动力辅助系统还包含泵,其具有用于从储液罐接收流体的入口、补给流体的泵出口和包括至少一个孔的泵固定结构。另外,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其用于将储液罐固定结构固定到机动车组件支承结构上。紧固件通过直接穿过泵固定结构孔并连结到组件支承结构上而固定储液罐安装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使车辆动力辅助系统减少成本的优点。取消主抽吸软管、软管的辅助夹具以及储液罐支承架,使得系统更小而且更有效。相反,传统的系统招致充满流体的抽吸软管。在较佳实施例中,整个系统中所需的流体量也被减少。本专利技术还有更进一步的优点,其提供更有效和更灵活的动力辅助系统,而没有伴随重新设计传统的与动力辅助系统一体的变量泵所带来的高成本。此处所述的动力辅助系统利用现有的泵设计并通过直接穿过泵固定结构孔并连结到组件支承结构上而安装储液罐安装结构。虽然现在有许多泵具有直接整合到它们壳体上的储液罐来提供节省空间,但是节省也带来了高成本和失去灵活性的缺点。用于使储液罐成为泵整体中的一部分而针对泵的工具重整和模具的重新设计,其成本数目巨大。另外,在不希望出现的储液罐部分故障的情况下,由于除去储液罐会使泵失去作用而无法“跛行回家”。相反,此处所述的系统可以除去旧储液罐,并以软管和夹具等将临时储液罐替换到系统中。对于作业车辆,例如在偏僻场所使用的卡车和农场装备,车辆子系统的灵活性往往很有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获得了一种提供储液罐的方法,该储液罐用于具有组件支承结构的机动车中的流体动力辅助系统。流体动力辅助系统具有泵和至少一个储液罐紧固件。储液罐具有腔室、储液罐流体供给出口、流体返回入口和包括固定孔的储液罐固定结构。泵包括含有孔的泵固定结构、泵入口。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直接将储液罐的流体供给出口端连接到泵入口,轴向对准储液罐安装固定孔和泵安装孔,将储液罐紧固件的一端穿过储液罐安装固定孔和泵安装孔插入机动车组件支承结构,并将储液罐紧固件固定到车辆组件支承结构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具有流体入口和含至少一个固定孔的泵安装结构的泵的储液罐包含内流体腔室、流体出口以及具有固定孔的储液罐储液罐流体出口直接连接到泵流体入口,储液罐固定孔对准至少一个泵固定孔中的一个。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减少车间劳动时间的优点。储液罐安装架和抽吸软管及其相应夹具的取消使得要组装的部分减少。而且,由于一个储液罐流体出口直接连接到泵流体入口、储液罐表面紧密贴合到泵表面,这两个组件在零部件组装期间就趋于自行适应定位,使得储液罐和泵不需要额外的夹具就能装配到最终位置。本专利技术还具有改进动力辅助系统发动机罩下外观的优点。成型抽吸软管的取消提供一种简单、紧凑的系统,具有改良的发动机罩下工艺。本专利技术还具有进一步的优点,其提供改良的动力辅助系统,当动力辅助系统的储液罐在野外发生故障时对机动车的终端用户保持灵活性。因为储液罐未与泵壳体结合为一个整体,所以,如果供给流体,动力辅助系统仍然会发挥作用。储液罐在野外发生故障时,它可以暂时用传统的储液罐替代,其可以利用传统的导管和抽吸软管接收及供给流体到系统中。对于在偏僻场所运行的商用车辆,减少恢复陷入困境的车辆所用时间和代价的能力是很有价值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在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说明后会变得显而易见,其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通过示例进行说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目前的较佳实施例在下面的说明及附图中公开,其中图1为已有技术动力辅助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辅助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储液罐的侧视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辅助系统的一部分的分解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辅助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其示意性说明已有技术的动力辅助系统10,其包含利用高压管道16将流体15供给到车辆子系统14中的泵12。泵12可以是变量泵或正向固定式液压泵,例如动力转向泵、机油泵、输送泵等等。返回管20在机动车子系统14和储液罐22之间输送流体15。经常可以在这样的系统中发现一个可选的冷却器18,用于降低从机动车子系统14中流出并返回储液罐22之前的流体15的温度。储液罐22典型地利用储液罐紧固件25固定到一个第一车辆组件支承结构24,例如车体、车架或发动机的一部分上。储液罐紧固件25可以是螺栓,例如六角头车体螺栓、螺钉或任何其它传统的紧固件。供给管道26向泵12提供返回或储存在储液罐22中的流体15。供给管道26在传统车辆中可以是抽吸软管。泵12利用泵紧固件17固定到一个第二车辆组件支承结构13上。在传统的机动车中,第一车辆组件支承结构24和第二车辆组件支承结构13典型地位于发动机舱中明显分离的位置。泵12典型地通过连接在发动机28上的皮带轮提供动力。可选择地,电动机也可以用于向泵12供给动力。与第一车辆组件支承结构24类似,第二车辆组件支承结构13可以是由主体或车架,或一些其它车辆组件,例如发动机28形成的支架。机动车子系统14可以是动力转向系统的转向器、动力制动系统或其它这种类型的系统。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动力辅助系统的示意图。动力辅助系统100包含泵102,其通过高压管道106向机动车子系统104提供高压流体103。高压管道为传统的压力管道,可以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管。泵102可以由发动机114通过皮带轮提供动力(图中未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子系统的动力辅助系统,该机动车具有组件支承结构,该动力辅助系统包含:储液罐,其具有储液罐流体出口、用于接收流体的返回流体入口及储液罐安装结构;泵,其具有用于接收来自储液罐的流体的入口、用于供给流体的泵出口及包括至少一个孔的泵固定结构;以及至少一个紧固件,用于将储液罐安装结构固定到机动车组件支承结构,其中,至少一个紧固件通过直接穿过泵固定结构孔并连结到组件支承结构而固定储液罐安装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尼斯卡曼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