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8407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0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镁合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在300~500℃下对镁铸造材进行1小时~48小时固溶处理,所述镁铸造材按重量%包含0.5~10%的锌(Zn)及1~15%的铝(Al),余量由镁(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来构成;步骤b,在300~500℃下对经过所述固溶处理的镁铸造材进行预热;步骤c,对经过所述预热的镁铸造材与通过关系式1选择的约束构件进行轧制,使得满足关系式2及关系式3;及步骤d,在300~500℃下对经过所述轧制的镁合金轧制板材进行0.5小时~5小时固溶处理。关于所述关系式1至3的内容与说明书中的记载相同。

Magnesium alloy she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镁合金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最近,随着国际环境管制的强化及燃油经济性(消耗单位燃油所行驶的里程,)管制的强化,为了提高运输设备的燃油经济性,对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增大。为此,正在蓬勃开展关于应用代表性轻金属即镁铸造材的技术开发。但是,由于镁铸造材具有密排六方(HCP,HexagonalClosePacked)晶体结构,因此具有在常温下操作的滑移系(slipsystem)受限的缺点。尤其,在轧制后镁合金板上所形成的基面(basal)织构中,这种滑移系对冲压成形性非常不利。在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0-0038809号及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2-0055304号中提出如下的技术:即,通过添加钇(Y)及钙(Ca),在薄板铸造及轧制时通过重结晶现象来实现晶粒微细化及织构的分散控制,从而提高成形性。此外,美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3-0017118号中提出如下的技术:即,通过在轧制时实现上辊及下辊的不同转速,从而对镁合金板附加剪切变形后,通过热处理缓和基面织构。然而,上述技术即便添加昂贵的钇和钙,在常温下极限拱顶高度(LDH,LimitedDomeHeight)也为5mm以下,冷成形性较差。此外,在对上辊及下辊赋予不同转速的不同圆周速度轧制技术中,剪切变形仅在表层上集中出现,因此提高成形性受限。(专利文献1)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0-0038809号(专利文献2)2、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2-0055304号(专利文献3)3、美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3-0017118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冷成形性的镁合金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提供一种具有在常温下极限拱顶高度为10mm以上的优异冷成形性的镁合金板材。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镁合金板按重量%包含0.5~10%的锌(Zn)及1~15%的铝(A1),余量由镁(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来构成,以(0002)面的[0001]方向为基准,取向差在30°以下范围内的织构的织构强度平均值为3以下。所述镁合金板的板材内密排六方(HCP,HexagonalClosePacked)晶体结构的c/a值的偏差可以满足5以下。所述镁合金板在常温下的极限拱顶高度(LDH,LimitedDomeHeight)可为10mm以上。所述镁合金板的厚度可为0.4至2mm。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镁合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在300~500℃下对镁铸造材进行1小时~48小时固溶处理,所述镁铸造材按重量%包含0.5~10%的锌(Zn)及1~15%的铝(Al),余量由镁(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来构成;步骤b,在300~500℃下对经过所述固溶处理的镁铸造材进行预热;步骤c,对经过所述预热的镁铸造材与通过以下关系式1选择的约束构件进行轧制,使得满足以下关系式2及以下关系式3;及步骤d,在300~500℃下对经过所述轧制的镁合金轧制板材进行0.5小时~5小时固溶处理。关系式11<|(σmat-σmg)|×σmg-1<20σmat和σmg分别为约束构件和镁材料的平均流变应力(MeanFlowStress,MFS)。关系式20.4<NReff×(NRtotal-1)-1NReff为施加有效应变(effectivestrain)(εeff)值以上变形的轧制道次数,NRtotal为总轧制道次数。关系式33<εeff×100<40εeff=(T-T0)×Lini-1T0和T分别为镁板材的变形前厚度和变形后厚度。在所述镁铸造材和所述约束构件的厚度之和中,所述约束构件的厚度比率可被设计为超过5%。所述轧制可为以累积压下量50%以上来进行的约束轧制。在所述轧制后可进一步执行涂油处理或镀金处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镁合金板为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合金板,可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均匀的非基面(non-basal)织构。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镁合金板在常温下的极限拱顶高度(LDH,LimitedDomeHeight)可为10mm以上。