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装置和架线施工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4215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挂装置和架线施工设备。一种悬挂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机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悬挂装置和架线施工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满足了多个放线滑车同时悬挂的需要,在跨越施工时有效地减小了导线风偏,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性,有效缩短了多个放线滑车悬挂时间,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A Suspension Device and Line-erect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装置和架线施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挂装置和架线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为了实现多分裂导线展放,需采用与导线分裂数配套的滑车,例如8分裂1250mm2导线展放,每相至少需要悬挂4个轮径为1160mm的三轮放线滑车,采用“4×一牵二”的施工工艺展放。按照直流特高压线路工程计算,正常情况下一基塔正负两级至少需悬挂8个放线滑车,如遇包络角大、下压力大等特殊情况还需增加8个放线滑车。目前悬挂滑车常用的方法是采用肋式挂具逐个悬挂,即一组肋式挂具悬挂一个放线滑车,悬挂一基铁塔至少需要8组肋式挂具。此外,由于肋式挂具垂直等效长度一般在10m左右,在风力的作用下,导线风偏较大,且每个放线滑车之间又没有硬性约束关系,因此导致放线时导线整体风偏变大,特别是在有跨越物的情况下展放导线时,将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且跨越架设施需加宽,使滑车悬挂施工工作量增大、成本增加,耗时长,且架线施工时每个放线滑车收到的下压力大。另外,目前较为相似的技术还有起吊使用的平衡梁,只能在垂直方向受力,不可承受水平方向的冲击,但导线展放过程中,放线滑车悬挂需要承受较大的水平方向冲击,例如走板通过时放线滑车需要承受几十千牛的水平冲击力,因此,该技术无法用于放线滑车悬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悬挂装置和架线施工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导线整体风偏变大,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工作量增大、成本增加,耗时长,且架线施工时每个放线滑车收到的下压力大,甚至无法使用放线滑车悬挂的方法施工。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悬挂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机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悬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相对设置。优选的,前述的悬挂装置,其中还包括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优选的,前述的悬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相对的两个表面,在两个相对的所述表面分别连接有所述支撑装置。优选的,前述的悬挂装置,其中在每个所述表面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装置。优选的,前述的悬挂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为弯折板,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优选的,前述的悬挂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一部件可拆卸地连接。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架线施工设备,包括:上述悬挂装置;放线滑车,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所述悬挂装置连接;第一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将至少两个绝缘子串与所述悬挂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地连接;第二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将至少两个所述放线滑车与所述悬挂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地连接。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的,前述的架线施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呈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通孔,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两个所述通孔连接两个所述绝缘子串,所述等要三角形的定点的所述通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优选的,前述的架线施工设备,其中通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将两组所述绝缘子串组与所述悬挂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连接,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两个所述绝缘子串形成一组所述绝缘子串组。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悬挂装置和架线施工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满足了多个放线滑车同时悬挂的需要,在跨越施工时有效地减小了导线风偏,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性,有效缩短了多个放线滑车悬挂时间,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悬挂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悬挂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悬挂装置的第一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架线施工设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悬挂装置和架线施工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悬挂装置,其包括:第一部件1,在所述第一部件1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机构11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机构12;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1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机构1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本技术提出的悬挂装置,可以满足了多个放线滑车同时悬挂的需要,有效地减小了导线风偏,降低了施工安全的风险性,有效地缩短了多个放线滑车悬挂时间,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具体的,通过第一部件上设置的两个以上的第二连接机构可以悬挂两个以上的放线滑车,并且,整体装置通过在一个悬挂装置上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实现,实现了多个放线滑车悬挂装置的硬连接,有效地减少了导线风偏,降低了施工安全的风险性。通过一个整体装置悬挂多个放线滑车,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的分别悬挂放线滑车的方法,提高了施工效率,无需更多的悬挂装置,降低了施工成本。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连接机构11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12相对设置。通过第一连接机构与绝缘子串连接,通过第二连接机构悬挂放线滑车,悬挂位置与第一连接机构相对设置,形成互相相抵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绝缘子串最大程度地分担了放线滑车的重量。作为优选方式,如图1和2所示,还包括支撑装置2,与所述第一部件1连接。通过在第一部件上设置支撑装置,在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踩在支撑装置上,方便施工。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部件1包括相对的两个表面,在两个相对的所述表面分别连接有所述支撑装置2。通过在第一部件的两侧的表面分别连接支撑装置,施工人员可以跨在第一部件上,两脚分别踩在两侧支撑装置上,进一步地方便了施工。作为优选方式,在每个所述表面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装置2。每侧的支撑装置设置两个,当悬挂装置较短,只能一个人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两个支撑装置分别支撑一只脚的脚掌部分与脚跟部分,方便灵活调节悬挂装置的沿表面长度方向的平衡;当悬挂装置较长时,可以方便两个施工人员同时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支撑装置2为弯折板,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部件1连接。上述弯折板形式的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支撑装置2与所述第一部件1可拆卸地连接。将支撑装置与第一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可拆卸地连接,在不使用支撑装置时,方便收藏和运输等。支撑装置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机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机构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机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相对的两个表面,在两个相对的所述表面分别连接有所述支撑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表面连接两个所述支撑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为弯折板,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第一部件可拆卸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红忠唐志海胡振林张明辉刘艳洞金海明侯先智刘畅张子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