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长澍专利>正文

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481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包括燃烧缸、冷却缸、燃烧缸燃烧室、燃烧汽缸活塞、冷却缸活塞、尾气排气机构、回热腔、曲柄连杆动力输出轴、尾气排气门、冷却缸燃烧室、冷却缸进气门、冷却缸循环气门、燃烧缸循环气门、燃烧缸进气门、散热腔。燃烧缸配有循环气门控制与回热腔的气体循环,冷却缸配有循环气门控制与散热腔的气体循环。在靠近散热腔的地方装有尾气排气机构,回热腔中装有尾气净化装置和回热器,发动机以变循环工作模式循环做功。发动机有五个做功冲程,在第五冲程、第六冲程变为斯特林循环模式膨胀做功,充分利用了燃气工质的剩余能量,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

A Variable Cycle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循环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缸内燃机的动力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内燃机是一种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成动力的热力发动机。以活塞式内燃机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一个冲程。普通内燃机大多为四冲程内燃机。它分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主要有四冲程奥托循环模式的汽油机和四冲程迪塞尔循环模式的柴油机两种。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更加恶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生产使用效率,对内燃机的节能与环保性能方面提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现有内燃机工作时,燃料在汽缸内放出的总热量,汽油机最多只有38%能转变为机械功,柴油机最多只有45%能转变为机械功。其它部分均以不同的热传递方式最终流失在发动机之外了。这部分消失的热量一般包括传递给冷却介质的热量、排气损失的热量、辐射损失的热量。改善汽缸的热力指标,就能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变循环模式的内燃机,提高热效率,有效减少石油供应紧张的压力,缓解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环境压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包括燃烧缸、冷却缸、燃烧缸燃烧室、燃烧汽缸活塞、冷却缸活塞、尾气排气机构、回热腔、曲柄连杆动力输出轴、尾气排气门、冷却缸燃烧室、冷却缸进气门、冷却缸循环气门、燃烧缸循环气门、燃烧缸进气门、散热腔。排气机构配有排气门,消声器。燃烧缸和冷却缸都配有燃烧室,燃烧缸配有循环气门控制与回热腔的气体循环,冷却缸配有循环气门控制与散热腔的气体循环。燃烧缸通过一体化回热腔散热腔与冷却缸相连通,燃烧缸没有尾气排气机构,在靠近散热腔的地方装有尾气排气机构,回热腔中装有尾气净化装置和回热器,为了简化计算和说明,本发动机的冲程概念为两个缸加起来运动一个汽缸行程距离,发动机以变循环工作模式循环做功。第一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上止点向下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关闭,燃烧缸上燃烧室内的高压混合燃料气点火燃烧,膨胀做功。冷却缸循环气门关闭,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同时冷却缸活塞在上止点下向上运行,压缩冷却缸混合燃料气。第二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下止点上向下运行,燃气工质膨胀做功,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打开,燃烧缸内的做功后的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回热腔对燃气工质换热。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冷却缸循环气门关闭,冷却缸活塞在上止点向下运行,冷却缸燃烧室内的高压混合燃料气点火燃烧,膨胀做功。第三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下止点向上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打开,燃烧缸内的做功后的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回热腔对燃气工质换热。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冷却缸循环气门打开,冷却缸活塞在下止点上向下运行,燃烧缸内的燃气工质经过回热腔散热腔后与冷却缸的燃气工质混合,膨胀做功。第四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上止点下向上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打开,燃烧缸内的燃气工质通过回热腔散热腔换热收缩。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冷却缸循环气门打开,冷却缸活塞在下止点向上运行,冷却缸的燃气工质冷却收缩。第五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上止点向下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打开,回热腔内的燃气工质排出到燃烧缸,膨胀做功。冷却缸循环气门打开,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同时冷却缸活塞在上止点下向上运行,通过散热腔冷却燃气工质。