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447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3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厚度为0.15‑0.20mm、宽度为400‑800mm的铝带和厚度为0.015mm、宽度为400‑800mm的塑料薄膜;步骤二、将铝带和塑料薄膜架分别到放卷辊上;步骤三、对铝带进行预加热,使铝带达到复合温度;步骤四、将铝带和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机进行复合;步骤五、铝塑复合带通过风冷却器和水冷却辊将温度下降到40℃以下;步骤六、铝塑复合带经冷却后收卷;步骤七、根据要求规格排刀,对排刀间距进行检验确认后通过分切机分切。该方法通过热贴合的工艺制得铝塑复合带,工艺简单且便于控制,产品质量可靠性高,且即使在铝带表面具有少量污染物的情况下,塑料薄膜仍然能够在热帖法工艺下实现与铝带的热粘合并具有良好的热粘强度。

Processing Method of Aluminum-Plastic Composite Belt for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铝塑复合带主要用于通信光缆、通信电缆外护层,与护套料粘结在一起构成综合护层,起保护缆芯免受潮气侵蚀的挡潮层作用,同时对缆芯具有铠装作用,抵抗外界的作用力,为通信光缆、通信电缆在各种应用场合敷设等提供机械保护,保证应用的稳定性、可靠性。铝塑复合通常采用塑料薄膜胶粘复合金属带及流延复合金属带生产工艺获得,其生产加工过程既复杂又繁琐。而采用热帖法生产就简化得多且便于控制,产品质量的可靠性高,然而热帖法对原材料(铝带和复合用塑料薄膜)的要求高,二者的质量是影响复合带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该方法通过热贴合的工艺制得铝塑复合带,工艺简单且便于控制,产品质量可靠性高,且即使在铝带表面具有少量污染物的情况下,塑料薄膜仍然能够在热帖法工艺下实现与铝带的热粘合并具有良好的热粘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厚度为0.15-0.20mm、宽度为400-800mm的铝带和厚度为0.015mm、宽度为400-800mm的塑料薄膜;步骤二、将铝带和塑料薄膜架分别到放卷辊上;步骤三、对铝带进行预加热,使铝带达到复合温度;步骤四、将铝带和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时塑料薄膜与铝带通过橡胶辊和复合辊紧密贴合,橡胶辊和复合辊之间达到6公斤力,以3m/rain~30m/rain的速度传送到下烘箱进行加热贴合为铝塑复合带;步骤五、铝塑复合带从下烘箱出来后通过风冷却器和水冷却辊将温度下降到40℃以下;步骤六、铝塑复合带经冷却后以收卷辊进行收卷;步骤七、根据要求规格排刀,对排刀间距进行检验确认后通过分切机分切,要对刚开始分切时的尺寸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分切,在分切过程中进行抽检,发现误差太大,停机调整后再分切;所述塑料薄膜经以下步骤获得:S1.称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65~80份、钛白粉1~3份、碳酸钙粉末1~3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3~1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0.3~1份、酸性铬兰0.1~0.5份、偶联剂0.3~1份投入高速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物料A;S2.称取纳米二氧化硅0.5~2.5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0.1~0.5份、油酸二乙醇酰胺硼酸酯BODEA0.2~1份投入磁力搅拌机中,搅拌混合20min,获得物料B;S3.将物料A、物料B和聚偏氟乙烯5~15份、低密度聚乙烯3~12份投入密炼机中,密炼处理15min后出料,获得混合母料;S4.将混合母料喂入吹膜机,经挤出吹膜,即得所述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的塑料薄膜。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偶联剂为甲基硅油、钛酸四丁酯或者三氯乙烯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2.上述方案中,所述钛白粉和碳酸钙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5~50微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其塑料薄膜的配方中以65~80份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为基料,加入聚偏氟乙烯5~15份共混,使得该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粘接性和柔韧性,又添加了低密度聚乙烯3~12份,进一步增强了塑料薄膜的热粘强度,使得塑料薄膜通过热贴法工艺可以很好的与铝带贴合,保证铝塑复合带的产品质量,还可以降低塑料薄膜与铝带之间的热贴合温度;另外,其配方中还加入了纳米二氧化硅0.5~2.5份和油酸二乙醇酰胺硼酸酯BODEA0.2~1份,两者与聚偏氟乙烯协同,使得塑料薄膜具良好的抗静电和抗污染性能,既能保证塑料薄膜本身的清洁型,又具有良好的抗污性能,使塑料薄膜即使在铝带表面具有少量污染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热帖法工艺下实现与铝带的热粘合并具有良好的热粘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4:一种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厚度为0.15-0.20mm、宽度为400-800mm的铝带和厚度为0.015mm、宽度为400-800mm的塑料薄膜;步骤二、将铝带和塑料薄膜架分别到放卷辊上;步骤三、对铝带进行预加热,使铝带达到复合温度;步骤四、将铝带和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时塑料薄膜与铝带通过橡胶辊和复合辊紧密贴合,橡胶辊和复合辊之间达到6公斤力,以3m/rain~30m/rain的速度传送到下烘箱进行加热贴合为铝塑复合带;步骤五、铝塑复合带从下烘箱出来后通过风冷却器和水冷却辊将温度下降到40℃以下;步骤六、铝塑复合带经冷却后以收卷辊进行收卷;步骤七、根据要求规格排刀,对排刀间距进行检验确认后通过分切机分切,要对刚开始分切时的尺寸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分切,在分切过程中进行抽检,发现误差太大,停机调整后再分切;所述塑料薄膜经以下步骤获得:S1.