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冷成形性的镁合金板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在常温下的极限拱顶高度为10mm以上的优异冷成形性的镁合金板材。附图说明图1为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ElectronBackscatterDiffraction)来表示根据比较例1的镁合金轧制板材的晶体组织的结果。图2为利用EBSD来表示根据实施例1的镁合金轧制板材的晶体组织的结果。图3为表示实施例1及比较例1在1/4t及1/2t地点上的以(0002)面为基准的晶体取向分布的图。具体实施方式虽然第一、第二及第三等的用语为了说明多种部分、成分、区域、层及/或分段而使用,但并不限于此。这些用语只是为了将某一部分、成分、区域、层或分段与其他部分、成分、区域、层或分段区别而使用。因此,下面所描述的第一部分、成分、区域、层或分段在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范围的范围之内也用第二部分、成分、区域、层或分段来描述。在此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用来提到特定实施例而提供,并不是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在没有表示明确的相反含义的情况下也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中使用的“包含”的含义细化了特定的特性、领域、整数、步骤、动作、要素及/或成分,而不是排除其他特性、领域、整数、步骤、动作、要素及/或成分的存在或附加。虽然未做不同的定义,将在此使用的技术术语及科学术语包括在内的所有用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一般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用语被补充解释为与相关技术文献和当前公开的内容相符的含义,在没有定义的情况下,不应解释为理想的或者非常正式的含义。此外,除非另外提到,%表示重量%(wt%)。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使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可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镁合金板按重量%包含0.5~10%的锌(Zn)及1~15%的铝(Al),余量由镁(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来构成,并且以(0002)面的[0001]方向为基准,取向差为30°以下范围内的织构的织构强度平均值为3以下。例如,在厚度方向的1/4t及1/2t地点上,以(0002)面的[0001]方向为基准,取向差为30°以下范围内的织构的织构强度平均值可为3以下。此外,在所述板材内的密排六方(HCP,HexagonalClosePacked)晶体结构的c/a值的偏差满足5以下。具体地,c/a值的偏差可为4%以下。更具体地,c/a值的偏差可为3%以下。更加具体地,c/a值的偏差可为2%以下。由此,本专利技术的镁合金板能够具有在常温下的极限拱顶高度(LDH,LimitedDomeHeight)为10mm以上的优异的冷成形性。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镁铸造材的成分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镁铸造材的特征在于,按重量%,所述锌的含量为0.5~10%,铝含量为1~15%,余量由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来构成。在本专利技术中,对限制镁铸造材的合金组成的理由进行说明,以下%表示重量%。锌(Zn)在镁合金板材中,锌具有提高强度的效果。当添加少于0.5%的锌时,所述效果不足而导致强度变差,当超过10%时,在晶界上形成粗大的平衡相而导致成形性下降。因此,锌的含量优选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板,按重量%包含0.5~10%的锌Zn及1~15%的铝Al,余量由镁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来构成,以(0002)面的[0001]方向为基准,取向差在30°以下范围内的织构的织构强度平均值为3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3 KR 10-2016-01774651.一种镁合金板,按重量%包含0.5~10%的锌Zn及1~15%的铝Al,余量由镁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来构成,以(0002)面的[0001]方向为基准,取向差在30°以下范围内的织构的织构强度平均值为3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板,其中,板材内密排六方HCP(HexagonalClosePacked)晶体结构的c/a值的偏差满足5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镁合金板,其在常温下的极限拱顶高度LDH(LimitedDomeHeight)为10mm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镁合金板,其厚度为0.4至2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板,其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均匀的非基面(non-basal)织构。6.一种镁合金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在300~500℃下对镁铸造材进行1小时~48小时固溶处理,所述镁铸造材按重量%包含0.5~10%的锌Zn及1~15%的铝A1,余量由镁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来构成;步骤b,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贤择徐仁植徐石宗金成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POSCO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