第六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下止点上向下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打开,回热腔内的燃气工质排出到燃烧缸,膨胀做功。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冷却缸循环气门打开,冷却缸活塞在上止点向下运行,冷却缸燃气工质膨胀做功。第七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下止点向上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打开,燃烧缸内的做功后的燃气工质通过回热腔对燃气工质换热。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冷却缸循环气门打开,冷却缸活塞在上止点向下运行,冷却缸燃气工质膨胀做功。第八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上止点下向上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打开,燃烧缸内的燃气工质通过回热腔散热腔换热收缩。同时尾气排气门打开,换热后的废气通过尾气排气机构排出到大气中。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冷却缸循环气门打开,冷却缸活塞在下止点向上运行,冷却缸的燃气工质冷却收缩。第九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上止点向下运行,燃烧缸进气门打开,燃烧缸循环气门关闭,净化后的空气输入到燃烧缸,与小比例的废气混合。尾气排气门关闭。冷却缸循环气门打开,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同时冷却缸活塞在上止点下向上运行,通过散热腔冷却缸燃气工质。第十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下止点上向下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关闭,净化后的空气输入到燃烧缸,与小比例的废气混合。冷却缸进气门打开,冷却缸循环气门关闭,冷却缸活塞在上止点向下运行,净化后的空气输入到冷却缸,与大比例的废气混合。第十一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下止点向上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关闭,燃气压缩。冷却缸进气门打开,冷却缸循环气门关闭,冷却缸活塞在下止点上向下运行,净化后的空气输入到冷却缸,与大比例的废气混合。第十二冲程阶段,燃烧汽缸活塞在上止点下向上运行,燃烧缸进气门关闭,燃烧缸循环气门关闭,燃气压缩。冷却缸进气门关闭,冷却缸循环气门关闭,冷却缸活塞在下止点向上运行,燃气压缩。由此,发动机进入第一阶段冲程开始状态,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汽缸推动曲柄连杆动力输出轴循环做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有五个做功冲程,分别是第一冲程、第二冲程、第三冲程、第五冲程、第六冲程。第三冲程和第七冲程中的燃气工质经过回热器的换热,在第五冲程、第六冲程变为斯特林循环模式膨胀做功,充分利用了燃气工质的剩余能量,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发动机的燃烧缸的空气与燃料添加量比冷却缸的空气与燃料添加量多,在第三冲程冷却缸利用燃烧缸燃气工质的剩余能量膨胀做功,在整个发动机系统循环中一个活塞相当于六个冲程两个冲程做功发力,对比传统四冲程内燃机四个冲程一个冲程做功发力机械效率有相应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缸做适当保温处理,燃料混合气燃烧和膨胀做功时相当于绝热,汽缸做功的效率与出力都有相应的提高。回热腔中装有尾气净化装置并且保持6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净化效率有相应提高。燃烧阶段有废气参与,氮氧化物有相应减少,达到对大气安全的排放水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烧缸,2.冷却缸,3.燃烧汽缸活塞,4.冷却缸活塞,5.燃烧缸燃烧室,6.尾气排气机构,7.回热腔,8.曲柄连杆动力输出轴,9.冷却缸燃烧室,10.燃烧缸进气门,11.冷却缸进气门,12.燃烧缸循环气门,13.冷却缸循环气门,14.散热腔,15.尾气排气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的结构是,它包括燃烧缸1、冷却缸2、燃烧缸燃烧室5、燃烧汽缸活塞3、冷却缸活塞4、尾气排气机构6、回热腔7、曲柄连杆动力输出轴8、尾气排气门15、冷却缸燃烧室9、冷却缸进气门11、冷却缸循环气门13、燃烧缸循环气门12、燃烧缸进气门10、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具有燃烧缸,冷却缸,燃烧缸燃烧室,燃烧汽缸活塞,冷却缸活塞,尾气排气机构,回热腔,曲柄连杆动力输出轴,尾气排气门,冷却缸燃烧室,冷却缸进气门,冷却缸循环气门,燃烧缸循环气门,燃烧缸进气门,散热腔,其特征在于燃烧缸配有循环气门控制与回热腔的气体循环,冷却缸配有循环气门控制与散热腔的气体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循环发动机,具有燃烧缸,冷却缸,燃烧缸燃烧室,燃烧汽缸活塞,冷却缸活塞,尾气排气机构,回热腔,曲柄连杆动力输出轴,尾气排气门,冷却缸燃烧室,冷却缸进气门,冷却缸循环气门,燃烧缸循环气门,燃烧缸进气门,散热腔,其特征在于燃烧缸配有循环气门控制与回热腔的气体循环,冷却缸配有循环气门控制与散热腔的气体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循环发动机,其特征是以变循环的汽缸工作模式循环做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循环发动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长澍
申请(专利权)人:古长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