称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65~80份、钛白粉1~3份、碳酸钙粉末1~3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3~1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0.3~1份、酸性铬兰0.1~0.5份、偶联剂0.3~1份投入高速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物料A;S2.称取纳米二氧化硅0.5~2.5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0.1~0.5份、油酸二乙醇酰胺硼酸酯BODEA0.2~1份投入磁力搅拌机中,搅拌混合20min,获得物料B;S3.将物料A、物料B和聚偏氟乙烯5~15份、低密度聚乙烯3~12份投入密炼机中,密炼处理15min后出料,获得混合母料;S4.将混合母料喂入吹膜机,经挤出吹膜,即得所述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的塑料薄膜。各实施例中上述各组分具体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表1所述偶联剂为甲基硅油、钛酸四丁酯或者三氯乙烯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钛白粉和碳酸钙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5~50微米。对比例1~3:一种铝塑复合带,其所用的塑料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表2所述偶联剂为甲基硅油、钛酸四丁酯或者三氯乙烯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钛白粉和碳酸钙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5~50微米。制备方法为常用方法。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铝塑复合带的薄膜性能检测数据如下:表3其中,剥离强度测试方法为:将制得的薄膜与铝带的热贴合产品制成样条,沿试验长度方向将薄膜与铝带预先剥开约30mm,将样条放置在拉力测试机中,按100mm/min的玻璃速率进行剥离,膜与铝带之间的剥离强度以N/Cm为单位。如表3所示,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制备的塑料薄膜无论是机械拉伸性能,还是热合强度均明显优于对比例的塑料薄膜,同时,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中制备的塑料薄膜的剥离强度也优于对比例的塑料薄膜,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塑料薄膜完全可以通过热贴法工艺可以很好的与铝带贴合,同时保证铝塑复合带的产品质量,且即使在铝带表面具有少量污染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热帖法工艺下实现与铝带的热粘合并具有良好的热粘强度。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厚度为0.15‑0.20mm、宽度为400‑800mm 的铝带和厚度为0.015mm、宽度为400‑800mm的塑料薄膜;步骤二、将铝带和塑料薄膜架分别到放卷辊上;步骤三、对铝带进行预加热,使铝带达到复合温度;步骤四、将铝带和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时塑料薄膜与铝带通过橡胶辊和复合辊紧密贴合,橡胶辊和复合辊之间达到6 公斤力,以3m/rain~30 m/rain 的速度传送到下烘箱进行加热贴合为铝塑复合带;步骤五、铝塑复合带从下烘箱出来后通过风冷却器和水冷却辊将温度下降到40℃以下;步骤六、铝塑复合带经冷却后以收卷辊进行收卷;步骤七、根据要求规格排刀,对排刀间距进行检验确认后通过分切机分切,要对刚开始分切时的尺寸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分切,在分切过程中进行抽检,发现误差太大,停机调整后再分切;所述塑料薄膜经以下步骤获得:S1.称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65~80份、钛白粉1~3份、碳酸钙粉末1~3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3~1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0.3~1份、酸性铬兰0.1~0.5份、偶联剂0.3~1份投入高速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后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物料A;S2.称取纳米二氧化硅0.5~2.5份、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0.1~0.5份、油酸二乙醇酰胺硼酸酯BODEA0.2~1份投入磁力搅拌机中,搅拌混合20min,获得物料B;S3. 将物料A、物料B和聚偏氟乙烯5~15份、低密度聚乙烯3~12份投入密炼机中,密炼处理15min后出料,获得混合母料;S4. 将混合母料喂入吹膜机,经挤出吹膜,即得所述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的塑料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的铝塑复合带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用厚度为0.15-0.20mm、宽度为400-800mm的铝带和厚度为0.015mm、宽度为400-800mm的塑料薄膜;步骤二、将铝带和塑料薄膜架分别到放卷辊上;步骤三、对铝带进行预加热,使铝带达到复合温度;步骤四、将铝带和塑料薄膜通过热贴复合机进行复合,复合时塑料薄膜与铝带通过橡胶辊和复合辊紧密贴合,橡胶辊和复合辊之间达到6公斤力,以3m/rain~30m/rain的速度传送到下烘箱进行加热贴合为铝塑复合带;步骤五、铝塑复合带从下烘箱出来后通过风冷却器和水冷却辊将温度下降到40℃以下;步骤六、铝塑复合带经冷却后以收卷辊进行收卷;步骤七、根据要求规格排刀,对排刀间距进行检验确认后通过分切机分切,要对刚开始分切时的尺寸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分切,在分切过程中进行抽检,发现误差太大,停机调整后再分切;所述塑料薄膜经以下步骤获得:S1.称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65~80份、钛白粉1~3份、碳酸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飞孙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亨利通信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